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鲍鱼池工人,鲍鱼房招聘

admin 2024-03-24 4
鲍鱼池工人,鲍鱼房招聘摘要: 本文目录鲍鱼之肆,代表什么动物赵洪恩的人物概述关于鲍鱼的问题一、鲍鱼之肆,代表什么动物鲍鱼,同鱼毫无关系,倒跟田螺之类沾亲带故.它是海洋中的单壳软体动物,只有半面外壳,壳坚厚,扁而...

本文目录

  1. 鲍鱼之肆,代表什么动物
  2. 赵洪恩的人物概述
  3. 关于鲍鱼的问题

一、鲍鱼之肆,代表什么动物

鲍鱼,同鱼毫无关系,倒跟田螺之类沾亲带故.它是海洋中的单壳软体动物,只有半面外壳,壳坚厚,扁而宽,形状有些像人的耳朵,所以也叫它"海耳".螺旋部只留有痕迹,占全壳的极小部分.壳的边缘有9个孔,海水从这里流进,排出,连鲍的呼吸、排泄和生育也得依靠它.所以它又叫"9孔螺".壳表面粗糙,有黑褐色斑块,内面呈现青、绿、红、蓝等色交相辉映的珍珠光泽.鲜鲍经过去壳、盐渍一段时间,然后煮熟,除去内脏,晒干成干品.它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鲍、参、翅、肚",都是珍贵的海味,而鲍鱼列在海参、鱼翅、鱼肚之首.鲍壳是著名的中药材--石决明,古书上又叫它千里光,有名目的功效,因此得名.石决明还有清热、平肝息风的功效,可治疗头昏眼花和发烧引起的手足痉挛、抽搐等症.全世界约有90种鲍,它们的足迹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我国渤海海湾产的叫皱纹盘鲍,个体较大;东南沿海产的叫杂色鲍,个体较小;西沙群岛产的半纹鲍、羊鲍,是著名的食用鲍.由于天然产量很少,因此价格昂贵.现在,世界上产鲍的国家都在发展人工养殖,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培育出杂色鲍苗,人工养殖获得成功.素称“海味之冠”的鲍鱼,自古以来就是海产“八珍”之一.鲍鱼名为鱼,实则不是鱼.它是属于腹足纲、鲍科的单壳海生贝类.因其形如人耳,也称“海耳”.辽宁大连沿海岛屿众多,礁石林立,气候温和,饵料丰富,很适合鲍鱼栖息和繁衍.这里所产的鲍鱼占全国产量的70%.鲍鱼的单壁壳质地坚硬,壳形右旋,表面呈深绿褐色.壳内侧紫、绿、白等色交相辉映,珠光宝气.壳的背侧有一排惯穿成孔的突起.软体部分有一个宽大扁平的肉足,软体为扁椭圆形,黄白色,大者似茶碗,小的如铜钱.鲍鱼就是靠着这粗大的足和平展的跖面吸附于岩石之上,爬行于礁棚和穴洞之中.鲍鱼肉足的附着力相当惊人.一个壳长15厘米的鲍鱼,其足的吸着力高达200公斤.任凭狂风巨浪袭击,都不能把它掀起.捕捉鲍鱼时,只能乘其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铲铲下或将其掀翻,否则即使砸碎它的壳也休想把它取下来. 鲍鱼喜欢生活在海水清澈、水流湍急、海藻丛生的岩礁海域,摄食海藻和浮游生物为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辽宁省鲍鱼人工育苗成功,并在人工筏式养殖方面取得进展.鲍鱼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肉质细嫩,鲜而不腻;营养丰富,清而味浓,烧菜、调汤,妙味无穷.北京北海仿膳饭庄的名菜“蛤膜鲍鱼”是誉满中外的佳肴.鲍鱼肉中含有鲜灵素I和鲍灵素Ⅱ,有较强的抑制癌细胞的作用.鲍鱼的壳,中药称石决明,因其有明目退翳之功效,古书又称之为“千里光”.石决明还有清热平肝、滋阴潜阳的作用,可用于医治头晕眼花、高血压及其他炎症.鲍壳那色彩绚丽的珍珠层还能作为装饰品和贝雕工艺的原料.盐腌的鱼 [salted fish]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孔子家语·六本》(3)又如:鲍舍(存放鲍鱼的房舍);鲍室(存放鲍鱼的房室);鲍肆(鲍鱼之肆.卖盐渍鱼的商店.比喻小人聚居之所)(4)鲍鱼,鳆鱼的别名.即石决明 [abalone].腹足纲软体动物,海味珍品,贝壳入药(5)腹足纲前鳃亚纲鲍科鲍属海产贝类 [ear shell](6)古代鞣制皮革的工人 [tanner].如:鲍人(主管治皮革之官.又用以称治皮革的工匠)鲍鱼属于软体动物鲍鱼是一种非常名贵的海产食品.它不是鱼,而是爬附在浅海低潮线以下岩石上的一种单壳类软体动物.在鲍鱼的身体外边,包被着一个厚的石灰质的贝壳,它达个贝壳是一个右旋的螺形贝壳,呈耳状,它的拉丁文学名按字义翻译可以叫做“海耳”,就是因为它的贝壳的形状像耳朵的缘故.另外在鲍鱼的贝壳上都有从壳顶向腹面逐渐增大的一列螺旋排列的突起.这些突起在靠近螺层末端的一些贯穿成孔,孔数随种类不同而异.在我国北方分布的盘大鲍有4—5个,南方分布的杂色鲍有7—9个.我国古代,给鲍鱼起名叫“九孔螺”,就是从它的这种特征而来的.鲍鱼的头部很发达,它的两个触角在伸展时很细很长.在触角的基部背侧各有一个短的突起,突起的末端生长着眼睛.在两个触角之间有头叶,头叶的腹面有向前伸出的吻,吻的前端有日.口里面有强大的齿舌,齿舌是许多贝类的特有器官,它是一个几丁质的带子,上面生着很多列小齿,形状很像锉刀,贝类就利用这些小齿刮取和磨碎食物.一般说来草食性的种类小齿的数目多,先端园,肉食性的种类小齿数目少,但强有力,先端常有钩或刺.鲍鱼是草食性种类,所以它的齿舌带上的小齿数目极多.鲍鱼的足部特别肥厚,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足生有许多触角和小丘,用来感觉外界的情况;下足伸展时呈椭圆形,腹面平,适于附着和爬行.我们吃鲍鱼主要就是吃它的足部的肌肉.鲍鱼的外套膜和贝壳的形状一样,整个覆盖在身体背面,与共他螺类不同的是在鲍鱼外套膜的右侧有一条裂缝,这个裂缝的位置与贝壳边缘的孔的位置相当,在裂缝的边缘上生长着触手.在鲍鱼活动时,这些触手便从壳孔伸出,司威觉的作用.外套膜边缘有裂缝是原始的腹足类的特征,像缝螺、有名的红翁戎和钥孔螺都是达样.鲍鱼生活在水流湍急、海藻繁茂的岩礁地带,在沿海岛屿或海岸向外突出的岩角都是它们喜欢栖息的地方.鲍鱼多爬匍于岩礁的缝隙或石洞中,它们分布的水深随种类而不同,像我国北方的盘大鲍一般分布在十多米的水深处,在冬季为了避寒向深处移动,深度可达30米.到了春季慢慢上移,有的可在潮线下数米生活,小鲍鱼甚至在低潮线附近也能采到.鲍鱼喜欢昼伏夜出,养在水池中的鲍鱼一般在白天蛰伏不动,只要天一黑就慢慢活动起来.特别是在10点以后至后牛夜3点以前最为活跃,达时它们的头部、足部全部伸展,外套膜裂缝上的触手自壳孔伸出,在池底或池壁爬行.它们爬行的速度每分钟可达50厘米.鲍鱼还有归巢的习惯,它们常喜欢住在洞穴里,夜间外出觅食,到快天明时又返回洞穴中居住.鲍鱼喜欢吃褐藻或红藻,像盘大鲍很喜欢吃裙带菜、幼嫩的海带和马尾藻等.在水池中饲养的鲍鱼,每个每天能吃数十克小海带.鲍鱼的食量随季节而有变化,一般水温较高的季节吃得多,冬季不太活动,吃得少.当人们把海带投入养鲍鱼的水池时,虽然鲍鱼的头缩在壳中,但依靠此较灵敏的嗅觉,能迅速发现食物的方向而爬向海带处.当食物离它的身体还有一段距离时,它可以伸长下足前端的两叶,以抱合的姿式,把食物拉向口边,并伸出像圆盘状的吻部,用齿舌舐食.被它们吃过的海带常留有边椽带齿纹的牛圆形大窟窿.鲍鱼的繁殖,跟一般螺类不一样.一般螺类大多是经过交尾繁殖的,而且它们在产卵时都分泌膜质或胶质的东西,把卵包被起来,单独产出或构成卵群.鲍鱼是雌雄异体,可是它并不进行交尾.到繁殖季节,雄性和雌性的生殖腺成熟以后,便分别把精子和卵子排到体外的海水中,卵子在海水中遇到精子就可以受精发育,它的这种繁殖方式是和双壳类的繁殖很相似的.鲍鱼的雌雄性从外表不容易看出来,必须看它的生殖腺才能判定,在繁殖季节生殖腺很发达,雌性的呈深绿色,而雄性的呈淡黄色.鲍鱼的产卵时期随种类和地区而不同.在青岛,盘大鲍一般在夏、秋两季繁殖,卵子受精后经过浮游的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以后沉于海底变态成幼鲍.鲍鱼的生长此较慢,一年后贝壳大体可达2—3厘米,二年后大的可达4—5厘米.壳长10厘米以上的鲍鱼大约要长六、七年.鲍鱼的种类很多,分布也很广,几乎世界各地的海里都能找到它.我国沿海也都有鲍鱼分布,在北方,以大连及长山八岛出产较多,出产的都是盘大鲍,它们的个体较大,呈卵圆形;在南海出产杂色鲍和耳鲍等,杂色鲍和盘大鲍的形状相似,但个体较小;耳鲍体形较长,贝壳更像耳朵,它足部的肉最肥厚,平时贝壳不能完全把它包在里面.鲍鱼的肉很好吃,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喜欢食用.但它的自然产量较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人们都想办法养殖它,目前在日本已对鲍鱼的养殖做了很多工作.我国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工作,为鲍鱼养殖建立了一定的条件.鲍鱼除了鲜食以外,还可加工制成罐头、鲍鱼干.它的贝壳叫石决明,是常用的中药药材.此外,鲍鱼的贝壳还可以用来制造工艺品.很多动物的名字是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古人没有现代人这样严谨的动植物分类学,生活在海里的基本上都被认为属于鱼类,所以象鲸鱼、鲍鱼、章鱼之类的名字就流传了下来.

鲍鱼池工人,鲍鱼房招聘

很高兴为你解答有用请采纳

二、赵洪恩的人物概述

人工育鲍

1937年1月18日,赵洪恩出生在大连市万岁街,赵洪恩的父亲去世早,因为家贫,想早点出来工作。1952年,年仅15岁的赵洪恩考入大连水产专科学校(大连海洋大学前身),195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北省黄梅县水产养殖场,1956年10月回到大连进入大连水产养殖公司工作。

因为出身贫寒,赵洪恩工作非常刻苦,在水产养殖公司,他虽然是技术人员,但却像渔民一样整日摇船出海在养殖区里辛勤劳作。近20年的渔民生活,极大地丰富了他的海上养殖知识,他成了海带、对虾等海产品的养殖专家,这期间,他开创的“海带人工养殖施肥法”、“海带斑点病的防治”均属于全国首创,他开创的“扇贝人工育苗和养殖”也填补了中国大规模扇贝人工育苗的空白,这项科研成果于1981年获得了大连市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1年3月,赵洪恩被派往日本研修学习。半年后回国时,赵洪恩带回了整整一箱75公斤的资料,以及有朝一日中国的海上养殖一定会赶超日本的决心和信心。

1984年,大连市将几个水产部门整合到一起,成立了大连市水产研究所,赵洪恩被市里选中,成了这个研究所的所长,在对研究所进行一系列改革,扭亏为盈后,1986年,赵洪恩决定开始人工养殖鲍鱼。其实,早在1979年研究扇贝人工育苗时,赵洪恩就开始了人工鲍鱼育苗,那年的11月,赵洪恩曾经成功地育出2000头鲍育苗。鲍鱼是海上“软黄金”,当时国际市场价格已达到4万美元一吨,是无头对虾的3倍,市场需求巨大。为了实现中国人工养殖鲍鱼的梦想,赵洪恩顶着各种压力,多方奔走,终于筹到80万元人民币,建好了鲍鱼池,开始养鲍鱼了。

赵洪恩决定增加单位水体的养鲍密度,这在世界上也是先例,国内外的朋友都为他捏着一把汗,正在这时,赵洪恩却病倒了,经医生检查,他还患有7种严重的病,血糖正常人为80—120百分毫克,而他的血糖竟高达420百分毫克,他还有高血压、冠心病、肺结核空洞咳血、糖尿病型神经周围病变、眼底毛细血管瘤、眼底动脉硬化二期等疾病,医生当时就下了病危通知,留院治疗。

可是,所里只有他一个人懂人工鲍鱼育苗技术,他怎能住院治疗呢?赵洪恩拖着病危的身体回到了养鲍池边,水产局的领导同医院商量后,在鲍鱼池边为赵洪恩办了临时病房,选派了最好的医生为赵洪恩治疗。同时,育苗池旁停着救护车,准备随时抢救赵洪恩。就这样,赵洪恩同死神争夺着时间,经过6个月的日夜拼搏,赵洪恩和工人们一起采了9次苗,均获成功。赵洪恩挑战了生命极限,创造了世界鲍鱼人工育苗史上的奇迹,在1200平方米的水面上,育出了900多万头皱纹盘鲍鱼苗,平均每立方水体7700头,比日本的最高纪录还高出3倍多,总产量相当于日本全年产量的一半。

1986年10月6日,大连市水产局邀请国内20多位著名水产专家对这项成果进行鉴定。专家们的结论是:“此项成果已居于国际先进水平。”赵洪恩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

消息传开后,国际养鲍界震动了,国内外多家媒体对这项科研成果都给予了报道。

人工大规模、高密度育鲍鱼苗技术的成功也给大连水产研究所带来丰厚的收益,1987年,原本在全国名不见经传的大连水产研究所,除了以科研、生产双丰收而居全国水产战线之首外,还实现利润331万元,这一年,赵洪恩第一次拿出200万元给职工买了住房。

陆地杂交养鲍

1987年的一天,赵洪恩在一份日文报纸上看到一家日本小养鲍场正在试验陆地养鲍。这一则消息令赵洪恩坐立不安了,他意识到陆地养鲍一定是今后的方向。如果能实现陆地养鲍,就可以人工投放饲料,加快鲍鱼生长速度,控制养殖周期,养成的鲍鱼想什么时候卖就什么时候卖,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使国家的养鲍事业走上现代化、集约化的道路。

下定了决心后,赵洪恩以大连水产研究所的名义给国家计委打了个报告,1988年初,国家计委终于把这个课题批转下来,并以拨改贷的形式贷给160万元,但这笔资金跟总投入比起来实在太少了。

正在赵洪恩为筹钱犯愁时,1988年夏天,日本水产界“五大株式会社”之一的日本宝幸株式会社长佐久间登慕名来大连会见赵洪恩,寻求合作。赵洪恩马上坐下来和日本人谈,最后,双方达成协议:日本宝幸株式会社投资50万美元与大连水产研究所共同创办大连宝华水产有限公司,兴建陆地化养鲍场,日方投入的50万美元,中方要在10年内用鲍鱼偿还,如果中方养不成鲍鱼也要到市场上买鲍鱼,以低于市场1美元的价格卖给日方。

1988年3月,研究所第一个合作企业,大连宝华水产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了。1989年6月,一座设备齐全、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的大型养鲍场提前落成了,这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个养鲍厂。养鲍厂建成后,当年就移入壳长2.8厘米的幼鲍50万头进行试养。1990年11月,国家农业部对“工厂化养鲍技术”进行部级鉴定。实测显示:库存成鲍48.9万头,成活率90.6%,壳长大者7厘米,产量14.6吨,产值50多万美元(实际收获商品鲍22吨,产值64.2万美元)。专家结论:“鲍鱼的养殖规模、单位面积产量和养殖周期等方面,均居国内领先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赵洪恩又摘取了一项国际桂冠。

陆地养殖鲍鱼成功后,赵洪恩只用了3年时间,就用鲍鱼将日本人投入的50万美元还清了。1993年夏天,日本宝幸株式会社的新社长亲临大连,这次,宝幸株式会社以合资合作的形式同赵洪恩又签了10年合作协议。

同日本宝幸株式会社合作之后,赵洪恩又与韩国首尔北洋株式会社合作,创办了大连连北水产有限公司,与中国信托投资公司(香港公司)合作,成立了大连信达水产有限公司。

同中信的合作使赵洪恩的陆地养鲍事业跃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1993年3月,中信投资4080万元与大连水产研究所合资筹建一个3.8万平方米世界一流、规模最大的养鲍基地。这个基地预计1994年完工,如果当年育苗,到1997年,年产鲍鱼将达300吨,年产值可达1200万美元。可是,正当赵洪恩全力以赴建设新的养殖基地时,1994年8月15日,一场强热带风暴席卷了大连,赵洪恩投放到海里的小鲍鱼苗成批死亡。紧接着,1995年,辽沈大地暴雨成灾,洪水泛滥,大量的淡水涌入海湾,给海水造成前所未有的污染,病菌滋长,赤潮大面积发生,赵洪恩投放到海里的鲍鱼发生了严重的病害,小鲍鱼苗不但不长,反而一天天瘦下去,并最终死亡。连续两年,赵洪恩的鲍鱼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已损失了1000多万元。就在赵洪恩的鲍鱼遭受严重病害的同时,中国各沿海,世界各地的鲍鱼也都纷纷遭到致命打击,怎样解决鲍鱼的病害问题呢?赵洪恩想到了鲍鱼杂交。带着这个想法,赵洪恩去美国、日本等国考察一圈,同国外专家们交流了看法,回国后,他果断地决定对鲍鱼进行杂交。

1996年夏,赵洪恩从日本引进10头无病害海区的优质盘鲍种运到了大连,做未来小鲍的爸爸,又选择了本地健康的雌盘鲍做妈妈,开始了新品种杂交的最初试验。1996年夏末,又一次赤潮过后,赵洪恩惊喜地发现,杂交过的鲍鱼苗并没受到多大影响,而采用老工艺育出的鲍鱼苗则又出现了病害的迹象。

有了1996年的初步成功,1997年3月,赵洪恩决定大规模进行“RHD鲍鱼人工育苗”,一次从日本引进了无害海区的900头盘鲍做种鲍。大规模“RHD鲍鱼人工育苗”开始了,从3月到8月,整整5个月的时间里,赵洪恩的心一直悬着,他小心翼翼地看护着这些小精灵。赵洪恩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又一次获得了巨大成功。1997年11月,赵洪恩实行新工艺的766个育鲍池中成活了2700万头鲍鱼,可形成直接产值2500万元,去掉成本,可实现利税近2000万元。如果养成后,按成活率50%计算,到1999年末,也可创汇2000万美元。

至此,赵洪恩继取得“大规模、高密度鲍鱼人工育苗”、“陆地工化养鲍”、“当年培育大规格苗种”3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后,又取得了第4项世界级的养鲍桂冠。

RHD的成功,轰动了世界水产界,当年的11月和12月,就有美国、日本、墨西哥、韩国、爱尔兰、加拿大、挪威、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泰国等50多个国家的专家5000多人前来参观。

北鲍南养

2003年,为了减少养鲍池取暖煤炭的投入,赵洪恩带着研究所的一位副总用飞机运了1万头鲍鱼苗到海南的琼海养殖场试养,试验结果证明,小鲍鱼的成活率竟高达90%,而且生长速度要比在大连快1/4。北鲍南养的成功,使大连的碧龙、太平洋、獐子岛等20多家养鲍企业纷纷效仿,一时间,大连飞往海南的飞机货运舱位出现了告急。

赵洪恩首创的北鲍南养,每年就使大连市的养鲍企业在增产、节能两方面增收近两个亿。

三、关于鲍鱼的问题

鲍鱼是一种非常名贵的海产食品。它不是鱼,而是爬附在浅海低潮线以下岩石上的一种单壳类软体动物。

在鲍鱼的身体外边,包被着一个厚的石灰质的贝壳,它达个贝壳是一个右旋的螺形贝壳,呈耳状,它的拉丁文学名按字义翻译可以叫做“海耳”,就是因为它的贝壳的形状像耳朵的缘故。另外在鲍鱼的贝壳上都有从壳顶向腹面逐渐增大的一列螺旋排列的突起。这些突起在靠近螺层末端的一些贯穿成孔,孔数随种类不同而异。在我国北方分布的盘大鲍有4—5个,南方分布的杂色鲍有7—9个。我国古代,给鲍鱼起名叫“九孔螺”,就是从它的这种特征而来的。

鲍鱼的头部很发达,它的两个触角在伸展时很细很长。在触角的基部背侧各有一个短的突起,突起的末端生长着眼睛。在两个触角之间有头叶,头叶的腹面有向前伸出的吻,吻的前端有日。口里面有强大的齿舌,齿舌是许多贝类的特有器官,它是一个几丁质的带子,上面生着很多列小齿,形状很像锉刀,贝类就利用这些小齿刮取和磨碎食物。一般说来草食性的种类小齿的数目多,先端园,肉食性的种类小齿数目少,但强有力,先端常有钩或刺。鲍鱼是草食性种类,所以它的齿舌带上的小齿数目极多。

鲍鱼的足部特别肥厚,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足生有许多触角和小丘,用来感觉外界的情况;下足伸展时呈椭圆形,腹面平,适于附着和爬行。我们吃鲍鱼主要就是吃它的足部的肌肉。

鲍鱼的外套膜和贝壳的形状一样,整个覆盖在身体背面,与共他螺类不同的是在鲍鱼外套膜的右侧有一条裂缝,这个裂缝的位置与贝壳边缘的孔的位置相当,在裂缝的边缘上生长着触手。在鲍鱼活动时,这些触手便从壳孔伸出,司威觉的作用。外套膜边缘有裂缝是原始的腹足类的特征,像缝螺、有名的红翁戎和钥孔螺都是达样。

鲍鱼生活在水流湍急、海藻繁茂的岩礁地带,在沿海岛屿或海岸向外突出的岩角都是它们喜欢栖息的地方。鲍鱼多爬匍于岩礁的缝隙或石洞中,它们分布的水深随种类而不同,像我国北方的盘大鲍一般分布在十多米的水深处,在冬季为了避寒向深处移动,深度可达30米。到了春季慢慢上移,有的可在潮线下数米生活,小鲍鱼甚至在低潮线附近也能采到。

鲍鱼喜欢昼伏夜出,养在水池中的鲍鱼一般在白天蛰伏不动,只要天一黑就慢慢活动起来。特别是在10点以后至后牛夜3点以前最为活跃,达时它们的头部、足部全部伸展,外套膜裂缝上的触手自壳孔伸出,在池底或池壁爬行。它们爬行的速度每分钟可达50厘米。鲍鱼还有归巢的习惯,它们常喜欢住在洞穴里,夜间外出觅食,到快天明时又返回洞穴中居住。

鲍鱼喜欢吃褐藻或红藻,像盘大鲍很喜欢吃裙带菜、幼嫩的海带和马尾藻等。在水池中饲养的鲍鱼,每个每天能吃数十克小海带。鲍鱼的食量随季节而有变化,一般水温较高的季节吃得多,冬季不太活动,吃得少。当人们把海带投入养鲍鱼的水池时,虽然鲍鱼的头缩在壳中,但依靠此较灵敏的嗅觉,能迅速发现食物的方向而爬向海带处。当食物离它的身体还有一段距离时,它可以伸长下足前端的两叶,以抱合的姿式,把食物拉向口边,并伸出像圆盘状的吻部,用齿舌舐食。被它们吃过的海带常留有边椽带齿纹的牛圆形大窟窿。

鲍鱼的繁殖,跟一般螺类不一样。一般螺类大多是经过交尾繁殖的,而且它们在产卵时都分泌膜质或胶质的东西,把卵包被起来,单独产出或构成卵群。鲍鱼是雌雄异体,可是它并不进行交尾。到繁殖季节,雄性和雌性的生殖腺成熟以后,便分别把精子和卵子排到体外的海水中,卵子在海水中遇到精子就可以受精发育,它的这种繁殖方式是和双壳类的繁殖很相似的。鲍鱼的雌雄性从外表不容易看出来,必须看它的生殖腺才能判定,在繁殖季节生殖腺很发达,雌性的呈深绿色,而雄性的呈淡黄色。鲍鱼的产卵时期随种类和地区而不同。在青岛,盘大鲍一般在夏、秋两季繁殖,卵子受精后经过浮游的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以后沉于海底变态成幼鲍。鲍鱼的生长此较慢,一年后贝壳大体可达2—3厘米,二年后大的可达4—5厘米。壳长10厘米以上的鲍鱼大约要长六、七年。

鲍鱼的种类很多,分布也很广,几乎世界各地的海里都能找到它。我国沿海也都有鲍鱼分布,在北方,以大连及长山八岛出产较多,出产的都是盘大鲍,它们的个体较大,呈卵圆形;在南海出产杂色鲍和耳鲍等,杂色鲍和盘大鲍的形状相似,但个体较小;耳鲍体形较长,贝壳更像耳朵,它足部的肉最肥厚,平时贝壳不能完全把它包在里面。

鲍鱼的肉很好吃,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喜欢食用。但它的自然产量较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人们都想办法养殖它,目前在日本已对鲍鱼的养殖做了很多工作。我国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工作,为鲍鱼养殖建立了一定的条件。鲍鱼除了鲜食以外,还可加工制成罐头、鲍鱼干。它的贝壳叫石决明,是常用的中药药材。此外,鲍鱼的贝壳还可以用来制造工艺品。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