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鲍鱼大咖

客人用一元钱吃鲍鱼(客人用一元钱吃鲍鱼犯法吗)

鲍鱼大咖 2024-03-03 9
客人用一元钱吃鲍鱼(客人用一元钱吃鲍鱼犯法吗)摘要: 本文目录农村办喜事时,客人随礼200元全家都去吃,为何主家还很高兴第一次吃鲍鱼,服务员问你要几头,该怎么说鲍鱼的“几头”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最好吃一、农村办喜事时,客人随礼200元全...

本文目录

  1. 农村办喜事时,客人随礼200元全家都去吃,为何主家还很高兴
  2. 第一次吃鲍鱼,服务员问你要几头,该怎么说
  3. 鲍鱼的“几头”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最好吃

一、农村办喜事时,客人随礼200元全家都去吃,为何主家还很高兴

农村办喜事时,客人随礼200元全家都去吃,为何主家还很高兴?现在距离春节越来越近了,村里各种酒席也渐渐多了起来,过个三天两头不是这家办酒就是那家办酒席。在农村人们都喜欢趁年底办酒,这样可以图个热闹,二来年底了农民大都回家了,办酒席可以多一个帮手。

在我们广西农村,在村里办酒席也是像主人家说的随礼两百,而且关系一般的随礼一百都行。办酒席前一天,人们就会提前预算要购买的酒菜以及准备的桌子、凳子、锅头等等,最后由主人家或者主人家亲戚到街上购买,最后村里的男女老少就会前来帮忙,妇女洗菜、切配,男人准备柴火、炒菜等等。

农村人大都比较热情,现在能在村里办酒席的家庭其实条件都是不错的,按照我们这边的风俗,如果在村里办酒席都要吃个两三天,而且也像题主说的人们随礼200元,一家老小都来吃。这个是没有什么的,既然主人家能主动邀请别人前来,那么主人家就不会在乎这点钱,而随礼也只是礼尚往来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在乎钱多少。

如果一些农村主人家人缘不好的,即使办酒席也不会有多少人前来,这会让主人家很尴尬,这样的事在我们那里也发生过。记得我们隔壁村就是有一家人红白喜事从来不参与,后来到了自己家亲人去世,很多人都没有去他们家帮忙,看着主人家可怜的样子,即心疼又愤恨。所以人生在世,做好自己,不要斤斤计较,要乐于助人。关于上面这个话题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下方留言,一起探讨。

在我们广东,主家办喜事,客人随礼,都是很随意的。你只要给个小红包,然后人过来吃饭就好,而且来的人越多,主人家会觉得越有面子。有喜事,办酒席,本来图的就是热闹喜庆,而不是客人的份子钱。

像广东佛山顺德,那里吃酒席,主人家更是一分钱都不收。把红包接过来,然后又还回去。如果客人,硬是把红包塞给主人家,东家还会不高兴的。

在东家看来,我请你来是为了热闹,吃酒席的。你能来吃我酒席,这已经是给我东家面子了。而且多几个人来,更热闹,我更加有面子。那我还怎么好意思拿你红包呢?

如果你硬塞东家红包,那就是你看不上东家的意思了。以后,咋们的感情就要生分了啊。

在亲朋好友中,除了近亲和自家兄弟外,那些远亲和朋友的,都不太会一家人来吃酒席的。大多都是派一个代表过来凑个数的。

现在大家的生活变好了,对于大鱼大肉在自己家都已经吃腻,不会像过去那样为了吃一顿好的而全家去吃酒席了。

在农村,去吃酒席,路程比较远,农村路又不好走。而且去吃酒席要的时间又长。不像城市,只是吃一顿饭,一两个小时就走人。

一般农村的酒席都是一去,就要去一整天的。年轻人们,都是不太愿意去的。平时家里有肉吃有酒喝,不太会为了一顿吃的,而浪费自己一天时间的。

我发现,在农村里,去吃酒席的,都是老一辈的多,他们是不得不去。不去会伤面子和感情,所以老一辈的,才派个代表去参加酒席的。

像近亲和自家兄弟,他们就是因为和你家熟,和你家亲,有血脉关系,才会一家人很欢喜地来吃酒席的。

而且,像那些近亲,如舅舅家,姑姑家的,他们一家人来吃酒席时,给的红包一般是到场的亲朋好友中,比较多的。

以现在的物价,除非一些真得家庭情况不好的,才会给一两百块。这种情况下,作为东家的,都会体谅的。

别说他们已经尽力给红包了。要是给一块钱红包,东家也不会介意的。毕竟这是自己的血脉至亲。

就像,你舅舅来你家吃饭,需要给钱吗?道理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说,东家看到那些只给一点份子钱,而全家来吃酒席的客人,不会不高兴,还会很欢喜。

农村办喜事时,客人随礼200元全家都去吃,为何主人家还很高兴?

农村有句老话是专门针对随礼这事说的:多来多往,少来少往。意思是你现在随礼给人家多少,将来人家得按照这个给你往回赶,所以,对于随礼这事,农民觉得随意就好。

办喜事本来就是快乐的事情,农村人喜欢热闹,越是喜事越盼着热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能够携儿带女来参加喜事的,都是给面子的人,事主当然开心。

悠然把随礼这个事情好好跟大家叨叨叨叨,随礼又叫赶人情,比如说邻居家里有事,需要去参加,去了得也随礼,到咱家有事时,邻居自然会随礼回来,这就叫做赶人情。

赶人情这事在农村应该说还是蛮被重视的,无论红白喜事,都要派一个信的过的人当天现场收礼金,并且记下随礼人的名字和礼金的数目,到时候主人家会依据这个随礼单往后赶人情。

农村办喜事,都会提前给客人们下通知,在集市上看到当面说也好,电话通知也罢,都会在告诉完什么喜事、喜事日期后,顺带着嘱咐一句:一定要全家一起来!!

因此,喜事那天的客人数是按照通知到的客人全家计算的,然后根据人数定喜宴,到了喜事当天自然是看到全家都来才开心呢,不然喜宴空了桌多浪费和尴尬啊!

随礼200是个普通数目,不多也不少,是最近这两年刚提起来的数字,以前都是100元,普通关系都会送这个数目的随礼,事主将来会依据记着的礼金数目往回赶人情。

当然,农村也有个别奇葩人物,比如十年前他们家里有喜事时是随礼100元,现在人家家里有喜事了,他们从随礼单上看到是100,便会赶人情还礼金100元。

不过这样的人少,也挺让人讨厌的,他们不考虑钱币升值问题,就怕自己吃了亏,是农村里最让人讨厌的死脑筋,一根弦,这样的人家人缘一般都不好。

喜事事主在当日,如果看到客人携全家老少来,会非常开心的,因为他们觉得客人来的越多就是越给自己面子。随礼200元是当下礼金最基本的数目,礼金还是那句话:多来多往,少来少往。

说到农村办喜事,在我们老家农村大多数人是送100元了,全家去吃,从晚上吃到第二天晚上,还有的送50元,也是全家去吃,但主人家也会热情的招待每位朋友,但也有的超过送100元,但毕竟少数。所以提问者说送200元,全家去吃,主人家还高兴,这也不怪。

第一我们农村办喜事是自己办,大约一桌酒席的成本在300元以下,总体酒席办下来也不会亏,就算亏,也亏不了什么。

第二主人家也是图喜庆,不是为了赚钱。

第三也是为自己以后送礼,压力没那么大,别人送你多少,以后你回礼就回多少,别人也理解,也一样会热情招待你。

所以办喜事要图快乐,不要图钱,这样办喜事酒席才有意意。

农村办喜事时,客人随礼200元全家都去吃,为何主家还很高兴?

各地办喜事的习俗不一样,这随礼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像咱们老家和湖南交界,我姐就嫁去了湖南,这两地相隔不到百里,这办喜事随份子钱差别就特别大,我姐那办喜事,对主家来说,只有亏没有赚,客人随礼大多200,也不算少,但回礼重,一般头天晚上吃一餐,第二天中午还有一餐,每次都要给客人回礼,少说要60,这样一算,等于客人只来了80,要再算上拖家带口的,只有亏没得赚。

随礼回礼这是一点,还有一点,我姐那一带,酒席的菜十分的丰富,不管什么菜,都是用盆来算的,并不是当地人吃的多,而都是打包的,菜一桌就人手发袋子了,打包用,吃完倒是省了捡菜的事。

主家本就没打算办个酒席还得靠接份子钱发家致富,在当地的习俗,办酒席就是给大家热闹的,街坊邻居都一样,习俗也一样,所以,像来200全家都去吃的,是很正常的事,毕竟回礼重啊,主家也不会因为这个不高兴,因为大家摆酒都一样的。

似乎是这么个理,我姐那的人,特别喜欢多生,家里的孩子越多越好,似乎不用钱养一样,我姐就生了三个。

可百里之外,咱们村这一带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主家办酒席就很精打细算,菜上的很丰富,但量不一定够,你筷子稍微慢点,可能都不够分一块,当地更没有打包的习惯,吃完也就走了,剩下的菜,主家会捡菜分类,给家里的亲人们一人分一点。

精打细算体现在哪里呢?主家发出去邀请函后,会粗略的计算一下人数,预计好桌数,接份子钱的时候,心里也会很在意,似乎感情的深厚此时都在红包里了,你要是来200全家人来吃,你要不是帮主家干活的,多半事后遭人口舌,被认为贪小便宜,不懂事。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很少有人随礼200,就全家去吃饭的,全家去吃饭的,都是帮着做事的,又随礼又帮着干活,主家哪有不开心的呢?

有钱多出点,少的是人场,亲友都参加,喜庆又和睦。

农村办喜事时,客人随礼200元全家都去吃,为何主家还很高兴?

首先,农村里办酒席就是图个热闹。在农村里一般是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才办酒席的,而红喜事的话则主要是老人过大寿、子女结婚,或者是家中乔迁,而近些年如果子女考上了大学也是会举办酒席的。白喜事,那是无法避免的,每个人都会有这一天。而在办酒席的时候,无论是红喜事还是白喜事,图的就是一个热闹。尤其是红喜事,就是要让亲朋好友们聚在一起,大家共同庆祝。因此自然是来人越多就越热闹了。只要把所有前来的人招呼好了,把喜事办得热闹,那即便是自己亏一点,也是无所谓的。因为在农村里,大家都是很在乎声誉的,都想要被人称赞,而不想办个喜事,还被人说闲话。

其次,办酒席时主人家并不在意礼金多少。虽然近些年,农村里办酒席的时候随礼的金额是有所上涨了,一般都是要一百起步了,关系好一点的普遍都是两百,而血缘关系亲近的,走得比较亲密的那就是四五百了,甚至还有些上千元。但是,在农村里办酒席随礼,只要在正常范围以内,大家都是可以接受的。毕竟随礼这个是礼尚往来,别人来得多,你去得也多,并不是说只收不进的。何况还有一点,在农村里绝大多数人家办酒席都不是为了挣钱的,不能说亏钱了就不办,只有极少数人才会想着办酒席来敛财。

最后,全家去吃的多数是关系好的亲戚。像关系一般的朋友、村里人,是很少全家去吃的。而一家人来参加酒席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关系比较好的亲戚。而亲戚之间一起来,这样不仅显得重视,而且还顺带走了亲戚。让主人家看到他们一家人都来了,也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在农村里走亲戚,都是很喜欢带着小孩子一起来的,这样人多也是非常热闹的。在农夫所在的村里,有些人家里办酒席了,还会特意邀请亲朋好友们一家大小全部到访,有的人没来,甚至还会开车去接他们一起过来,这一点农夫就感觉非常好。

其实,现在农村里办酒席,多数的目的还是为了热闹,而要想热闹自然是人越多越好。在农村里办酒席,基本上都是自己在家里做,场地大,再多的人也能坐得下,而且办酒席的成本也要相对低一些,多几个人也多不了多少钱。所以客人随礼200,全家人都去吃,这并不是什么稀奇事,这也是农村人情味的一种体现。

农村主家办喜事,客人随礼200元,全家到场吃喝,主家还很高兴吗?其实,这只是个表面现象,里面的内容很复杂。

农村办酒,不管是哪类酒,都要择个日子,有个长达一至半月的准备工作。把远近的三亲六戚三朋四友通知个遍,某月某日我处办酒了,到时恭候大驾光临哦。

一切准备就绪,那一天到来,寨上的男女老少全部出动,有厨艺的青壮年男子杀猪宰牛,妇女儿童洗刷锅瓢碗盏,喜气洋洋,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

一般来说,农村办酒要吃三餐,(隔晚拢客,次日还有两餐,正席一般在下午三点举行,这正席是最丰盛的。在我的家乡,正席这餐,要有二十多碟菜数,硬菜(指肉类)占80%以上,配菜也相当齐全。

上面讲了许多铺垫,现在转入正题,不能跑了''礼金''这个主要话题。提问中的''随礼200元,全家到场吃喝,主家反而很高兴'',真的是这样吗?

我家住农村,我附近的几个自然村寨,80%以上都是同姓家族,寨上有喜酒,我都被安排在收礼处收礼金,对收礼非常熟悉。

主家准备一个收礼薄,是登记各方来客礼金礼物的。一般来说,各方来客的礼金有多有少,视内亲还是一般亲来定,不是千篇一律的200元。内亲的礼金礼品是相当大的,比如说,姑妈家嫁女,当舅舅的外家送礼最多。我们这里有户人家,舅舅送给姐姐嫁女除给沙发电视洗衣机外,还给了12000元的礼金,物质现金加起来就是20000多元,这还不够,还给外娚女准备了从头到脚的衣服。

至于一般的亲戚朋友,所送的礼金,根据和主家的关系亲密程度,有的送几千的,几百的,一般关系的大都送1至200元。送礼没有规定,随意,一台酒下来,主家大概收入100000左右,也有的人家亲戚朋友少收个4至50000元,一般都收个7至80000元。

其实,农村办酒席是亏本的,为什么呢?因为是地方风俗形成,家家有酒都要办,你不办别人会认为你没有本事嘲笑你,使得本来就不富裕的人家借钱都要办,为的是争个脸面。到头来负债累累,三年五载都还不清。

现在,政府提倡,农村酒席尽量少办俭办,农民群众是欢迎的!

农村办喜事时,客人随礼200全家都去吃,为何主人还很高兴?

记得我太爷爷前年过九十大寿的那天早晨,家里来了很多很多的客人,甚至有一些人连我都不认识。当时我父亲早早的就在学校旁边的农家乐里预订了八桌的酒席,本来以为八桌就已经差不多足够了。结果那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才发现八桌酒席还是远远的不够,后来没有办法只好又增加了三桌酒席。

后来爷爷说这就是我们那边的一种习俗,每逢家里办喜事的时候总是希望两边的亲戚朋友来的越多越好,最好是一家几口人全部都来。其实这是对主人家的一种尊重与肯定,让主人家感觉到特别的有面子。如果你家办喜事的时候来的客人非常的多,那就说明你家在当地混的还不错,算是个有头有脸人物显得非常的有面子。

说到份子钱我们那边可能和大家有所不同。一般家里办喜事亲戚朋友最低都是五百、六百甚至上千上万的都有。同村的那些隔壁邻居可能包的份子钱会少一点,但至少也在两百或两百以上。如果少于这个数目的话大家都感觉拿不出手,感觉一点面子都没有。

一是八十年代初期,也是吾辈们。那时在我们乡村随礼是4毛钱,同志,同事通常8毛钱,绝对友好的一元二角钱,亲人通常一家人6元,亲戚基本差不多,礼节一样结婚前夜办酒席12菜,烟酒照样,大家开怀畅饮,结婚日晚上酒席更加丰富,亲人亲戚朋友,乡里乡亲尽情畅饮。(细节的不于叙述)主人频频敬酒,席间新郎,新娘出来分喜烟喜糖并向大家敬酒并示祝贺。这也是祖国站起来到初富的结果。

二是2000年左右。即90年代到2005年左右。这个时间段随礼发生巨大变化,份子不断提高。在我们这里农村习俗乡里乡亲通常5O到1OO。亲人按户通常300到5OO左右,同志,同事100,关系好的咱不细说。礼节和上面讲的一样,就是酒席发生很大变,档次高了很多,不管是食物餐桌上非龙虾,鲍鱼,红鲟等名贵海鲜,还有珍稀动物筹,餐桌上酒类不是茅台至少五粮液,红酒,啤酒等,新郎,新娘分喜烟喜糖时,喜烟是每个人一包,不分男女老少,个个有份;(通常烟在15块左右)喜糖也打扮一新袋装,盒装的。尽管农村人办喜酒亏了,但是每个人都很高兴,因为酒席办得好,受到大家夸奖。这也是祖国富起来的结果。

三是2010前后直至今天。婚庆更是更上一层楼。此话咋讲:听我慢慢道来:在我们地区乡村孩子结婚乡里乡亲至少100元,亲人按户至少每户一千以上,同事,同志通常300百,要和的500百以上,亲戚至少千元以上;酒席礼节同第一,不同的是办酒分二种情况,在自家办通常请一条龙服务队。(因为现在没有人闲着为你做杂事;婚礼请专业司仪包括婚礼主持,席间节目表演一条龙服务。(的几万块)新郎,新娘席间分喜烟喜糖,喜烟至少硬中华,宽点的软中华,每个人一包,喜糖也是五彩缤纷;酒席更是上档次,花样百出,真是享人间生活,品世界百味,酒类,饮料更不用讲。大家边吃边聊边欣赏节目,享尽帝王将相之生活。不在自家办大多现在在酒家办酒席,这不用我介绍,你比我懂。这也是祖国强起来的结果。

二、第一次吃鲍鱼,服务员问你要几头,该怎么说

因为搞不清楚状况,我和妻子含泪吃了两只两头鲍,一结账都快哭了。

当时我和妻子去香港旅游,自然而然的要品尝香港美食,还有香港美食中很有名的就是各种炖菜,于是我和妻子便找了一家小有名气的饭馆,准备品尝地道的香港美食。

服务员非常的彬彬有礼,给我们递上菜单,然后在旁边等候,然后我看到菜单上有一道捞汁鲍鱼非常的诱人,而且我也知道在香港美食中,鲍鱼还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于是我便问妻子要不要吃鲍鱼,妻子表示想吃,于是我便对服务员说,要两只捞汁鲍鱼。

然后服务员紧接着对我说:“请问先生,你们是要几头鲍鱼?”我以为是我没说清楚,或者是他们这边用来形容鲍鱼数量的单位是头,于是我竖起两根手指头,对他说要两头,服务员表示明白了,然后就下单离开了。

很快,我们点的捞汁鲍鱼就端上桌了,鲍鱼的个头很大,差不多有手掌那么大,一看就让人很有食欲,金黄的色泽在搭配着诱人的汤汁,看起来就非常好吃,吃上一口鲍鱼,软嫩香滑,鲜香浓郁,在搭配上一口米饭,真的是至上的美味,我和妻子都吃得非常尽兴,觉得来这一趟算是值得了。

吃完饭后我们去结账,服务员把账单拿出来,我们一看这顿饭居然吃了接近1万港币,其中光这两只鲍鱼的价格就接近9000港币,实在是太贵了,但是吃都吃了,而且人生地不熟,也不好发作,最后只能是交钱走人了。

后来我在网上一查,原来鲍鱼的头并不是一只两只的意思,而是形容鲍鱼大小的,头的数量越少,说明鲍鱼越大,像我们吃的这种两头鲍鱼,价格还真是很贵,几千元一只很正常,所以这次消费也只能是当做交学费了,好在是味道还不错,也只能这样来给自己一些安慰了。

其实鲍鱼头的数量确实是用来衡量鲍鱼大小的单位,这个大小一般以重量作为依据。而这个重量单位叫做司马斤,是香港这边以前用的一种计量单位,一司马斤是600克,而一市斤是500克,所以一司马斤要比一市斤还要重,如果说一司马斤有8只鲍鱼,那么就可以说这个,鲍鱼是8头的,如果一司马斤只有两头鲍鱼,那么就可以说这个鲍鱼是两头的。而以一市斤为单位的,实际上是不对的。

另外,这个重量,是以干货为准的,要知道鲍鱼是有壳的,如果连鲍鱼壳的重量都算上的话,那么两头鲍鱼或者是一头鲍鱼就很常见了,所以计算的实际重量是鲍鱼去壳并且风干之后的,这样的鲍鱼想要达到两头的标准就比较困难了,所以过去也有千金难买两头鲍的说法,足以体现出两头鲍鱼的珍贵,同样的,一头鲍或者是半头鲍,那就更加珍贵了,价格自然也要高上好几个档次。

不过,这都是以前的事情,现在的两头鲍鱼甚至是一头鲍鱼,都十分常见了,因为在过去,人们捕获的都是本地鲍鱼,而本地鲍鱼想要长那么大,由于物种的限制,确实比较困难,但是现在鲍鱼可以进口了,像是南非地区和澳大利亚地区的鲍鱼,个头都很大,风干之后想要达到两头鲍鱼或者一头鲍鱼的标准并不难,因此两头鲍这种高端的食材价格也降了下来,但是也绝不便宜,目前正常的两头鲍价格大概是1500元左右,如果再加上饭店的加工费的,那么卖到2000元也是很正常的,这个价格比以前来说,已经低了不少,虽然还是很贵。

所以,当我们去饭店吃鲍鱼的时候,有人问要几头鲍鱼,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来决定,免得引起尴尬。我觉得自己吃的话,七到八头鲍就正好合适,一口一个,吃的过瘾。

直接问服务员几头是什么意思,然后价格是多少。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不知道就问。

第一次吃鲍鱼,如果问我要几头,那我首先肯定是要问一下价格,不然到结账的时候,预算超太多,钱没够,那就尴尬了。

你也不知它的一头鲍鱼是多重的,什么品种,每一头是多少钱,是要清蒸鲍鱼、红烧的,还是炖汤的,还要不要另外收取人工费用?把这些了解清楚,那再看看你今天的预算多少,钱带得够不够,微信、支付宝也看看,如果鲍鱼的价钱你接受得了,预算也充足,那你就多点几头鲍鱼吃呗,毕竟是第一次吃鲍鱼,吃饱点,过过嘴瘾也好。

你一个人去,就一头就好。点太多吃不了,关键是店家要有。

我好穷,吃不起…所以…一头就够了[吐舌]

先来20头,多了吃不完。

吃鲍鱼,服务员问要几头的,是在问规格,也就是每500g(一斤)几只鲍鱼。

不知道怎么说,那就反问服务员你们有几头的?分别什么价位?然后根据自己承受能力选择就好。

不管第一次吃啥,不懂就问,问清楚再点。不懂没必要装懂,也没啥好意思的。

凡事不懂就问不丢人。

客人用一元钱吃鲍鱼(客人用一元钱吃鲍鱼犯法吗)

不懂装懂才丢人。

如果实在不想问服务员,觉得抹不开面子,那么推迟下点餐时间,先自己手机搜索也能简单了解下行情。

有一种与时俱进,叫搜商。

出门旅行需要提前做攻略,去吃没吃过的东西,也可以提前做下攻略,初步了解营养价值饮食禁忌及大概价位等等,让自己吃得心里有数,不至于遇到突发状况太尴尬。

以上解答仅代表@烟花烫个人观点。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探讨。

头数越多价越便宜!一头相当于一斤一只,十头就是一斤十只!!服务员问你,你可以问一下不头数价格,根据自己实力消费!没必要装大爷,合理问价,理性消费!

在很小的时候,看香港电影里有吃鲍鱼的镜头,说什么两头鲍,三头鲍,十二头鲍什么的。幼小的我一直以为鲍鱼可以有很多个脑袋……[捂脸]只到我第一次吃鲍鱼才知道原来我就是一个笑话。

刚毕业那会跟着师傅到威海出差。约好请一位很重要的客户吃饭。中午十一点多,来到一家装饰看起来挺高档的饭店。

大家寒暄过后,师傅请客人点菜,客人也很客气,只简单点了几道素菜。师傅说:“那咋能行”!于是喊服务员上特色菜,其中有一道菜是烧鲍鱼。

服务员道:“先生,咱们店目前有两头鲍,三头鲍,四头鲍,五头鲍,六头鲍。请问您需要点几头鲍?”

师傅说:“那就点四头的吧!”

我一听,急了。看客户在另一边接电话,我迅速往我师傅那挪了挪,压低声音说:“师傅,来时老板交代过,一定要好好招待林总。你怎么才点四头的?我听说十二头的比较好,我们换成十二头的吧”。

师傅不愧是走过南,闯过北的老江湖,此时没动声色。我怕师傅不理解,于是把我小时候的理解给师傅讲了一下。这一说不要紧,听完他就立刻哈哈大笑起来。这时客户也打完电话,听到笑声询问什么事这么高兴。师傅把我说的给客户也说了一遍,客户听完也笑的前仰后合。他平静了一下,说:“小李啊,鲍鱼几头是说一斤称几只,不是鲍鱼有几个脑袋……”。

我的老脸啊,真是尴了个尬!

三、鲍鱼的“几头”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最好吃

根据个人了解,下面给你详细说说:

一、鲍鱼的“几头”是什么意思?

我曾经也问过我一个做厨师的朋友,我一直不懂鲍鱼为什么要叫做“几头”?我朋友告诉我说:鲍鱼一般叫做“几头”的,都是对干鲍的说法,鲜鲍鱼不会叫做“几头”。比如说我们在大饭店有的菜谱上看到就会注明,什么南非干鲍,极品干鲍,国外窝麻鲍等等。这些都是干鲍,也就是经过人工加工过后的干鲍鱼,然后厨师在把它涨发,回软后供客人享用。

那“几头”鲍鱼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几头的意思就是说,几个鲍鱼为一斤,我们就称为几头鲍,这个是以干鲍鱼的重量来计算的。比如5个干鲍鱼能达到1斤左右,那我们就称为5头鲍。6个干鲍鱼达到1斤左右就称为6头鲍。这就是鲍鱼“几头”的意思。

二、什么样的鲍鱼好吃呢?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干鲍鱼还是鲜鲍鱼都很好吃。当然干鲍鱼一般都是价格比较昂贵的,大饭店一般都会做鲍汁南非干鲍等。鲜的鲍鱼也就是我们比较常见的大连鲍。它可以做清蒸的,蒜蓉粉丝蒸的,豉汁蒸的,炖汤,还可以做鲍鱼红烧肉等等一些美味菜肴。还有奥鲍,这种新鲜的鲍鱼个头就比较大,可以用来做爆炒,也可以做过桥,把它片成薄片,用浓汤涮着吃。鲜鲍鱼的做法有很多种,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爱好怎么做都是可以的。

另外,买鲍鱼一般不称斤两卖,几乎多是点只数卖,多少钱一只?当然鲍鱼有大中小,价格也不一样,大的要卖十几元一只,挺贵的,小的鲍鱼少少便易一些,不过也便宜不到哪里去。一般家庭来了亲戚或者要好客人,才用这只鲍鱼烧的菜招待他们,因为鲍鱼比较名贵海鲜才难般去买得烧得吃。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