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鲍鱼主编

鲍鱼味香水,鲍鱼汁的味道和什么像

鲍鱼主编 2024-03-18 6
鲍鱼味香水,鲍鱼汁的味道和什么像摘要: 本文目录味道——气味学的科普鲍鱼和百合能一起吃体味从何而来一、味道——气味学的科普无意中我看到一个笑话,很有意思,是经典的小明体。摘录如下(原本的基础上略微补充):小明:老师,水蒸...

本文目录

  1. 味道——气味学的科普
  2. 鲍鱼和百合能一起吃
  3. 体味从何而来

一、味道——气味学的科普

鲍鱼味香水,鲍鱼汁的味道和什么像

无意中我看到一个笑话,很有意思,是经典的小明体。摘录如下(原本的基础上略微补充):

小明:老师,水蒸气还是水吗?

老师:小明提的问题真棒,水蒸气只是水的存在的不同的形式,还是水,严格意义上来说,冰也是水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也是水。

小明:鼻子与口腔是不是连通的?

老师:当然,咱们学过,鼻子是气体进入的通道,口腔是食物进入的通道,他们是连通的,有时候,呛了就是口腔的食物进入鼻腔了。

小明:那我闻到尿的味道是不是相当于喝尿了?

老师:滚!

老师的暴跳如雷只是段子的夸张表达,其实如果真实的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小明,会如遇珍宝。我们纵观他们的对话,会发现小明思路清晰,逻辑感极强,堪比《理想国》里面的推理。这样的学生有这样的辩论技巧,层层诱导老师走进他的结论,而结论确是如此的荒诞,让我们不禁感叹小明的思维能力之强。

我的关注点不在“滚”上面,我的关注点在“我们闻到尿的味道是不是相当于喝尿”这里。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去洗手间就相当于间接喝尿,不论多少,每次一去洗手间,我就会想到这个问题,会让我难受,所以我想通过生物学的知识,证明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那么要证误,必须找一个突破口。琢磨了一下小明的推理,我发现一个逻辑漏洞,小明得出的结论是默认了一个前提:尿液的气味就是尿液本身。那这个前提是不是成立呢?不知道。所以我把突破口定位在:尿液的气味是不是尿液本身。如果证明出尿的气味另有出处,那么小明的结论就会推翻,我也就不再难受了。

我们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些最基础的气味学的知识。我们知道人有五官:眼耳口鼻身。这五种器官分别对应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与触觉。有趣的是除嗅觉之外的四种感觉都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相关学科,唯独嗅觉还是一片荒芜,几乎无人涉足。我们看看,与视觉相关,我们建立了光学,自从牛顿大神把白光色散之后,光学的发展如日中天,我们知道基本的常识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包括颜色的深浅,我们都建立了相对而言,比较全面系统的光学框架;与听觉相关,声学也不甘落后,我们知道了声音源于物体的振动,解决了声音最本质的东西,随后确立了声音的响度、音调与音色。甚至对于音调,我们还与数学结合起来,创立了1234567的基本音乐理论。我们创立了分贝用来表示声音的响度对于声学,我们也深有研究;就算最不了解的味觉与触觉,我们也知道味觉分为五种,科学家们经过研究,一致认为五种基本的味觉是:咸、酸、甜、苦、鲜。味觉的感受器分布在舌头上,但是不同的味道,它的感受器在舌头的分布还略有差别,比如说甜味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尖,苦味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根。这里科普一下,辣,并不是味觉,而属于痛觉、属于触觉的领域。我们一般会说火辣辣地疼,就说明辣是触觉而非味觉。至于触觉,我们也知道疼痛可以分为12个等级,最低等的就是蚊子咬的时候的疼痛,最疼的时候,也就是12级的时候是妇女分娩时候所遭遇的疼痛。四种感觉基本都建立起相关的学科,唯独嗅觉并没有独立的学科来研究。我们姑且称之为气味学。

气味学是嗅觉的科学,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嗅觉对于生物体而言,至关重要。对于动物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觅食与繁衍后代。多数动物觅食,就是靠嗅觉,狮子追踪羚羊、蚂蚁觅食等等。动物求偶也是如此,动物在发情期,完全靠对于求偶素的感知。嗅觉对于生物而言,太重要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是当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时候,任何物质都会挥发,这就奠定了气味学的基础,即任何物质都是有气味的。虽然所有的物质都能够产生气味分子,但是能不能被生物感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换个角度来说,就是任何生物的嗅觉都会有一定的感知范围,都会有盲区。比如说我们生活在空气中,对于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无需刻意提防,所以人类的嗅觉中枢就删除了它们的气味信号。而骆驼因为生活在沙漠,对于水的需求度极高,所以骆驼的气味中枢就保留了对于水蒸气的气味。所以我们生活中所说的无味并不是真正的没有味道,只不过是我们人类无法感知而已。

那我们人类究竟是如何感知气味的呢?我们根据图1.1来进行阐释。首先,物质挥发产生气味分子,气味分子通过呼吸进入到鼻腔,并与位于上鼻腔的嗅粘膜的受体细胞结合。气味分子就相当于一个信号,这个信号会激发受体产生神经电冲动,通过发送电信号,将嗅觉信息传入嗅球,嗅球再将接收到的电信号传递到更高级的大脑区域。这样气味分子所产生的信息就传到了管理嗅觉区域的大脑,我们就能够闻到气味了。

我们是如何闻到气味的生物学机制虽然了解了,但是根据科学家们的保守估计,空气中存在气味的种类数量是以亿为级别的,这就造成了研究气味的困难。但是还是有科学家迎难而上。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的安德鲁-德拉夫尼耶克(Andrew Dravnieks)带领团队在1985年完成了“气味全图”。全图汇集了百位专业评委借助了146个描述项(果香、柠檬香、醋香、烤鸡味、汽油味……)对144种气味分子进行统计。对于这个气味样本,有质疑,也有支持。质疑主要在于样本量太小,对于世界上如此多的气味而言,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有待商榷。尽管质疑声存在,气味全图仍然是系统分析的成果,它仍然是嗅觉机制研究的基础与起点。

贾森-卡斯特罗和他的团队使用一种非负矩阵分解的密集型计算方法,对气味全图的样本进行数学分析,结论在2013年9月得以发表:基本气味确实存在。144种气味分子实际集中为10个集群或集中分布。这10种基本气味分别是:芳香、木香、果香、腐败臭、化学味、薄荷香、爆米花香、甜香、葱蒜臭和柠檬香。

这项研究对于气味的世界来说,具有很重大的意义。毕竟我们之前对于气味的分法很主观,好闻或者不好闻。这一项研究奠定了气味学研究的基础。

扯到这里,我们基本了解了气味学的一些基础知识,我们回到小明的话题。我们需要论证的其实是尿液挥发产生的气味分子是不是尿液本身。需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尿液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

说到尿液,我曾经听到这么一个说法,汗液与尿液都是我们身体排泄出的废物,尿液与汗液是不是相同的呢?所以为了顺便回答这个问题,我比较着说一下尿液与汗液的成分。汗液与尿液在成分上基本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区别在于各种成分的含量。汗液99%以上的是水,剩余的是钠离子、钾离子等矿质元素、氨基酸、脂肪酸、尿素、尿酸等物质,汗液是经过皮肤通过表面汗腺排到身体外面的。而尿液经过的是肾脏,肾脏是过滤除杂的,所以尿液经过肾脏之后,携带的身体废料就比较多,尿液中96%的是水,2.5%是含氮化合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酐等,还有1.5%的盐,包括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其中尿酸来自核蛋白分子的分解,难溶于水,会形成小的结晶随尿排出,如果结晶较大,那就是肾结石或者膀胱结石。

按理说如果尿液的成分是这些的话,怎么也不会有尿骚味呀?尿骚味来自哪里呢?尿液放置一段时间,其中的尿素会被细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氨。氨气的臭味导致尿液的臭味。当然尿素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尿素遇到水,温度如果再高一点的话,就会发生反应。

论证到这里,我们应该清楚了,所谓的我们问到的尿骚味,并不是尿液直接进入到我们的鼻子,而是尿液挥发所产生的氨分子作为气味分子,刺激我们上鼻腔嗅粘膜处的受体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将信息传入大脑,这样我们才会闻到尿骚味。

我们还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在厕所待得时间足够久,尿味会逐渐减轻甚至于闻不到。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在生物学上称为感觉适应。从字面意思上也很好理解,人的神经末梢在一段时间内接受持续不变的刺激后,就会逐渐适应这个刺激,通常就表现为感觉不到这个刺激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从明亮的地方走进一个漆黑的房间里,刚开始我们会什么都看不见,眼前一片漆黑,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的眼睛就会看见一些东西,这就是眼睛的暗适应。相反,如果你再从刚刚那个漆黑的小房间走到明亮的室外的话,刚开始也是什么也看不见,如果足够明亮的话你甚至还会流眼泪,但是稍过几秒种,你就能清楚地看见了,这称为明适应。如果是味觉的话,就表现为我们闻不到自己身上的体味。或者假设你的房间有异味,但如果你在自己的房间待久了,就闻不到,但是出一趟门,再回来,就会闻到了。古语有曰: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这个道理。

适应的影响还取决于感觉的种类,一般而言,影响最小的是触压的感觉,也就是触压觉。平时我们几乎不会感觉到身上的衣服、手表对我们皮肤的压力,如果这个人忘性足够大的话,我们甚至会看到头上戴着帽子找帽子,手里拿着钥匙找钥匙。但是这也是相对而言,如果你背着几百斤的东西,应该会一直有感觉的。一般来说对于痛觉,我们是很难适应的,如果你牙疼的话,一疼就会疼一天,甚至疼几天,如果你不疼了,不会是你适应了牙疼的感觉,因为疼痛基本不会被适应。所以一个人如果不吃辣,从理论上来说,不会说吃几次辣就能适应的,因为我们前面说过,辣属于痛觉。

气味学的研究对于人类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经过前面的介绍,我们也应该清楚,气味学不仅仅是生物科学所能解决的,我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化学甚至医学知识,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具备学科融合的素质,我们期待下一个重大的研究成果的出现。那最后分享几个关于气味学的冷知识。

一,我们闻到的金属的味道是金属本身的味道吗?大家应该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与金属接触的时间过长的时候,我们会闻到一股难闻的“金属”气味,东北人应该很有体验,毕竟是在寒冷的冬天舔过铁的人。其实,这种味道并不是金属本身的味道,一般来说,金属作为固体,很难挥发出气味分子,所以金属本身的味道我们并不能感知到。当我们接触金属的时候,我们皮肤上的汗液,皮脂等一些东西与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会产生1—辛烯—3—酮,我们所闻到的味道主要就是它作为气味分子刺激大脑产生的。当然,反应还会催生其他物质,也是金属味的来源之一。

二,粪便的味道。这有点重口味了,但是还是值得一提。粪便的四分之一是水分,其它以蛋白质、脂肪、食物纤维、消化液残余、肠道脱落的细胞、细菌,还有维生素K、维生素B等等。粪便的气味是由细菌分解的产物所导致的,产生气味的主要成分是粪臭素,还有乙酸、丁酸、胺等等。粪臭素化学名是3—甲基吲哚,白色或微带棕色结晶,对光敏感,久置逐渐变为棕色。与亚铁氰化钾和硫酸作用显紫色,可以用作生化试剂。

粪臭素有趣的点在于,如果粪臭素含量较高的话,会有粪臭味,但一经稀释,含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散发出迷人的香味,所以经常会被添加进食物,作为食品香精。粪臭素的提取一般从煤焦油里面提取,也可以化学制取,当然粪臭素可以从粪便中提取的哦。所以我们不要惊讶,我们的粪便竟然还有这么奇葩的功能,从里面提取的物质竟然要添加到食物甚至香水里面,这正是生物的可循环利用。

气味的世界如此有趣,科学带领你了解更多。

二、鲍鱼和百合能一起吃

可以一起吃

哪些人不适宜吃鲍鱼

1.痛风患者及尿酸高者不宜吃

鲍鱼是属于发物,而发物是一种具有高蛋白的生物,而这些有营养的高蛋白生物,往往就是会引起痛风等病因的原因,所以食用鲍鱼有可能会加重病情,同时也有可能引起疾病的复发。

2.感冒发烧或阴虚喉痛的人不宜食用

感冒期间,饮食应该要清淡,食用鲍鱼可能增加人身体的负担,这样不但不会减缓病症,还会加重病情,所以不应该食用鲍鱼。

3.素有顽癣痼疾之人忌食

原因与痛风相似,鲍鱼是是一种具有高蛋白的发物,而这些有营养的高蛋白生物,往往就是会引起顽疾,所以食用鲍鱼有可能会也有可能引起疾病的复发,也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鲍鱼的营养成分

鲍鱼的营养丰富,它是一种含有热量的鱼类,同时它也含有微量元素钠,钙。还具有一定量的胆固醇,大量的矿物质元素,例如钾,磷,镁,维生素A,铁,硒,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E,锌,脂肪的含量非常的少,也具有铜,锰,烟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等等。

鲍鱼的功效作用

1、提高免疫力

我们能从鲍鱼肉中能提取到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名为鲍灵素,这样的话它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破坏癌细胞代谢过程,这样能抑制癌细胞的代谢,但是对我们的身体的正常细胞没有什么影响,还能起到保护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

2、调经润肠

鲍鱼是一种可以滋养身体、平息肝火、保护肾脏”,同时还可以调整肾上腺素的分泌。所以鲍鱼能双向性调节血压,鲍鱼可以调理女性的经期、也可以使肝脏不能如此干燥,所以多食用鲍鱼还可治月经不调、大便便秘等疾患。

3、促进生长发育

鲍鱼是一种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的海鲜,鲍鱼中含有维生素A还有钙离子,维生素a可以保护皮肤健康、视力健康以及加强免疫力、而钙离子的功能就是促进人体内骨骼内的生长发育。

鲍鱼的食谱推荐

1.鲍鱼炖土豆

做法:准备八只新鲜的鲍鱼,清洁干净后备用。准备三个土豆,清洗干净去皮备用。

准备五瓣大蒜,准备料酒,白醋,生抽,蚝油,胡椒粉,葱姜汁,精盐,味精,黄酒,白糖备用。准备红辣椒,青辣椒,洗净切成圈。淀粉加水,调为水淀粉,把鲍鱼肉用料酒,葱姜汁,胡椒粉腌制20分钟。支锅加热,加入少许葱油。把鲍鱼放入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色。捞出控油备用。把土豆切成滚刀块。把土豆放入蒸锅中大火烧开,转中小火蒸20分钟,七分熟取出备用。放入大蒜煸炒至金黄色。开始调味,加入黄酒,生抽,蚝油,精盐,白糖,味精,再加入葱姜汁制成汤汁。再放入鲍鱼,转中小火,盖上锅盖焖煮5分钟左右。加辣椒,分次淋入水淀粉勾芡。淋出油即可出锅。

功效:鲍鱼是一种可以养肝明目的海鲜,还帮助我们身体减少虚弱,还可以滋润我们的肺。同样土豆也是一种养胃的植物,它可以帮助我们身体解毒、消除肿胀。而胡椒粉不光是调味品还可以补血、护齿、保护骨骼。

2.鲍鱼红烧

做法:准备两斤的五花肉,十余个鲍鱼,一块腐乳。锅里倒一点水,到入适量白糖,冰糖熬化,熬到无水状态下加一点点食用油,小火熬,熬到糖成嫩黄色浮在油上,加入五花肉。不断地翻炒五花肉,加入适量的大蒜,生姜,八角,加生抽,老抽,翻炒均匀,加入黄酒一小碗,翻炒均匀,加入鲍鱼,加入腐乳,加入适量的开水,汤汁煮开加入小葱,中火煮。肉酥烂时,大火收汁即可。

功效:猪肉可以帮助人们减少缺少缺铁性贫血的症状。猪肉性平胃口极佳,有润肠胃、补肾气的功效,同时猪肉也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蛋白质和脂肪酸。鲍鱼可以养肝明目、补虚润肺,而八角可以理气、止痛、温阳等功效。

三、体味从何而来

要问2015年最火热的电视剧,非《芈月传》莫属,之后在2016年,它还被改编成同名网络游戏及其微电影。据媒体报道,同名电影也已确定拍摄。除了片中的秦国宣太后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她同父异母的哥哥——楚怀王。

《芈月传》中提到,楚怀王因为自己有狐臭,所以非常自卑,进而产生妄想,觉得每个人都在议论、嘲笑自己,最终演化出暴力倾向,割掉了宠姬魏美人的鼻子。由此可见,了解一些医学常识是多么重要。同学们,科学知识不仅能让你及时排查生理、心理上的异常,还能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那么,什么是体味,它是怎么来的,又有哪些作用呢?

体味的来源

2015年4月,有学者通过分析,得到了人体的化学方程式。简单来说,在自然界常见的化学元素中,有60种能在人体内被找到,其中,含量最多的是碳、氢和氧。成年人大约有3.75亿个氢原子、1.32亿个氧原子、0.85亿个碳原子。[1]

人体化学方程式

这些化学元素与盖房子用的砖头大不相同,并不是抹上水泥后摞起来,就不用管了,而是通过化学键等互相结合,组成各种生物分子,并且时刻吐故纳新,处于循环之中。以蛋白质为例。从食物中获取的蛋白质,首先在胃部,经蛋白酶作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不过,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蛋白质的消化主要在小肠中进行。小肠中有内肽酶、外肽酶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将蛋白质或初步消化的蛋白质水解成寡肽和氨基酸。此后,氨基酸可以脱氨基,形成α—酮酸,也可以脱羧基,形成胺类和二氧化碳,还可以经过三羧酸循环转变为嘌呤和肌酸等。

食物中的蛋白质有大约有百分之五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而后进入大肠下部,接受大肠杆菌的分解,形成胺、酚、硫化氢等物质。不管是α—酮酸,还是硫化氢,它们都是有味道的。这就是人体气味的第一个来源:体内的化学物质经新陈代谢,产生气味分子,气味分子被呼吸道(呼吸)、小汗腺(出汗)等排出体外。

体味的第二个源头是顶泌汗腺。顶泌汗腺和小汗腺一样,也是一种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的腺体。顶泌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窝、肛周、生殖器等部位。在正常情况下,顶泌汗腺接受性激素和交感神经的调控,分泌出无味的汗液。但是,你“并不是一个人”。人体的皮肤上分布着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小伙伴”,这就是细菌。原本无味的汗液,经过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就有可能出现刺鼻的气味,这就是腋臭(俗称狐臭)的由来。

体味的去处

甭管气味是怎么产生的,其去处都是一个,那就是进入鼻子,产生嗅觉。人的嗅觉系统主要由嗅上皮、嗅球和嗅皮层这三部分组成。嗅上皮由嗅细胞、支持细胞、基底细胞和Bowman腺组成。其中,嗅细胞属于神经细胞,每个嗅细胞的顶部有6~8条短而细的纤毛,埋于Bowman腺所分泌的黏液之中;细胞的底端(中枢端)是由无髓纤维组成的嗅丝,穿过筛骨,直接进入嗅球。

当空气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经过呼吸,进入嗅觉系统时,嗅上皮部分的黏液会将其吸收,并把它们扩散到嗅细胞的纤毛,与纤毛表面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这种结合可以通过G蛋白引起第二信使类物质(如环磷酸腺苷)的产生,最后导致膜上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钠离子和钙离子流入细胞内,引起感受器细胞去极化,并以电紧张方式扩布至感受器细胞的轴丘处,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轴突传向嗅球,进而传向更高级的嗅觉中枢,引起嗅觉。

这个过程和拍照有点像。拍照时,光线经过相机的镜头成像,当你觉得合适时,按下快门,眼前的景色就被留在了感光元件上。嗅觉产生的过程中,嗅上皮起到了镜头的作用,嗅神经是感光元件,电压门控钙通道就好比是快门,而钠离子和钙离子好比相机的处理器将图像存储至内存卡时所需要的电流。其中,钙离子是放大嗅觉信号的第二信使,在嗅觉的终止、适应和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有学者通过对鲶鱼的研究发现,当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一个嗅觉器官时,钙离子会使得相应的门控通道亲和力降低,通道开放减少,从而使生物对此刺激不再敏感。[2]正是这种嗅觉适应,古人才有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说法。

体味的作用

体味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大致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首先是生物作用。在动物界,这个一切都拼本能的地方,气味常常是寻找猎物、躲避对手、与同伴交流的手段,更有一些物种,在进化中学会了“涂抹香水”的重要性。蓝爱尔康蝴蝶会把卵产在植物的茎叶上,而它们的幼虫的外壳含有与蚂蚁极度类似的化学物质。如此一来,等幼虫长出后,从叶子上掉落,就会被丹麦褐蚁当作“离家出走”的孩子,捡回蚁穴,用心抚养。[3]

对于人类而言,体味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医学方面。异常的气味经常成为某些疾病的典型体征。比如在正常情况下,脂肪代谢会产生酮体。酮体是一种很重要的物质,它的分子小、水溶性好,很容易通过血液转运。尤其是对脑组织而言,在葡萄糖供应不足或利用障碍时,酮体是第一顺位的供能选择。但过犹不及,假如血液中的酮体含量过多,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就会产生特殊的烂苹果味。这种味道往往表现出严重的糖尿病迹象。

其次,对体味的研究催生了化学通信、虚拟嗅觉、气味诊断等前沿学科。人的气味既然是由代谢或菌群产生的,那么,能够影响代谢或菌群的因素都可以影响到体味。这种改变,人自身未必能觉察出来,但很多靠嗅觉吃饭的动物,比如狗,是可以识别出来的。

研究人员假设直肠癌等癌症可以影响人体的味道。于是,他们收集癌症患者的气味,制成标本,和其他气味标本放在一起。然后,训练猎犬从多种气味中,识别癌症患者的气味,并且在成功识别时,给予奖励,逐步建立猎犬的识别系统。最后,他们选取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是直肠癌患者,一组是正常人,看猎犬能不能通过粪便的味道,找出癌症组。结果,实验犬的成绩非常骄人:与肠镜病理结果比照,实验犬“诊断”呼吸样本时的敏感性高达91%,特异性高达99%;“诊断”粪便样本时的敏感性更高达97%,特异性为99%![4]

倘若这种诊断手段能够经过检验,进入临床,对于直肠癌患者来说,将是巨大的福音。因为和传统的结肠镜相比,它的正确率毫不逊色,而且少了入侵检查的痛苦。

对于腋臭的治疗

饶了一大圈,现在让我们说回有狐臭的楚怀王。对腋臭患者的调查显示,腋臭患者的社交回避和焦虑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显示出明显的社交回避行为和苦恼感受。该疾病对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损害了患者的心理健康,降低了患者在社会交往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易形成多疑、多虑、过度敏感的性格。同时。长期的身心痛苦体验容易使患者失去自信,孤独内向,感情脆弱,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出现人格畸形的恶果。[5]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腋臭和顶泌汗腺细胞及其内的载脂蛋白D(ApoD)呈线性相关。顶泌汗腺组织越多,载脂蛋白D的表达含量越多,腋臭就越严重。而不管是顶泌汗腺组织,还是载脂蛋白D,都受性激素调节。[6]这就意味着很多腋臭患者是从敏感而性格刚刚开始成型的青春期时发病,这无疑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由于基因差异,黄种人的腋臭发病率远低于白种人。随着医学的进步,即使患上腋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对于腋臭的治疗思路,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减少顶泌汗腺的分泌量。勤洗澡、使用止汗剂,或者干脆把顶泌汗腺切除。小切口顶泌汗腺清除术即为此类,切开皮肤,分离、剪除皮下脂肪组织、顶泌汗腺、毛囊等。愈后通常良好,偶有血肿、愈合迟缓、局部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另一个是杀死那些可以分解汗液、产生臭味的细菌。常用的药物有三氯化铝(止汗、杀菌)、硫酸阿托品(抑制腺体分泌)、地塞米松磷酸钠(杀菌、消炎)等。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都是香草的名字。味道对于人类而言,除了生理、技术上的用途之外,还往往是抒发志向、表达情感的手段。

这两年,虚拟现实技术应用领域十分火爆,未来会不会出现虚拟嗅觉呢?到了那个时候,人们再聊起《芈月传》,就会变成——

“昨天那集看了吗?”

“看了,楚怀王的体味啊,是真臭!”

参考文献

1. daily mail,Recipe for a HUMAN revealed: Biologist calculates the chemical formula for a person,2015.4.7,.

2.羡慕,张罗,韩德民.钙离子在嗅觉信号转导和适应中的作用[J]. Int 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9, 33(5).

3.马克,于泽.气味对啮齿类动物躲避蛇的影响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 2010(20): 215-216.

4.赵承渊.闻味识癌症[J].科学与文化, 2011(7): 16-17.

5.陈学军,李迎斋,刘华杰,等.腋臭对患者社交心理的影响[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2, 18(003): 223-224.

6.栗颖利,王克华,李江,等.腋臭患者大汗腺中ApoD和AR的表达水平与气味强度间的关系[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30): 5837-5840.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