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鲍鱼不是鱼可为什么叫鱼
鲍鱼,虽叫鱼,实际上不是鱼类制品,而是贝类。鲍鱼俗名叫“将军帽”、“耳贝”,是一种单壳贝类,栖息于海底岩石上,鲜活可生食,脱水干制品经过泡发后才能烹菜,罐装品可直接烹菜。我国山东长山岛一带鲍鱼产量最多,青岛的外海以及辽宁长海县等地也有。国外以澳大利亚和日本较多。目前,我国市场上出售的鲍鱼多产于辽宁、山东和广东。鲍鱼生产多在每年4~6月,秋季很少生产。一般每7~8千克才能加工成500克干鲍鱼。鲍鱼以饱满、个大为好。鲍鱼平时散居海底,捕捞时需潜入水底一个个寻找。因费工多,捕捞困难,所以,也是一种名贵的海产品。鲍鱼富含蛋白质,鲍鱼的肉好吃,是名贵的海产食品。它不是鱼,而是一种爬附在浅海低潮线以下岩石上的单壳类软体动物。在鲍鱼的身体外边,包被着一个厚的石灰质的贝壳,这是一个右旋的螺形贝壳,呈耳状,它的拉丁文学名按字义翻译可以叫作“海耳”,就是因为它的贝壳的形状像耳朵的缘故。鲍鱼的足部特别肥厚,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足生有许多触角和小丘,用来感觉外界的情况;下足伸展时呈椭圆形,腹面平,适于附着和爬行。我们吃鲍鱼主要就是吃它足部的肌肉。鲍鱼生活在水流湍急、海藻繁茂的岩礁地带,在沿海岛屿或海岸向外突出的岩角都是它们喜欢栖息的地方。鲍鱼多爬匍于岩礁的缝隙或石洞中,它们分布的水深随种类而不同,像我国北方的盘大鲍一般分布在10多米的水深处,在冬季为了避寒向深处移动,深度可达30米。到了春季慢慢上移,有的可在潮线下数米生活。鲍鱼喜欢吃褐藻或红藻,像盘大鲍很喜欢吃裙带菜、幼嫩的海带和马尾藻等。鲍鱼的食量随季节而有变化,一般水温较高的季节吃得多;冬季不太活动,吃得少。鲍鱼的种类很多,分布也很广,我国沿海都有鲍鱼分布。在北方,以大连及长山岛出产较多,出产的都是盘大鲍,它们的个体较大,呈卵球形。在南海出产杂色鲍和耳鲍等,杂色鲍和盘大鲍的形状相似,但个体较小;耳鲍体形较大,贝壳更像耳朵,它足部的肉最肥厚,平时贝壳不能完全把它包在里面。鲍鱼古称"鳆鱼",又有"镜面鱼、九孔螺、明目鱼"等别名,鲍鱼自古以来就在历代中国菜肴中占有"唯我独尊"的地位,而能够够尝鲍鱼这一美味佳肴的也是那些非官则富的皇宫贵族之流。中国对鲍鱼的品尝具有渊远的历史,《史记》称鲍鱼为"珍肴美味";《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事将败,悉不下饭,唯饮酒,啖鲍鱼肝":苏东坡品尝了鲍鱼之后在《鲤鱼行》中赞道"膳夫善治荐华堂,坐会雕蛆生辉光。肉芝石耳不足数,醋笔鱼皮真传倚墙。"言下之意,一旦品尝了鲍鱼的美味后,一切珍肴都不在话下。鲍鱼作为珍贵的名菜,明清时期被列为八珍之一,经常出现在远官贵人宴菜的首席之上,民国末年,北京著名的官府菜代表"潭家菜",就有两道著名菜式《红烧鲍鱼》和《蚝油鲍鱼》,成为鲍鱼的典范之作,当年邓小平同志品尝了鲍鱼美味之后也盛赞其佳,到现在的人民大会堂的国宴和大型宴会中,鲍鱼经学榜上有名,是中国经典国。中国饮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钟烁,对鲍鱼的烹制和欣赏更是炉火纯清,不仅懂吃鲜鲍鱼,还运用了极其复杂的烹钜手法,去炮制干鲍(经过干制加工的干鲍鱼),干鲍鱼之美味是鲜鲍鱼无法比拟的,价格与其美味成正比。
二、鲍鱼为什么叫鲍鱼鲍字怎么解释
鲍(abalone)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鲍科动物的总称。全世界有近百种,均属海生。主要分布在北美太平洋沿岸、日本和澳大利亚沿海,南非大西洋和印度洋沿岸。有红鲍、黑唇鲍、大鲍等种。中国辽宁、山东、福建、广东和台湾省沿海分布的有平鲍、杂色鲍、耳鲍、羊鲍、多度鲍、格鲍等。鲍的足部相当发达,肉质细嫩,味鲜美,被誉为海味之冠。鲍肉还可制罐头或鲍干。鲍壳又称石决明,有平肝明目功效。鲍壳珍珠层厚,色泽艳丽,是贝雕工艺的原料。还可培育鲍珠。鲍外形近似卵圆形或耳状,背腹扁。壳的左侧前面有数个小孔,是呼吸和泄殖的孔道。壳面紫褐色或绿褐色。壳的内面银白色,有彩虹般珍珠光泽。内脏囊在软体背部,环绕右侧壳肌后缘的消化腺、生殖腺、嗉囊和胃等部分。鲍栖息在水清流畅、盐度较高而稳定、藻类生长繁茂、岩石缝隙较多的沿岸区。大多数分布在低潮带至潮下带 20~30米深处。鲍以藻类为主食。鲍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性腺每年成熟1次,一般春夏季产卵,产卵高峰较集中。鲍生长缓慢,人工养成周期长、成本高,一般多采取人工育苗、海区放流和封岛育鲍的繁殖方法。
编辑词条
鲍鲍
bào
【名】
盐腌的鱼〖saltedfish〗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孔子家语·六本》
又如:鲍舍(存放鲍鱼的房舍);鲍室(存放鲍鱼的房室);鲍肆(鲍鱼之肆。卖盐渍鱼的商店。比喻小人聚居之所)
鲍鱼,鳆鱼的别名。即石决明〖abalone〗。腹足纲软体动物,海味珍品,贝壳入药
腹足纲前鳃亚纲鲍科鲍属海产贝类〖earshell〗
古代鞣制皮革的工人〖tanner〗。如:鲍人(主管治皮革之官。又用以称治皮革的工匠)
三、鲍鱼是贝类,但为什么叫”鲍鱼”呢
鲍鱼(Abalone),其名为鱼,实则非鱼,种属原始海洋贝类,单壳软体动物。由于其形状恰似人的耳朵,所以也叫它“海耳”(Sea-ear)。鲍鱼通常生长在水温较低的海底,足迹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公认最佳产地为日本北部和墨西哥,我国东北部也是传统产区。
全世界已命名的216种鲍鱼中,分布在我国沿海的鲍鱼有7种,其中又以北部渤海湾出产的皱纹盘鲍和东南沿海的杂色鲍最为多见。
扩展资料;
鲍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较多的钙、铁、碘和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鲍鱼营养价值极高,富含丰富的球蛋白;鲍鱼的肉中还含有一种被称为“鲍素”的成分,能够破坏癌细胞必需的代谢物质。
鲍鱼肉中能提取一种被称作鲍灵素的生物活性物质,实验表明,它能够提高免疫力,破坏癌细胞代谢过程,能提高抑瘤率,却不损害机体的正常细胞,有保护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鲍鱼能双向性调节血压,原因是鲍鱼能“养阴、平肝、固肾”,可调整肾上腺分泌。
鲍鱼有调经、润燥利肠之效,可治月经不调、大便秘结等疾患。鲍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比较多是维生素a,维生素a是保护皮肤健康、视力健康以及加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鲍鱼的营养价值高但鲍鱼的内脏千万别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鲍鱼
四、鲍鱼明明是贝壳类的 为什么叫鲍 鱼
鲍鱼,同鱼毫无关系,倒跟田螺之类沾亲带故。它是海洋中的单壳软体动物,只有半面外壳,壳坚厚,扁而宽,形状有些像人的耳朵,所以也叫它"海耳"。螺旋部只留有痕迹,占全壳的极小部分。壳的边缘有9个孔,海水从这里流进,排出,连鲍的呼吸、排泄和生育也得依靠它。所以它又叫"9孔螺"。壳表面粗糙,有黑褐色斑块,内面呈现青、绿、红、蓝等色交相辉映的珍珠光泽。鲜鲍经过去壳、盐渍一段时间,然后煮熟,除去内脏,晒干成干品。它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鲍、参、翅、肚",都是珍贵的海味,而鲍鱼列在海参、鱼翅、鱼肚之首。鲍壳是著名的中药材--石决明,古书上又叫它千里光,有明目的功效,因此得名。石决明还有清热、平肝息风的功效,可治疗头昏眼花和发烧引起的手足痉挛、抽搐等症。全世界约有90种鲍,它们的足迹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我国渤海海湾产的叫皱纹盘鲍,个体较大;东南沿海产的叫杂色鲍,个体较小;西沙群岛产的半纹鲍、羊鲍,是著名的食用鲍。由于天然产量很少,因此价格昂贵。现在,世界上产鲍的国家都在发展人工养殖,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培育出杂色鲍苗,人工养殖获得成功。
素称“海味之冠”的鲍鱼,自古以来就是海产“八珍”之一。辽宁大连沿海岛屿众多,礁石林立,气候温和,饵料丰富,很适合鲍鱼栖息和繁衍。这里所产的鲍鱼占全国产量的70%。
鲍鱼的单壁壳质地坚硬,壳形右旋,表面呈深绿褐色。壳内侧紫、绿、白等色交相辉映,珠光宝气。壳的背侧有一排惯穿成孔的突起。软体部分有一个宽大扁平的肉足,软体为扁椭圆形,黄白色,大者似茶碗,小的如铜钱。鲍鱼就是靠着这粗大的足和平展的跖面吸附于岩石之上,爬行于礁棚和穴洞之中。鲍鱼肉足的附着力相当惊人。一个壳长15厘米的鲍鱼,其足的吸着力高达200公斤。任凭狂风巨浪袭击,都不能把它掀起。捕捉鲍鱼时,只能乘其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铲铲下或将其掀翻,否则即使砸碎它的壳也休想把它取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