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民国时期用的大洋是现在人民币的多少
1912年的北京,一块大洋能买60斤普通大米(孟天培、甘博《二十五年来北京之物价、工资及生活程度》,北京大学出版部1926年版),也可以供6个人去东来顺吃一顿羊肉火锅(据《吴虞日记》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0*3=180块
1914年的上海,一块大洋能买44斤大米,也可以供5个人去中档的西餐厅吃一顿西餐(据香港名医陈存仁回忆录《银元时代生活史》)。
44*3=132块
1931年春天的广州近郊,一块大洋能买25斤大米或者20斤豆角(玉昆《广州近郊的生活》,收录于《农村生活丛谈》,申报馆1937年版)。
25*3=75块
1937年夏天的成都市区,一块大洋能买16斤大米,或者17斤面粉,或者5斤猪肉,或者40个鸡蛋,或者45斤大葱,或者47斤包菜,或者5斤白糖(魏树东《成都地价与房租之研究》下编表1《成都市二十七年六月及七月出售物价表》,收录于《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77册,台湾成文出版社1977年影印版)。
16*3=48块
1911年相对稳定,粮食价格不是很高,可以算作比较合理的银元购买价格,14年以后军阀混战到抗日战争,粮食价格一直在涨,所以1块银元约等于现在200块RMB
*从地域上看,上海、广州等城市的粮价较高,大洋的购买力相对低一些,比如说鲁迅在北京定居时,一块大洋能买五六十斤大米,后来去了上海,一块大洋只能买20斤大米(据鲁迅日记)。
从时间上看,粮食价格越到后来越贵,大洋的购买力也就跟着越来越低。例如同样在北京,1915年一块大洋能买20斤面粉,到了1925年,就只能买12斤面粉了(据孟天培、甘博的调查报告《二十五年来北京之物价、工资及生活程度》)。
虽然大洋的购买力随着地域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终归属于“值钱”的硬通货,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地点,不管是谁,只要几十块大洋花出去,一定能买到一大堆好东西。以五四时期曾经跟鲁迅齐名的反礼教斗士吴虞为例,他有妻有妾,有几个女儿,有四个仆人和一个老妈子,一家十几口人,在成都市区过小康生活,一个月下来全家买肉买菜只花22块大洋就够了(据吴虞1914年6月20号日记)。后来他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做教授,请蔡元培、胡适、周作人、顾颉刚、钱稻孙等同事吃饭,在王府井大街东华饭店大摆宴席,鱼翅、鲍鱼等名贵菜品应有尽有,一顿饭也只花了25块大洋(据吴虞1922年2月26号日记)。再后来吴虞去上海旅游,晚上入住英租界最豪华的酒店“远东饭店”,要了一所高档套房,每天房费才5块大洋(据吴虞1924年6月24号日记)。
民国前期,北大的教授生活优裕,家家都雇听差、雇保姆,甚至还雇厨子、雇车夫,全部算下来,一个月无非只要花上30块大洋的工钱(仍据吴虞日记)。鲁迅在北京阜成门西三条胡同买下第二所四合院以后,把母亲和原配夫人朱安都接过去住,并雇了三个老妈子侍候她们,每个老妈子除管吃管住以外,每个月的工钱只花两块大洋(详见拙著《民国房地产战争》第三章,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这说明大洋的购买力确实很强,也说明那时候老妈子的收入确实很低。
二、古代的钱币是怎么换算的
正常情况下,一两黄金约可兑换八至十一两白银;一两白银大约可换到一千至一千五百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一贯钱或一吊钱就是一千文。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扩展资料: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参考资料:古代货币(古代交易工具)_百度百科
三、一头鲍鱼多少钱一公斤
一头鲍是指干鲍,并且要求每只1斤重以上,这个1斤是旧16两制的1斤,即725克,而现时世界上最大的鲍鱼是网鲍,所以基本上只有网鲍才有一头的,其它品种上一头也极其稀少
近期广东也有出现过一只一头的网鲍,在中山,他开价250万,这只一头鲍是625克的,换算就是400万人民币一公斤吧。
一头鲍一般都会用来做传家之宝
所以答案就是:一头鲍人民币4000000元(大写:人民币肆佰万元整)一公斤
四、上班族开启节后第一天,这个春节你的钱都花在哪了
春节过年,感觉简直就是一个花钱买乐的长假,在衣食等基础生存条件满足之后,人们就彻底摒弃了以往的吃吃喝喝,而是更看重了过节的质量。这不,我就盘点了一下今年春节的开支,发现自己的钱大致花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1、玩。
今年春节,一家四口去了上海过春节,去上海的机票订的是大年三十的,打折,四个人共计2700元,返程坐高铁,一共花费2088元,加上在上海的地铁、打车等交通费用,交通费大概花了6000元。预订了酒店,每晚560元,2个房间一共住了3晚,共计3360元,加上迪士尼的门票1500元,吃饭,买饮料、孩子们买玩具等费用,整个上海之行。
所以,春节出行,无论是交通,还是住宿、餐饮,都比以往贵了很多,算下来,一家四口上海3晚4天,一共花了2万元。可以说是春节最大的开支了。但是,真心觉得不虚此行呢,一家人团聚魔都,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充实的春节。
2、压岁钱。
生活在一个大家庭,共有6个小孩,每个孩子1000元压岁钱,共发出6000元,加上给双方父母的红包,一共发出红包1.2万,但是由于自己有2个孩子,反倒是收回红包1.5万元,也算是略有盈余吧,但是,我自己知道,这些钱,都是来自至亲至爱的家人,所以,就是图个吉利吧。
3、买。
春节前夕,发了3万元年终奖,奖励了自己一个8000块钱的包包,心仪已久了,托加拿大的朋友代购的,在本地商场要1万多呢,也算是给自己的一个犒劳吧。
好了,辛辛苦苦攒了一年的钱,就这样短短几天就花的七七八八了,还好,又开工了,努力挣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