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鲍鱼大咖

艾籺的做法?广东艾籺的做法

鲍鱼大咖 2024-04-18 7
艾籺的做法?广东艾籺的做法摘要: 本文目录籺是哪里的特产高州小米籺的做法田艾籺的做法是什么一、籺是哪里的特产籺流行于岭南地区(广州、高州、化州、湛江、吴川、廉江、茂名、北海、浦北等地)胶东海参。做籺、吃籺是粤人过节...

本文目录

  1. 籺是哪里的特产
  2. 高州小米籺的做法
  3. 田艾籺的做法是什么

一、籺是哪里的特产

籺流行于岭南地区(广州、高州、化州、湛江、吴川、廉江、茂名、北海、浦北等地)。

做籺、吃籺是粤人过节最古老、最传统,也是必不可少的习俗,而且不同的节气会做不同的籺,冬至、春节、二月二、端阳、婚嫁等等多种场合都会做籺。

至今人们仍保持吃籺贺岁的习俗。每年在过年前几天的年尾二十六、二十七,家家户户便开始做籺,以示送旧迎新,还要用籺“摆年”(将籺放在家中,跨越新旧两年)和“敬神”,以祈求生活美好。

相传,从前南越地区的先民用杂粮做成“籺”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后演变成日常食品。人们将米捣成粉,并配以馅料,做成了有一定形状和一定味道的食物,这就是“(籺)”了。

初时,人们还只是用梗米(俗称“粘米”)粉做,后来发现糯米粉黏性更强、造型更易,口感更佳,便专门用糯米粉做(籺),年复一年,渐成风俗。

籺的样式:

糯米籺式样很多,有寿桃籺、薯包籺、水煮籺、簸箕籺、煮汤籺、菜包籺、粽籺、水籺、糖心糍、糖板籺、槌挞籺、灰水粽、艾籺、糯米糍、发籺等等。做籺要用新鲜籺叶。要提前一晚把糯米泡软,做籺的当天一早把米送到碾米作坊。碾成粉后,还得筛出粗粉,用细腻粉才揉搓出好籺皮。

煮粉注意粉量和火候,揉粉需要力度。用煮熟的糯米粉和生的糯米粉掺和,揉成一块块有韧性的粉团,达到不粘手。做籺,馅料是主角。味籺馅料是绿豆、虾仁、花生米、冬瓜糖等胶东海参。糖籺是椰丝、青木瓜丝为主。馅料提前一天备好,撮合糯米粉,捏成小圆。

捏成小圆饼型,放置馅料,粘合成圆。将粘合小圆放入木制的籺印内,籺印大多是圆形,边缘有锯齿形花边,也有心桃形的。将印出形状的籺贴上菠萝叶,放进蒸笼,蒸至十几分钟成型,即可熟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籺

二、高州小米籺的做法

粉皮

从外观上和我们现在在市面上见到的河粉是差不多,但是做法和口感是完全不同的。

从前的的粉皮是石磨粉皮。其特点是色白晶莹,皮薄细嫩,味香软滑,爆炒不断碎,不粘结。制作过程是把米用清水浸透,用石磨磨出米浆,再倒到铺上纱布的蒸笼上,猛火蒸上几分钟,出锅后折叠切成丝带,或用豆油捞,或用肉片炒,或用肉汤泡,无不爽滑可口,回味无穷。

(现在就算在我们老家也很难吃到正宗的人工蒸粉皮了,大部分都是机器加工的)

簸箕炊

簸箕炊的做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选用精细的上好大米,然后磨成很细的米粉(古代是用石磨来磨,现在多是用机器磨,不过石磨出来的米粉口感更好,所以很多乡镇仍然采用石磨的方法),然后边磨边加水,使之成为米水一样细细流出来。

然后就是炊了,方法有点像炊肠粉那样,但是过程又不太一样。首先是用大锅炊,上面放着一个圆形的小簸箕(也叫“盖”),淋上一层米水,盖上再炊,一会再打开,再淋上一层,盖着再炊,反复几次,直到簸箕里盛满。一个簸箕炊就做好了,因为是一层一层的淋米水,所以簸箕炊也是一层一层的结构,一口咬下去,口感极好。

艾籺的做法?广东艾籺的做法

做好的簸箕炊就像一个大白饼一样,因为是用簸箕炊出来的,所以也叫簸箕籺或者盖籺。

簸箕炊做好后,用一把弯弯的像割禾的镰刀一样的小刀片,把簸箕炊界成几十个小方块,然后洒上芝麻,淋上香油,再加一点蒜茸,搅拌好就可以吃了!

糖心糍

糖心糍,分为糯米糖心糍和小米糖心糍。糯米糖心糍,把糯米粉搓成粉坯,再把冰片糖粉和花生放进去,包成籺。这么多种籺当中,糖心糍的制作方法是最简单的。糖心糍最大的特色是糖很多,馅料饱满,食用时可以根据个人胃口大小和喜好,加上花生、干果、糖、包住吃。喜欢吃甜食的人尤其嗜好。另外,糖心糍还有一种意义就是用它来比作女孩子,生了女孩子就说是生了个“糖心糍”。因为女孩子一般乖巧听话,很窝心,而糖心糍又是具有甜到心里的味道。所以,从小我常听妈妈说的一句话是:“你真是我的糖心糍”。

生菜包

其实用的菜叶明明是生菜,但是不知为什么老家的人都叫“芥菜包”而不是生菜包

芥菜包材料用精糯米,馅为蔬菜萝卜加肉粒混炒而成,外包新鲜生菜或者其他青菜,入口香滑,怎么吃也不腻。

寿桃籺

“寿桃籺”这种籺是专门做来为老人祝寿的,寓意是祈祝老人延年益寿。另外,人们办喜事总爱在“籺”上点上一个红点,以示吉利。其做法是用糯米大米粉合搓成团,然后分出拳头一样大小,分别将小粉团压成薄片,并在薄片上放入预先备好的腌猪肉丝、虾米粒、炒花生粒、芝麻仁、椰丝或瓜丝配上些小香料。但有个别地方的人喜欢用红豆、黄豆、眉豆或绿豆和韭菜做馅,这不过是地方习俗不同而已。最后用薄片将馅包牢。一切制作完毕,轮到最后一部工序——印籺,即是将包好的籺放入木雕“寿桃”形或方形的籺印(籺印是用木板雕成寿桃的形状,中间刻有个“寿”字)中铬一下,随即用蕉叶或者是菠萝叶垫好底部投至蒸锅里,蒸熟后取出凉一会儿便可上口了。其味道别具一格,籺中之王。

艾籺

农历正月最后一天又称为“正穷节”,即正月结束的意思。在我们老家“正穷节”还有另一层含义,因本地“正”与“蒸”同音,“正穷”即“蒸穷”,是将穷苦病患从人世间“蒸发掉”的意思。这天,乡间户户饮艾茶、插艾花、吃艾籺。在这之前人们都到田野里采摘艾菜,拿回家中洗净、晒干,等到“正穷节”那天便把艾菜搓成茸状,放进锅中煮熟,搓干水,伴以米粉、红糖搓匀,做成艾籺。因艾有去尘排积利于身体健康,所以人们非常喜欢吃。

古粽籺

古粽流行于粤西地区的一种冬叶包裹糯米蒸煮食品.类似粽子。是粤西地区的风味特色的小吃,起自俚人时代的粤西瑶民,至今千多年历史。

古粽籺通常是比较细长的,呈窄圆柱状,摆放时间长,便于携带,沙琅过年过节时会食用。古粽籺馅料把猪肉切成细长条状,用调味腌制,制作时用勒古叶折成插兜状,把泡过的糯米放在粽叶插兜中,压实起条凹坑,再摆放馅料为心(多为煮开的绿豆),再把泡过的糯米铺上压实,用另几条粽叶裹包,用水草或勒股捆扎,放在煲中蒸煮五至八小时,即可食用。

灰水籺

类似于枧水粽,大小比古粽籺短小,肉色金黄透明,脆口不腻,吃时蘸以白糖或蜜糖,别有风味。

基本制作方法如下:用枧沙(或黄豆荚灰水)过滤后的水与糯米浸泡12小时。将泡好的糯米置于粽叶上,包扎好,用水煮透。用法:切小块与糖浆一起拌匀食用。我们当地有端午节吃灰水籺的习惯。

薯包籺

这种籺是一种特色的街头小吃。制作方法:用煮沸的开水与蕃薯粉搅拌(和做寿桃籺一样)搓成粉坯,后做成一个个形状与古中籺差不多的籺,再放进蒸压煲(一种专蒸薯包籺的器具)煮熟。籺馅一般有猪肉粒和花生,也可加虾米白腹海参。吃的时候用碗装着热腾腾的籺,加入事先熬好的猪骨汤(根据自己的爱好,可加点醋,做成醋汤,有的人还加进辣椒酱)一起食用。蕃薯粉特有的爽脆滑口,加上热汤的浸泡,入口但觉浓而不腻,十分诱人靴参。薯包籺既有固定的几个小档,也有沿街叫卖的流动摊档。有个比较出名的薯包籺档还上了南方电视台的城市特搜节目,成为高州一道比较著名的小吃。

煮汤籺

在当地一般叫煮籺,即是用汤煮熟食用的一种籺。籺粉用料和寿桃籺的相同,籺坯的制作过程也一样。不过馅料有所不同,一般是用韭菜炒猪肉,加花生和虾米等。煮籺比较大个,包好后呈半月状,中间很饱满,有点像放大型的饺子。通常会用鸭汤来煮煮籺。七月十四鬼节劏鸭吃煮籺是高州人的传统节目。冬至也会吃煮籺,正所谓“冬至大过年”,过冬(至)时一家人会一起热热闹闹地做一顿煮籺吃。煮籺的制作过程稍为烦琐,且不能存放,所以一般是过年过节才会做或买来吃,在孩子的心中就成了一种经典的食物,洋溢着节日的快乐,它韧软的口感、香浓的汤汁与韭菜结合的味道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三、田艾籺的做法是什么

田艾籺的做法:

1、花生去衣切碎,猪肉切成小肉粒,萝卜干用水泡淡后切碎。

2、把花生、椰丝、猪肉、萝卜干、芝麻分别单独炒香备用,起油锅把葱、蒜、芫荽等爆香后,倒进馅的主料加上香料炒均备用。

3、只取艾叶和嫩枝部分,退一次涩水后再洗一遍和挑枝,然后加水和霜水把田艾煮软,捞起压干备用。

4、少量花生油把红糖煮融,放入田艾翻炒,至田艾吸收完所有糖浆后再倒半斤花生油炒均备用。

5、取米粉加开水和成团,分小团放开水里煮成馍馍状。

5、把田艾倒进煮过的馍馍里,不断加粉搓成面团。

6、面团捏成片包起炒过的馅,做成想要的形状,或放模子里压成型。

7、蒸15分钟即可享用。

以上就是田艾籺的做法。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