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鲍鱼主编

靠海的人吃鲍鱼 靠海的人吃鲍鱼会怎么样

鲍鱼主编 2024-03-16 6
靠海的人吃鲍鱼 靠海的人吃鲍鱼会怎么样摘要: 本文目录鲍鱼是生长在海里的吗大连渔民每天都能吃鲍鱼为何还说他们是穷人海边渔民他们自己舍得吃海鲜吗一、鲍鱼是生长在海里的吗是鲍鱼是一种非常名贵的海产食品。它不是鱼,而是爬附在浅海低潮...

本文目录

  1. 鲍鱼是生长在海里的吗
  2. 大连渔民每天都能吃鲍鱼为何还说他们是穷人
  3. 海边渔民他们自己舍得吃海鲜吗

一、鲍鱼是生长在海里的吗

鲍鱼是一种非常名贵的海产食品。它不是鱼,而是爬附在浅海低潮线以下岩石上的一种单壳类软体动物。

在鲍鱼的身体外边,包被着一个厚的石灰质的贝壳,它达个贝壳是一个右旋的螺形贝壳,呈耳状,它的拉丁文学名按字义翻译可以叫做“海耳”,就是因为它的贝壳的形状像耳朵的缘故。另外在鲍鱼的贝壳上都有从壳顶向腹面逐渐增大的一列螺旋排列的突起。这些突起在靠近螺层末端的一些贯穿成孔,孔数随种类不同而异。在我国北方分布的盘大鲍有4—5个,南方分布的杂色鲍有7—9个。我国古代,给鲍鱼起名叫“九孔螺”,就是从它的这种特征而来的。

鲍鱼的头部很发达,它的两个触角在伸展时很细很长。在触角的基部背侧各有一个短的突起,突起的末端生长着眼睛。在两个触角之间有头叶,头叶的腹面有向前伸出的吻,吻的前端有日。口里面有强大的齿舌,齿舌是许多贝类的特有器官,它是一个几丁质的带子,上面生着很多列小齿,形状很像锉刀,贝类就利用这些小齿刮取和磨碎食物。一般说来草食性的种类小齿的数目多,先端园,肉食性的种类小齿数目少,但强有力,先端常有钩或刺。鲍鱼是草食性种类,所以它的齿舌带上的小齿数目极多。

鲍鱼的足部特别肥厚,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足生有许多触角和小丘,用来感觉外界的情况;下足伸展时呈椭圆形,腹面平,适于附着和爬行。我们吃鲍鱼主要就是吃它的足部的肌肉。

鲍鱼的外套膜和贝壳的形状一样,整个覆盖在身体背面,与共他螺类不同的是在鲍鱼外套膜的右侧有一条裂缝,这个裂缝的位置与贝壳边缘的孔的位置相当,在裂缝的边缘上生长着触手。在鲍鱼活动时,这些触手便从壳孔伸出,司威觉的作用。外套膜边缘有裂缝是原始的腹足类的特征,像缝螺、有名的红翁戎和钥孔螺都是达样。

鲍鱼生活在水流湍急、海藻繁茂的岩礁地带,在沿海岛屿或海岸向外突出的岩角都是它们喜欢栖息的地方。鲍鱼多爬匍于岩礁的缝隙或石洞中,它们分布的水深随种类而不同,像我国北方的盘大鲍一般分布在十多米的水深处,在冬季为了避寒向深处移动,深度可达30米。到了春季慢慢上移,有的可在潮线下数米生活,小鲍鱼甚至在低潮线附近也能采到。

鲍鱼喜欢昼伏夜出,养在水池中的鲍鱼一般在白天蛰伏不动,只要天一黑就慢慢活动起来。特别是在10点以后至后牛夜3点以前最为活跃,达时它们的头部、足部全部伸展,外套膜裂缝上的触手自壳孔伸出,在池底或池壁爬行。它们爬行的速度每分钟可达50厘米。鲍鱼还有归巢的习惯,它们常喜欢住在洞穴里,夜间外出觅食,到快天明时又返回洞穴中居住。

鲍鱼喜欢吃褐藻或红藻,像盘大鲍很喜欢吃裙带菜、幼嫩的海带和马尾藻等。在水池中饲养的鲍鱼,每个每天能吃数十克小海带。鲍鱼的食量随季节而有变化,一般水温较高的季节吃得多,冬季不太活动,吃得少。当人们把海带投入养鲍鱼的水池时,虽然鲍鱼的头缩在壳中,但依靠此较灵敏的嗅觉,能迅速发现食物的方向而爬向海带处。当食物离它的身体还有一段距离时,它可以伸长下足前端的两叶,以抱合的姿式,把食物拉向口边,并伸出像圆盘状的吻部,用齿舌舐食。被它们吃过的海带常留有边椽带齿纹的牛圆形大窟窿。

鲍鱼的繁殖,跟一般螺类不一样。一般螺类大多是经过交尾繁殖的,而且它们在产卵时都分泌膜质或胶质的东西,把卵包被起来,单独产出或构成卵群。鲍鱼是雌雄异体,可是它并不进行交尾。到繁殖季节,雄性和雌性的生殖腺成熟以后,便分别把精子和卵子排到体外的海水中,卵子在海水中遇到精子就可以受精发育,它的这种繁殖方式是和双壳类的繁殖很相似的。鲍鱼的雌雄性从外表不容易看出来,必须看它的生殖腺才能判定,在繁殖季节生殖腺很发达,雌性的呈深绿色,而雄性的呈淡黄色。鲍鱼的产卵时期随种类和地区而不同。在青岛,盘大鲍一般在夏、秋两季繁殖,卵子受精后经过浮游的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以后沉于海底变态成幼鲍。鲍鱼的生长此较慢,一年后贝壳大体可达2—3厘米,二年后大的可达4—5厘米。壳长10厘米以上的鲍鱼大约要长六、七年。

鲍鱼的种类很多,分布也很广,几乎世界各地的海里都能找到它。我国沿海也都有鲍鱼分布,在北方,以大连及长山八岛出产较多,出产的都是盘大鲍,它们的个体较大,呈卵圆形;在南海出产杂色鲍和耳鲍等,杂色鲍和盘大鲍的形状相似,但个体较小;耳鲍体形较长,贝壳更像耳朵,它足部的肉最肥厚,平时贝壳不能完全把它包在里面。

鲍鱼的肉很好吃,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喜欢食用。但它的自然产量较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人们都想办法养殖它,目前在日本已对鲍鱼的养殖做了很多工作。我国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工作,为鲍鱼养殖建立了一定的条件。鲍鱼除了鲜食以外,还可加工制成罐头、鲍鱼干。它的贝壳叫石决明,是常用的中药药材。此外,鲍鱼的贝壳还可以用来制造工艺品。

二、大连渔民每天都能吃鲍鱼为何还说他们是穷人

和解放前相比,现代人实在太幸福了,不但一日三餐有各种营养又健康的饭菜,还有吃不完的零食。没做太多体力活不说,坐在家里玩游戏还觉得累,放在上个世纪,这种待遇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是,人活着无非是为了吃穿而已,就算吃不起好吃的,至少也得有填饱肚子的食物。在经济条件极为落后的上个世纪,各个地区的百姓们都吃些什么呢?

一、古老的饮食习惯

在原始社会,人们并不懂生活技能,所有食物都吃生的。为了果腹,原始人会把野生动物抓来杀死,然后喝动物血,吃生肉。

之后,原始人逐渐学会了生活技巧,他们发现鸡是最容易驯养的,于是把没吃完的鸡圈养起来。他们在狩猎的过程中,发现狗的狩猎能力极强,在狗的帮助下更容易捕捉到大型动物,于是又驯化了狗。在打猎与圈养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学会了钻木取火等技能,还学会了种植粮食。

从新石器时期开始,人们学会把食物煮熟再吃,但是一直到周朝时期,饮食文化才真正发展起来。时至春秋时期,人们开始以自己种植的农作物为主食。

二、靠山吃山

当我们每天面对大鱼大肉时,是否想过,我们的祖先都吃些什么呢,是否也享受过这样的美食?

据生于60年代的长辈们回忆,当时的人别说吃饭,连番薯都没得吃。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人们拿着袋子,到番薯地里捡那些干枯后掉在地上的番薯叶,然后把它洗干净煮熟当作食物。

不过,吃番薯叶的历史只限于靠山的百姓,如果不靠山,连番薯叶都没得吃。之后,随着蔬菜的增多,人们不再需要吃干枯的番薯叶,但是依旧会把嫩番薯叶摘来做菜。

自从稻谷的产量提高以后,番薯也成了附带食物。小时候每天早上家里都会煮一锅番薯,放学回来肚子饿了就先用番薯垫肚子,然后再煮饭。

自从木薯引进我国以后,大山里的百姓还吃了不少木薯。和番薯相比,木薯更加容易存活,而且产能更高。所以,木薯刚引进中国时,成了山边老百姓的最爱。但是,木薯有轻微毒性,不可以生吃,而且不能一次性吃太多,否则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所以,木薯后来被其他作物取代,番薯却一直到现在都受大家欢迎。

靠海的人吃鲍鱼 靠海的人吃鲍鱼会怎么样

其实,番薯和木薯都不是百姓们最早吃的,黄豆才是。早在4700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种植黄豆了,在上个世纪,种植技术早已成熟。

三、海产品吃到吐

靠山的百姓,可以开荒种植各种农作物作为生存资源,靠海的人又是怎么生存的呢?俗话说,靠海吃海,当时的捕捞技术已经比较全面了,既然是依靠捕捞生存,靠海的百姓吃得最多的自然是各种海货。

在上个世纪,甲鱼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几乎没有人喜欢吃,黄鳝和泥鳅之类的更是没有人愿意吃。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没有鱼鳞的鱼类特别腥,再加上当时并没有什么调料,煮出来的海鲜更是难于入口。

以前很多地方还有正月初一吃素食的习惯,据家里的长辈说,当时之所以会形成这种习俗,主要还是因为太穷。老百姓一年到头也就大年三十的晚上吃得好一些,能吃上猪肉或者其他肉类。

那么长时间才吃一顿“大餐”,百姓们担心连续吃油腻的食物会导致肠胃不好,于是规定大年三十吃了“大餐”以后,正月初一必须吃素食,等到正月初二再吃肉类。

不过,保护肠胃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已,每年的年初二是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以前人们买不起太多肉类,于是把大年三十没有吃完的肉留起来,等到年初二再拿出来招待客人。

近山的人偶尔还能到山上打点野兔之类的,近海的百姓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一只野鸡,天天只能下海捞鱼。据大连渔民回忆,如果遇上年景不好,每餐都只能吃海参或者鲍鱼之类的海货,放在现代,海味是最受欢迎的,鲍鱼海参的价格更是贵得离谱,然而,在60年代,这些海货却是渔民们用来喂鸡的。

现代人天天喊着压力太大,觉得自己不幸福,其实只是过度追求生活质量,攀比心太强,和上个世纪相比,咱们已经算非常幸福了。身处繁华的社会,只有沉淀下来,才能体会到这种难得的幸福。

三、海边渔民他们自己舍得吃海鲜吗

我从小就生活在海边,母亲退休前就在水产公司上班,就是从事在海边码头收购海产品,然后入冷库保存的工作。我家里也有亲戚以前就是渔民,可以说是在海里打了半辈子鱼。

海边渔民他们自己舍得吃海鲜吗?

一,要看是什么样的海鲜

结语

渔民其实很少食用自己捕捞上来的海鲜,因为:

海边的渔民舍不舍得吃海鲜,这怎么说呢,我觉得他们还是舍得吃得,只是有一点,渔民喜欢不喜欢吃,因为渔民一年四季与渔货打交道,对海产品已经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诱人了,在他们看来,鲍鱼龙虾还顶不上一碗红烧肉呢!

我是86年高中毕业后,被我市渔业公司作为一名临时工招工上船的,当时的渔轮主要是对拖网,主要作业区就是渤海,黄海,东海,也去过对马海峡,钓岛渔区,八几年那时渔业资源丰富,渔货量多,八十年代鱼轮主要以冰鲜为主。网上来后,船员们把鱼货分类,装箱,然后装入渔仓加冰保鲜,这个时期渔轮要15一20天才能收一回港。到90年代初期,渔轮一般大部分都升级为冷冻船,渔货除分类,冲洗外,还要装盘冷冻,冻好后装入冷库保存,这一时期渔轮大约30一50天收一次港。这一时期我在船上任甲板长。

大约在95年前后,国内兴起鱿鱼钓,我所在公司的二十条渔轮全部改装成鱿鱼钓船,到西太平洋钓鱿鱼。鱿鱼钓大约在5一6月出海,11一12月收港,其间5一6个月。这时我在船上任大副。

由于渔轮出海时间长,船上最缺的是新鲜蔬菜和水果,另外就是淡水,有时出海时间长了,淡水用完了,我们就接雨水喝,以后到西太钓鱼,用得基本上都是淡化水,吃的都是速冻菜。

长期在海上生活,生活环境潮湿,所以船员一般都爱喝酒,在西太钓鱼时,每个船员都要带上一二百斤酒。至于船上吃不吃海鲜,我的感觉是谁爱吃就吃,伙房也常做,也有船员用电炉子自己做,船上基本上是不管的。

船员在海上生活生产环境极其恶劣,遇上大风大浪,更是危险,他们整天在海上漂泊,个体船珍贵的海产品还是舍不得吃的,因为他们需要用它来换钱的。

因为我们家就是一个渔家,说到舍不舍得吃海鲜呢?其实这个还要看你当天捕捞的海鲜多不多?还有这个海鲜会值多少钱?如果抓到特别贵的呢,我们当然不会吃,把它卖了,换肉吃,那不香吗?对不对?像我们家应该是比较奢侈吧,每个季节出了海鲜都会先尝一下,然后再去考虑赚钱,因为家里有孩子,所以老人都会先让尝,以上的是我们家的一个总结,欢迎大家评论下面给大家配几张,我们自己抓的海货图片给大家看一下

我有个渔民朋友兼邻居,他有一条渔船,和一条快艇。渔船出去打渔,快艇拉人出去钓鱼玩。我经常蹭他的船出去钓鱼。我和这个朋友关系好,认识的久。多少知道些他们的门道,首先跟大家想的一样,他们吃海鲜的频率很高,但是他们并不喜欢吃海鲜。什么东西天天吃都讨厌。渔民其实很辛苦,尤其还很累,一般都是一家老小分工完成。比如父亲带些儿子出海捕鱼,鱼补回来后,家里的女人就开始分拣,鱼,虾,蟹。分拣好,就卖鱼贩子,要么自己家有晚市场的摊位。就会自己去卖,只有那些卖不掉的,品相不好的,才会送送邻居什么的。自己在吃一点。实在吃不完的,比如虾,蟹,这种比鱼值钱的就会拿去做着虾酱之类的保存好,如果捕到好的鱼货,数量多肯定是拿去卖,自己是不舍得吃的,而且自己也都吃过没什么稀罕的,那么辛苦捕回来的肯定是卖钱重要吗。如果数量少。只捕到了一条两条的,大多数时候都是送给亲戚朋友。打理打理自己的关系。或者做给家里的小孩子吃,补补营养。有一次我一大早过去找他,发现他家渔船上有好几十个超级大的虾怪,全都臭了,就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回来的太晚。没时间搞了。这种海鲜臭的很快。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最后和着烂鱼烂虾全都卖给家门口做筏地养殖的老板做鱼饲料了,也算是物尽其用没有浪费吧。我也因为有这个朋友,家里海鲜一直不断,冰箱里还有很多他送来的冻货。饱了我一家的口福。

我是个打鱼20年得渔民,应该有资格说说我的经历和看法,我们这有句俗语说的是卖盐佬喝淡汤。首先渔民打到比较值钱的鱼几乎都卖了,就算留一点也是送人打发人情的,还有就是留点给孩子吃的,能够留自己吃的很少的,就算有那这个渔民打鱼的收入是非常不错的。渔民吃的最多的海鲜是鱼卖给鱼贩子,他们挑剩下的。当然渔民吃海鲜的次数非常多,很多内地人看到了,会感觉怎么那么奢侈。其实在渔民眼里那都不值钱的呀。

说起海鲜,相信不少人多是喜欢吃的,因为海鲜无论是从口感上面,还是营养价值上面,多是一种不错的美味食材了,但是我们在吃海鲜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那些捕捞海鲜的渔民,他们自己舍得吃海鲜吗

毕竟海鲜在价格上面还是比较贵的,于是带着这个问题,我专门咨询了一位经常出海捕鱼的渔民,今天就把他告诉我的答案整理整理告诉大家,首先根据这位渔民所说,只要是出海捕鱼的渔民

那么在吃海鲜方面就是不可少的,但也不是什么海鲜多吃的,只有那些看起来比较便宜,和数量比较多的海鲜才会吃上一点的,至于那些价格比较贵的海鲜,基本上多是很少吃的,因为这些价格比较贵的海鲜,

基本上就是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了,而一但是收入主要来源了,那么自然就不会吃它了,其实想想也是的,哪怕是我们自己出海捕鱼的话,也是这种心里的,毕竟我们出海捕鱼是为了什么,还不就是为了赚钱吗

所以那些值钱的海鲜自然就不会吃它了,但是这些值钱的海鲜只要捕捞到一定数量了,那么出海捕鱼的老板,也会安排几条给大家尝尝口味的,毕竟要想渔民给你认真干活,那么除了在工资待遇上面满足对方

也要在生活上面安排好一点的,其实这种行为也就和公司聚餐差不多了,但是渔船出海要是不顺利的话,那么不要说是值钱海鲜了,就连便宜海鲜也是吃不到的,所以渔民能吃到什么海鲜,就要看具体的收获情况了

最后小结:我们在购买海鲜的时候,建议大家购买鲜活海鲜或鲜冻海鲜的,因为这二种海鲜无论是在口感上面,还是营养价值上面,多是比其它海鲜好得多了

海边渔民他们自己舍得吃海鲜吗?我小时候就在大海里摸爬滚打的,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海边渔民基本上以捕捞海鲜为生计的,他们捕鱼、虾、蟹等种类多,一般会挑选值钱的去卖。自己吃的大多数是比较不值钱的普通或卖不掉的,如小鱼、小虾,肉质不饱满的蟹等。多数有人上门收购,大清早就有不少鱼贩子来村里,我们都知道把最好的鱼、大虾和七分饱满以上的螃蟹拿出来,让鱼贩子挑。当时(上世纪70年代)最贵的大概是红膏蟹,一斤8~9角,大虾黄翅鱼等都是煮熟的(那时没冰箱),价钱也有7~8角,和一斤土鸡价钱差不多。一个晚上的海捕,多则可以卖到10几元,少则也有1~2元。我小时候善抓螃蟹,但肉质饱满的不多,如果能卖1元钱就很高兴了,剩下的都是自己家人吃。从鱼贩子接到钱,大部分被我买了医学书籍,开启从医之路。每每想起,好像又回到了快乐的童年,幸福满满的。

关于海边渔民打上鱼来不舍得吃这个问题,退去一二十年也许是个问题,现在恐怕这样的渔民很少了吧?毕竟人们的生活都富裕了,不再是那个算计着过日子的主了。其实渔民天天守着海鲜,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了,也早就吃够了。值不值钱的还是卖了换钱实在,并不是不舍得吃。当然也有个别的人天生的过日子,到老他也不会改变,网友们是不是这个理。

很高兴我来回答:

我是出海打鱼最有资格说这话了,舍不舍得吃还要看渔民自己,有的人比较馋肯定是先自己享受了!

每个人观念不同,感觉人活一世不容易,其他行业不容易,渔民也不容易。打的多了自己也整些尝尝,我家孩子喜欢吃海鲜,每次吃蟹子能吃好几只!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海鲜已经成天庭便饭了经常吃的到,什么东西多了就会吃够了,所以海鲜还是适可而止,我现在喜欢吃大白菜,肉!哈哈

我出生在海滨城市,大海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司空见怪的事了。就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样,靠海也吃海。海产品同日常消费品一样普及,虽然不见得市场上有一半海鲜摊位那么夸张,但随处可见,像买蔬菜水果一样简单正常。海边的渔民以海为生,海产品成为他们赖以生活的收入来源,虽然海产品市场上价格稍贵,但对于渔民来说的出手价远远低于市场价格,并且渔民的收入远远高于城镇人口的平均收入了,所以吃海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了。海滨城市的海鲜不贵,还新鲜,这是内陆城市所不能及的,欢迎爱吃海鲜的人来我们这里做客吧,尽情的品尝海鲜的美味!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