本文作者:鲍鱼大咖

人生第一次去吃鲍鱼,人生第一次去吃鲍鱼好吗

鲍鱼大咖 2024-03-01 10
人生第一次去吃鲍鱼,人生第一次去吃鲍鱼好吗摘要: 本文目录你在国外吃到过什么第一口就惊为天人的食物吃货苏轼第一次吃鲍鱼,服务员问你要几头,该怎么说一、你在国外吃到过什么第一口就惊为天人的食物太平洋生蠔、丹吉尼斯海螃蟹、太平洋三文鱼...

本文目录

  1. 你在国外吃到过什么第一口就惊为天人的食物
  2. 吃货苏轼
  3. 第一次吃鲍鱼,服务员问你要几头,该怎么说

一、你在国外吃到过什么第一口就惊为天人的食物

太平洋生蠔、丹吉尼斯海螃蟹、太平洋三文鱼、北极贝、大西洋龙虾、牛仔烧烤、飞鱼籽、希腊羊肉卷饼、澳洲桂花鱼、新西兰青口和一种意大利海鲜饼。素菜是鱼豆腐。水果是车厘子和北美蓝莓。酒类算食物吗?如果算,德国冰酒和爱尔兰奶油威士忌就很惊艳。甜点也可以算吧,如果说蒙特利尔巧克力、冰激凌会不会被鄙视为太孩子气了点?

生长在无污染的靠近北极圈的海洋里的生蠔/蚝是可以生吃的,不用煮熟,一撬开蠔壳就着海水往嘴里送。但是洒家总是过不了这个心理坎,不加热一下总觉得不踏实。但是吧,蠔的火候太难掌握,时间稍长一丁点口感就毁了,只好去馆子里请师傅做。清蒸生蠔异常清香、鲜嫩,令人忘却风度,一口一个。

牛仔烤鸡腿,地上一个长五、六米,宽两米的大铁框,里面烧的是炭火,太野了,铁架子来回翻,一次烤两三百只鸡腿,还总一抢而光,镜头外上百人排着长队呐,剽悍!

芝士焗三文鱼,卖相是真棒!洒家曾经一连吃过三盘……唉,人生总有荒唐的时候……

枫糖熏三文鱼干,相当特殊的风味,枫树糖浆是魁北克特产,它的清甜与三文鱼的丰腴有机结合在一起,甘美。魁北克气候酷寒,品质好的枫糖熏三文鱼干产量非常低,不太容易吃到。

意大利传统食品——海鲜饼,原名不记得啦,姑且叫这么个名字吧,贝壳填入扇贝、蛤等海鲜肉,拌上香草,可以烤可以蒸,美味。

这么大的北美丹吉尼斯海螃蟹,蒸8分钟奏好。整整一头蒜剥出来剁碎,满满地铺上去,盖上螃蟹壳。蒸出来叫“蒜香蟹”。葱花、姜片、蒸鱼豉油都可以加一点,不加也行,本身已经很香了。壳掰开全是蟹肉,出锅头一分钟的口感是最香的!

杀螃蟹的时候小心点,螃蟹的钳子可不是吃素的。不要像洒家这样,为博红颜一笑,亲自下厨招待小师妹,结果一不留神被这只大螃蟹的钳子生生拉出一条血口……

现在的女孩子怎么奏不知道……应该先照顾伤员,而不是先拍照的吗?唉……

电影《甲方乙方》里葛优他们说:“这辈子我恨不得跟龙虾睡一块了我。”这完美地阐述了吃货的人生真理。大西洋龙虾其实不算太贵,比螃蟹贵不了多少。但是别跟所谓的“小龙虾”搞混了,两者不是同一个物种。如果要吃真的、小号的龙虾,要点“太子龙虾”,别给奸商骗了啊。曾经有商家拿所谓的“小龙虾”当小号龙虾卖给进港补给的外轮,人家厨师长直接报警,当诈骗处理了。

北极贝产自北极附近,船家在北冰洋海域一打捞出海就在渔船上上烫熟了冰冻保存,解冻就可以吃,千万不能再长时间加热了,否则就太韧了。

飞鱼籽,入口即化,像一颗颗小泡泡爆开,很有意思。但味道是见仁见智的,因为有朋友会觉得有腥味。鱼籽有好多种,有大有小,有红、黄、黑等多种颜色。

希腊羊肉卷饼,是希腊民族的特色美食之一,是将烤的羊肉(也有拿牛肉做的)跟西红柿、土豆、洋葱、酱汁等搭配在一起,用饼包卷起来,吃起来非常方便,烤羊肉超级美味。

严正声明:洒家与这位小师妹只是纯洁的同门之谊,不要过分联想,更不要解读为为店家带盐,俺们只是出来打酱油路过顺手买一块饼子尝尝而已。重点是看她手上拿着的希腊卷饼,而不要管她像不像章子怡……

车厘子,就是樱桃。有这种红黄双色的,也有纯深红色的,很甜。

蓝莓雪糕,蓝莓对眼睛有好处。二战的时候,英德双方空军发生了著名的“伦敦大空战”,英国人被纳粹德国的连番轰炸搞得狼狈不堪,英国皇家空军的飞行员只要不被击落就要不停歇地升空作战,不仅消耗体力、精力,在没有导弹的年代,空战消耗的更是眼力。飞行员在空中就是比谁先发现对方,先看见敌人的战士才能活下来。英国飞行员就是靠军医推荐的蓝莓(内含青花素,也叫花青素)为眼睛补充营养才撑下来的,医学临床报告显示蓝莓中的花青素可促进视网膜细胞中视紫质的再生成,增进视力。而且改善睡眠,保存体力,恢复精力。这种蓝莓跟国内有些商家所称的“蓝莓”似乎不是同一种果实。

美国船家海鲜沙拉,里面有螃蟹肉、蚌肉、虾肉等。

老美这玩意名字洒家忘了,外面是一个面包壳,里面是虾仁等海鲜,一次性烤熟,侍者端出来上桌后,当着客人的面切开盖子。

Barramundi鱼,类似桂花鱼,非常鲜美。如果菜单上同时有三文鱼和这个(有人叫澳洲桂花鱼)的,价格一样的话,洒家带盐,优先点这个桂花鱼。

鱼豆腐也很美味,就是鱼茸和豆腐融合之后的产品,已经熟了,蒸热透就能吃。

冰冻的蒸10分钟,非冰冻的蒸5分钟,看到它膨胀起来就是蒸透了,可以关火啦。

你都看见洒家的心了,还能忍心不点个赞吗?

冰酒,德国、加拿大、奥地利特产。清甜,柔和,神秘!为了得到恰当冰冻的葡萄,冰酒需要非常独特的自然条件。首先,需要一个温暖漫长的秋天,让酿酒用的葡萄自然成熟。之后,葡萄会被留在枝头,会一直等到气温降到零下8度以下,也就是大概在十一月或十二月第一次霜冻来袭时,才进行采收。为了保证品质,甚至要在凌晨一片漆黑时戴着头灯采摘。产量极低,英国国宴招待“事头婆”的国酒。个人观点,白冰酒比红冰酒更有爱。

意大利马蒂尼白葡萄酒也有爱,度数很低,适合洒家这种“一杯倒”的伪酒徒(买酒不喝只看)。

百利爱尔兰奶油甜酒”,爱尔兰威士忌为基酒,加了奶油,风味独特。别看甜滋滋的,后劲可不小。

泰国火龙果应该不稀罕了,红心的比白心的甜。别看皮厚,其实不用刀切,厚厚的果皮徒手就能撕开。

九孔鲍鱼,应该也不稀罕啦,但是……真香。

扇贝也不稀罕,但是好吃啊。店小二第一天上班,摆盘不好看。这一盘是小扇贝,大的扇贝(也叫带子)有一个大号象棋子那么大。无论是蒸还是烤,味道都鲜美至极。

美式牛仔烤肉,好几家在比拼呢,每个摊档面前还摆了一堆奖杯,说明谁家谁家在哪里美食节得个什么奖。烤肉撕成一条一条的,做法非常粗犷,但还肉质还挺嫩的。瞧这队伍排的……

夏威夷菠萝/凤梨披萨饼,菠萝做到披萨饼上也算是创意了,又甜又脆,好滋味!

墨西哥taco,这玩意贼辣,有人说好,有人说受不了。

美式撸串,哈哈,上面有鱼肉、牛肉、虾肉,别有一番风味。

酥炸生蠔,把壳去了,裹上面粉炸,真正做到了外焦里嫩。师傅的手艺要赞一个!个人经验,盘子里的那块柠檬最好不要用,看看就算了,不然破坏了天然的生蠔鲜味。有的西人非要挤点柠檬汁下去,结果酸了吧唧的,那是他们的习惯口味,随他们作去吧,洒家不敢苟同。

老外家里基本都有大功率的电烤箱,所以很多海鲜也是可以在家里吃的,不一定非要下馆子。上面那个是美国阿拉斯加明太鱼,左边是太平洋粉红三文鱼,右边是鳕鱼。都可以往烤箱里一放,等个十几、二十分钟,就可以吃了。裹了面包屑的,烤出来的鱼柳金黄色,色香味俱全。当然了,有些比较讲究的女士会嫌太热气,担心脸上长痘痘,那可以蒸,一样很美味,就是没有金黄色的外形了。

这叫Crab Cake,直译是螃蟹糕,其实是用蟹肉和鱼肉搅拌而成的肉菜,烤、蒸都行,相当鲜美。

新西兰青口,也是一种贝壳,可以蒸、烤、焗,味道清甜。

喜欢巧克力会不会挨打?挪威巧克力配咖啡是极品绝配,把巧克力融到咖啡里喝,一般人洒家都不告诉他。瑞士和意大利巧克力也不错,可以替换。

不是洒家小看你,我就不相信你能抵抗得了这些卡通巧克力的诱惑。里面是一整个苹果,外层裹了巧克力,再做成卡通形象。坐标是蒙特利尔。

餐后甜点,果酱冰激淋,明知热量很高,卡路里卡路里我的天敌,但经不起诱惑不是洒家的错……

葡萄牙式蛋挞,刚出炉的时候很香。另一种带焦糖的更棒。

泡芙,一种源自意大利的甜食。蓬松张空的薄面包皮中包裹着奶油或者冰淇淋。平时要放在冰箱里保存的,吃的时候一口一个。先暂时忘记体重这回事吧……

Muffin玛芬蛋糕,也叫松饼,带蓝莓的最好吃。

各种各样的“派”,有南瓜派、苹果派、蓝莓派等等,还是推荐蓝莓派。苹果派太甜了,第一口很好吃,但吃了一小块基本就甜hou了。

二、吃货苏轼

苏轼: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在我们专升本大学语文的考试考纲中,有两篇苏轼的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前赤壁赋》。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同时他还是一个哲学家、思想家,精通佛家和道家思想。自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实在是可敬可亲又可爱的人。但同时,他也是一位美食家,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吃货”。

有句古话叫做“君子远庖厨”,也就是说一般在古代的男子,都不会烧火做饭,认为这有失体统。特别是读书人,更是不会下厨房。

前段时间,苏东坡先生上了微博热搜。不因别的,竟因他所创造的成语。(当日是苏东坡逝世916周年)

原来这么多天天挂在嘴边的成语,都是东坡先生贡献的。

之前,中国新闻网曾出过一篇爆款的文章,把李白、杜甫、苏轼等几人一辈子走过的地方做成了地图。

如果跟着他们三人中的一位去旅行,你最想跟谁去?

吃饱喝足,世界美好

东坡先生就曾经自嘲到:「自笑平生为口忙」。在《老饕赋》中一个老年吃货的形象便跃然纸上。「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吃饱喝足起身来,又是个美妙的世界。

苏轼有一次和他的朋友刘贡父一起闲聊,聊着聊着不禁想起往事,苏轼就对刘贡父说:“想当年我和我弟弟苏辙备战科举考试的时候,条件很刻苦,每天都吃一种饭,叫‘三白饭’。”刘贡父一听很好奇,“‘三白饭’?没听说过,哪三白啊?”苏轼就说:“三白嘛,就是白米饭,白萝卜,白盐”。

这个刘贡父,也是个爱开玩笑的人,他就对苏轼说:“你这‘三白饭’不算什么,过几天来我家,我请你吃xiǎo饭。”苏轼一听很好奇啊,xiǎo饭是个什么饭,我得尝尝。过了几天苏轼就到了刘贡父家里来吃这饭,刘贡父把他带到餐厅一看,桌子上放着白米饭、白萝卜、白盐。原来这个xiǎo就是三个白品字形叠加在组成的“皛”。苏轼这才知道刘贡父拿“三白饭”和他开玩笑,但他不动声色的吃完了。然后对刘贡父说:“礼尚往来,明天来我家,我请你吃cuì饭”。刘贡父知道苏轼肯定不怀好意,但他挡不住好奇心啊,第二天还是去了。

到了苏轼家,苏轼说,先不急,咱俩先聊会。聊了很久,刘贡父肚子咕咕叫,说我饿的不行了,咱什么时候吃啊?苏轼说着什么急啊,再聊会儿。直到过了正午,刘贡父再三要求下,苏轼把他带到了餐厅,但桌子上却空空如也。刘贡父说我的cuì饭呢?苏轼说:“米也毛,菜也毛,汤也毛,这不就是毳(cuì)饭吗?”原来南方人,没都读毛,三个毛品字形叠加就是毳(cuì)。

刘贡父说:“我就知道你在这等着我呢,就是没想到你这么狠。”两个人说完哈哈大笑。苏轼这才拿出来提前准备的饭菜,和刘贡父共享美食。

「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他作为一个穿越千年的顶级吃货,经常自己动手,研究制作最便宜、最好吃的美食。正是因为这些署名为「东坡」的美食,都十分接地气,所以才被百姓们追捧了千年。

黄州有了地盘,不再抑郁

苏轼因「乌台诗案」经历生死大劫,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这曾经的萧索之地。开始之时,巨大的心理落差与内心的恐惧煎熬,让苏轼写出「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如此落寞悲凉的文字。但当没有经济收入的他,获得了属于自己的「东坡之地」后(朋友徐君猷把一块军地给他耕种),便迅速变回那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他自耕自足,与朋友杀牛喝酒,半夜爬墙回城。(要知道,当时黄州城规定,严禁宰杀耕牛,严禁半夜十二点进城。)他会嘲笑朋友陈慥被河东狮,吼到拐杖吓落;也会和卑田院乞儿聊天讲故事。

【东坡饼】   一次瞌睡造就的酥脆美味。

一天,苏轼和继连和尚下棋,已至深夜,苏东坡饿了,继连和尚便令小和尚去做些吃的。小和尚来到厨房,发现只剩半碗连汤都干了的面条。他便把剩面放进小麻油里,把灶膛烧上火。小和尚本就是从睡梦中被叫醒,如今月色沉沉,他又不免打起盹来。

苏东坡饿坏了,索性自己跑来厨房,却发现锅里的干面已经被炸成了糊状。小和尚惴惴不安,东坡先生却吃得饶有兴致。这个面饼,已成金黄色,酥脆美味,东坡如获至宝。

第二天他就跑到街上的糕点作坊,告诉了老板做法,没想到这饼竟颇受欢迎。老板因为这饼是东坡告诉他的,便「无耻」地借用了苏东坡的名字,直接叫「东坡饼」。

除了「东坡饼」,这「东坡肉」也和黄州脱不了关系。黄州有句俗语:「稻草系猪猪不跑」,因为猪都太肥了,跑不动。在当时富人是不肯吃猪肉的,而穷人也不会吃。但生活窘迫的苏东坡却爱死这个猪肉了,兴起之时,还要为其写颂。

【东坡肉】

《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少放水,用慢火,也别催它,等它火候到了自然香味飘出。一天吃两大碗,谁也管不了!」

慢火、少水、多酒,便是制作「东坡肉」这道菜的诀窍。选肉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入口香糯、肥而不腻。

我最早听到东坡先生的大名,便是源于这道菜。

在黄州的4年,是苏轼最难忘的时光。他在那里经历过精神孤独、物质困苦,却因自己如孩童般的天真与乐观,达到了创作的巅峰。在这期间所创作的诗文、书法、绘画与美食,都影响深远。

远离家乡,苏东坡为何能与当地人情事物,融合得这么好?他借柔奴之口,道出自己的处世哲学,「此心安处是吾乡」。从庙堂之高跌落市井田野,便要去努力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寻得人间烟火,用那份人间温暖排解心中苦闷。

惠州与狗抢食,其乐无穷

从黄州离开后,他回到汴京,高居三品大员。经历过人生起伏的苏轼,却依旧无法放弃自己「不追随、不盲从、坚持实事求是」的为政原则。为了不重蹈「乌台诗案」的覆辙,他索性怀着「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远走杭州,出任杭州太守。

一下到地方,为百姓做事,苏东坡便如鱼得水。他开始与佛印和尚开「八风吹不到,一屁打过江」的玩笑;开始治西湖,建苏堤,成为「工程苏」。

【羊蝎子】

1091年,早已看透盛衰成败的苏东坡,却又被召回汴京。这次他却再也无法全身而退。高太后死后,宋哲宗掌政,重新启用改革党。苏东坡便又开始了他悲苦的贬谪生涯。

这次被贬之处是广东惠州,这是在当时与黄州相比更加偏远荒凉的地方。来到惠州,作为被人监管的犯官,生活依旧凄苦。但苏东坡创作诗文与美食的欲望却依旧未减。

在惠州的街市上一天只宰杀一只羊。苏轼作为犯官,自然不能与达官贵人争抢羊肉。于是苏轼私下嘱咐杀羊的人,给他留下一般没人要的羊脊骨。取回家后,苏轼先将羊脊骨彻底煮透,再用酒浇在骨头上,点盐少许,用火烘烤,等待骨肉微焦,便可食用。

苏轼在吃这些在羊脊骨间的碎肉,吸骨头间的骨髓时,竟吃出了海鲜虾蟹的味道。苏东坡给弟弟写信,介绍这种吃法,还调侃了一把,说:「这种吃法是不错,只是围绕在身边的几只狗都很不开心。」

狗狗内心OS:「老大,你把骨头都吃了,我们吃什么?」

后来这羊脊骨便渐渐有了名气,还有了一个霸气的名字,叫「羊蝎子」。人们喜欢用它做火锅清汤,味道鲜美,易于吸收,且有滋阴补肾,养颜壮阳的功效。

狗狗:「天,都怪苏老头,越来越多的人来跟我们争骨头了!」

当时,苏轼面临一连串新的政治打击,几乎一年一贬,越来越偏远,五十八岁时被贬定州(今河北定县),五十九岁时被贬英州(今广东英德),尚未到任,又奉命贬到更偏远的惠州。此时的苏轼,已是两目昏花,双手无力,发白齿落的老人,受尽了宦海风波的折磨。一般人没有股精气神和对生活的热爱,早已经受不了,水土不服,语言不通,衣食需要忧愁,没有手机可以自嗨。怀着一颗失意破碎的心和吃货的本性的苏轼遇到了荔枝,获得了巨大安慰,再一次也让岭南和荔枝名垂千古。

自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苏轼为荔枝写了很多首诗词,就像我们为舌尖上的美食拍了各角度的照片一样。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诗,对荔枝极尽赞美之能事:“……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自此以后,苏轼还多次在诗文中表现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之情。例如,《新年五首》:“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赠昙秀》:“留师笋蕨不足道,怅望荔枝何时丹。”《〈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引》:“有父老年八十五,指(荔枝)以告余曰:‘及是可食,公能携酒来游乎?’意欣然许之。”《和陶归园田居》其五:“愿同荔枝社,长作鸡黍局。”《食荔枝二首》其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儋州谁也别跟我抢生蚝

但苏东坡在惠州的时光并不长,来惠州2年后,朝云因病去世。苏轼的人生也猝不及防地滑向深渊。一纸诏书,把他贬到了更为荒远的海南儋州。已然60多岁的苏东坡,跟亲人朋友一一交代后事,如同永别。

来到儋州,他的「魔爪」又伸向了生蚝。他曾写信给他儿子:

东坡在海南,食蚝而美,贻书叔党(苏叔党,东坡第三子)曰: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

「儿子,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我怕朝中士大夫跑海南来跟我抢。」

【爱鱼】

除了猪肉,苏轼也爱吃鱼,当年他吃鱼常常是自己动手烹制,故他深得制作各种鱼肴之妙法。

他在《鱼蛮子》一诗中记述了他做鲤鱼的方法:“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破釜不著盐,雪鳞笔青蔬。” 

他在黄州写有《鳊鱼》诗:“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谁言解缩项,贪饵每遭烹。杜老当年意,临流忆孟生。吾今又悲子,轰著泪纵横。”

四川乐山一带的岷江中,出产一种黑头鱼。苏东坡和其弟苏辙曾用香油、豆瓣、葱、姜、蒜等调料,以炸、烹、收汁之法制作了“东坡墨鱼”,其味“芳香妙无匹”。

苏东坡曾在《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中写道:“怪君便尔忘故乡,稻熟鱼肥信清美。”他在著名的《后赤壁赋》中记述了将“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的鳜鱼烹煮以佐酒的故事。在《浣溪沙》中写了“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州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美好诗句。

他在任登州太守时吃了鲍鱼,赞不绝口,说“膳夫善治荐华堂,坐令雕俎生辉光。肉芝石耳不足数,醋笔鱼皮真倚墙。”

苏东坡在黄州时,曾写有《煮鱼法》一文,介绍他“在黄州,好自煮鱼,其法:以鲜鲫或鲤鱼治斫,冷水下。入盐于堂法,以菘菜笔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掩半,熟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桔皮片,乃食。”这种烹鱼方法,就是至今仍被眉山一带老百姓所保留的“水煮鱼”,或者又叫“江水煮江鱼”。具体做法是:鱼去鳞,剖腹,掏出内脏,用刀在鱼肋两边各轻划五刀后,入沸水锅文火煮,煮时锅里还要加姜、葱、桔皮等,起锅时入盐。鱼汤酽而白,鱼肉而嫩。吃鱼肉时可蘸酱油,汤尤为鲜美。人称“东坡五柳鱼”,又称东坡鱼。

想必我们都知道那首《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河豚历来被认为是鱼类中的珍品,其肉味极其鲜美,但肝脏和血液却有剧毒,制作不当吃了会危及生命。

然而苏东坡却对其吃法颇有研究,在《物类相感志》中描述了河豚的做法:“凡煮河豚,同荆芥同煮五七沸,换水则无毒。”

令人惊讶的是,苏东坡还懂鱼病防治。他在《物类相感志》中有“鱼瘦而生白点者名虱,以枫树皮投入水中则愈”的记述。据考证,这是我国最早发现鱼类小瓜虫病的历史文献。

【素食】

被贬黄州后,苏轼在《送乔全寄贺君》中,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狂吟醉舞知无益,粟饭藜羹问养神。”可见他很注重养生,特别是素食养生。

他亲自操勺,首创素食菜肴“东坡豆腐”后,这道菜很快在黄州流传开来,后逐渐成为一道特色传统名肴。

兴许是年纪渐长,注重养生的苏轼逐渐将兴趣转向蔬菜、水果。

东坡羹也是苏轼在黄州时发明的一种美食,实际上就是荠菜和米煮成的米糊,做法讲究。 宋苏轼《东坡羹颂》引:“东坡羹,盖东坡居士所煮菜羹也。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芦菔若荠,皆揉洗数过,去辛苦汁,以生油少许涂釜缘及瓷盌在菜汤中,入生米为糁。

后来他在《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一诗中写到:“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象如隔生。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

【茶道】

苏东坡还精于茶道,在他的诗文中,有许多烩炙人口的咏茶佳作,流传下来。《次韵曹辅寄豁源试焙新芽》:“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他创作的散文《叶嘉传》,以拟人手法,形象地称颂了茶的历史、功效、品质和制作等各方面的特色。

谪居海南3年后,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东坡得以南渡北归,却在常州一病不起。1101年8月24日(916年前的今天)农历七月二十八日,苏东坡在常州逝世。

在苏东坡去世前3个月,他曾写过这样一首类似一生总结的诗——《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一生起伏,但他最想夸耀的并非高居庙堂的时光,而是遭受贬谪的岁月。

生命颠沛流离,但他仍能旷达处世,随遇而安,善于在逆境中寻找乐趣,治国平天下的梦想已破碎一地,但又爱这片土地,所以乐于以僻远的岭南作为自己的家乡,为一方百姓谋福利也算梦想一角。 他在孤寂与悲凉的人生境遇里,还不忘创造美食,传播美食。他用那颗洞察世事的心创造了只属于他的人间烟火气。

盖将自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

部分内容采编:文/林间小住  文/梅十九  文/郑大苏东坡 文/西湖边的小隐

三、第一次吃鲍鱼,服务员问你要几头,该怎么说

因为搞不清楚状况,我和妻子含泪吃了两只两头鲍,一结账都快哭了。

当时我和妻子去香港旅游,自然而然的要品尝香港美食,还有香港美食中很有名的就是各种炖菜,于是我和妻子便找了一家小有名气的饭馆,准备品尝地道的香港美食。

服务员非常的彬彬有礼,给我们递上菜单,然后在旁边等候,然后我看到菜单上有一道捞汁鲍鱼非常的诱人,而且我也知道在香港美食中,鲍鱼还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于是我便问妻子要不要吃鲍鱼,妻子表示想吃,于是我便对服务员说,要两只捞汁鲍鱼。

然后服务员紧接着对我说:“请问先生,你们是要几头鲍鱼?”我以为是我没说清楚,或者是他们这边用来形容鲍鱼数量的单位是头,于是我竖起两根手指头,对他说要两头,服务员表示明白了,然后就下单离开了。

很快,我们点的捞汁鲍鱼就端上桌了,鲍鱼的个头很大,差不多有手掌那么大,一看就让人很有食欲,金黄的色泽在搭配着诱人的汤汁,看起来就非常好吃,吃上一口鲍鱼,软嫩香滑,鲜香浓郁,在搭配上一口米饭,真的是至上的美味,我和妻子都吃得非常尽兴,觉得来这一趟算是值得了。

吃完饭后我们去结账,服务员把账单拿出来,我们一看这顿饭居然吃了接近1万港币,其中光这两只鲍鱼的价格就接近9000港币,实在是太贵了,但是吃都吃了,而且人生地不熟,也不好发作,最后只能是交钱走人了。

后来我在网上一查,原来鲍鱼的头并不是一只两只的意思,而是形容鲍鱼大小的,头的数量越少,说明鲍鱼越大,像我们吃的这种两头鲍鱼,价格还真是很贵,几千元一只很正常,所以这次消费也只能是当做交学费了,好在是味道还不错,也只能这样来给自己一些安慰了。

其实鲍鱼头的数量确实是用来衡量鲍鱼大小的单位,这个大小一般以重量作为依据。而这个重量单位叫做司马斤,是香港这边以前用的一种计量单位,一司马斤是600克,而一市斤是500克,所以一司马斤要比一市斤还要重,如果说一司马斤有8只鲍鱼,那么就可以说这个,鲍鱼是8头的,如果一司马斤只有两头鲍鱼,那么就可以说这个鲍鱼是两头的。而以一市斤为单位的,实际上是不对的。

另外,这个重量,是以干货为准的,要知道鲍鱼是有壳的,如果连鲍鱼壳的重量都算上的话,那么两头鲍鱼或者是一头鲍鱼就很常见了,所以计算的实际重量是鲍鱼去壳并且风干之后的,这样的鲍鱼想要达到两头的标准就比较困难了,所以过去也有千金难买两头鲍的说法,足以体现出两头鲍鱼的珍贵,同样的,一头鲍或者是半头鲍,那就更加珍贵了,价格自然也要高上好几个档次。

不过,这都是以前的事情,现在的两头鲍鱼甚至是一头鲍鱼,都十分常见了,因为在过去,人们捕获的都是本地鲍鱼,而本地鲍鱼想要长那么大,由于物种的限制,确实比较困难,但是现在鲍鱼可以进口了,像是南非地区和澳大利亚地区的鲍鱼,个头都很大,风干之后想要达到两头鲍鱼或者一头鲍鱼的标准并不难,因此两头鲍这种高端的食材价格也降了下来,但是也绝不便宜,目前正常的两头鲍价格大概是1500元左右,如果再加上饭店的加工费的,那么卖到2000元也是很正常的,这个价格比以前来说,已经低了不少,虽然还是很贵。

所以,当我们去饭店吃鲍鱼的时候,有人问要几头鲍鱼,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来决定,免得引起尴尬。我觉得自己吃的话,七到八头鲍就正好合适,一口一个,吃的过瘾。

直接问服务员几头是什么意思,然后价格是多少。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不知道就问。

第一次吃鲍鱼,如果问我要几头,那我首先肯定是要问一下价格,不然到结账的时候,预算超太多,钱没够,那就尴尬了。

你也不知它的一头鲍鱼是多重的,什么品种,每一头是多少钱,是要清蒸鲍鱼、红烧的,还是炖汤的,还要不要另外收取人工费用?把这些了解清楚,那再看看你今天的预算多少,钱带得够不够,微信、支付宝也看看,如果鲍鱼的价钱你接受得了,预算也充足,那你就多点几头鲍鱼吃呗,毕竟是第一次吃鲍鱼,吃饱点,过过嘴瘾也好。

你一个人去,就一头就好。点太多吃不了,关键是店家要有。

我好穷,吃不起…所以…一头就够了[吐舌]

先来20头,多了吃不完。

吃鲍鱼,服务员问要几头的,是在问规格,也就是每500g(一斤)几只鲍鱼。

不知道怎么说,那就反问服务员你们有几头的?分别什么价位?然后根据自己承受能力选择就好。

不管第一次吃啥,不懂就问,问清楚再点。不懂没必要装懂,也没啥好意思的。

凡事不懂就问不丢人。

不懂装懂才丢人。

如果实在不想问服务员,觉得抹不开面子,那么推迟下点餐时间,先自己手机搜索也能简单了解下行情。

有一种与时俱进,叫搜商。

人生第一次去吃鲍鱼,人生第一次去吃鲍鱼好吗

出门旅行需要提前做攻略,去吃没吃过的东西,也可以提前做下攻略,初步了解营养价值饮食禁忌及大概价位等等,让自己吃得心里有数,不至于遇到突发状况太尴尬。

以上解答仅代表@烟花烫个人观点。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探讨。

头数越多价越便宜!一头相当于一斤一只,十头就是一斤十只!!服务员问你,你可以问一下不头数价格,根据自己实力消费!没必要装大爷,合理问价,理性消费!

在很小的时候,看香港电影里有吃鲍鱼的镜头,说什么两头鲍,三头鲍,十二头鲍什么的。幼小的我一直以为鲍鱼可以有很多个脑袋……[捂脸]只到我第一次吃鲍鱼才知道原来我就是一个笑话。

刚毕业那会跟着师傅到威海出差。约好请一位很重要的客户吃饭。中午十一点多,来到一家装饰看起来挺高档的饭店。

大家寒暄过后,师傅请客人点菜,客人也很客气,只简单点了几道素菜。师傅说:“那咋能行”!于是喊服务员上特色菜,其中有一道菜是烧鲍鱼。

服务员道:“先生,咱们店目前有两头鲍,三头鲍,四头鲍,五头鲍,六头鲍。请问您需要点几头鲍?”

师傅说:“那就点四头的吧!”

我一听,急了。看客户在另一边接电话,我迅速往我师傅那挪了挪,压低声音说:“师傅,来时老板交代过,一定要好好招待林总。你怎么才点四头的?我听说十二头的比较好,我们换成十二头的吧”。

师傅不愧是走过南,闯过北的老江湖,此时没动声色。我怕师傅不理解,于是把我小时候的理解给师傅讲了一下。这一说不要紧,听完他就立刻哈哈大笑起来。这时客户也打完电话,听到笑声询问什么事这么高兴。师傅把我说的给客户也说了一遍,客户听完也笑的前仰后合。他平静了一下,说:“小李啊,鲍鱼几头是说一斤称几只,不是鲍鱼有几个脑袋……”。

我的老脸啊,真是尴了个尬!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