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阿胶主编

阿胶胶坨水分,阿胶糕的工艺流程是什么阿胶糕水分检测点有哪些

阿胶主编 2024-03-14 4
阿胶胶坨水分,阿胶糕的工艺流程是什么阿胶糕水分检测点有哪些摘要: 本文目录阿胶生产的主要流程是阿胶糕的工艺流程是什么阿胶糕水分检测点有哪些请问~~除了东阿阿胶外,还有哪些品牌的阿胶还不错呢一、阿胶生产的主要流程是阿胶修治工艺百年堂老胶坊,冬至一到...

本文目录

  1. 阿胶生产的主要流程是
  2. 阿胶糕的工艺流程是什么阿胶糕水分检测点有哪些
  3. 请问~~除了东阿阿胶外,还有哪些品牌的阿胶还不错呢

一、阿胶生产的主要流程是

阿胶修治工艺

百年堂老胶坊,冬至一到熬胶忙,

祭祀井神拜胶神,浸皮卖柴砌大灶,

七天七夜泡驴皮,刮毛去脂荡涤垢,

细细切块进金锅,熬胶必用桑木柴,

阿胶胶坨水分,阿胶糕的工艺流程是什么阿胶糕水分检测点有哪些

金锅银铲阿井水,绵火细熬九昼夜,

担柴九九八十一,担水八八六十四,

胶汁浓稠捞皮块,换口金锅再细熬,

金锅轮换九大口,银铲不停时时翻,

九天九夜胶汁成,九锅胶汁再浓缩,

合并浓缩成一锅,加酒加糖加豆油,

吊猴发泡挂旗时,收膏凝胶进冰窖,

胶坨分解有绝活,开片刀过不留痕,

晾胶三日要闷胶,擦水换床再晾胶,

接着瓦箱再晾胶,一天翻胶十二次,

七个胶坊轮流住,四十九天灵胶成,

千挑万选合格品,擦胶印字才出厂,

真命天胶浴水火,不老圣药妙药成,

阴阳相济得永生,有血有肉有情物,

国药一绝千年香,阿胶一品百年堂。

这首民谣唱的是东阿道地阿胶的制作工艺。修治标准精选料,制好胶,这是东阿道地阿胶2500多年一以贯之的准则。在生产上,也可以让一口锅一直烧水,最后也能够熬出胶来。但百年堂谨遵古法制胶。百年堂阿胶传统的制法流程如下:经七天七夜,七七四十九个环节,九九八十一个道工序,用铜锅银铲,桑木做柴火,控制好每一道关键程序,最终成就上等好胶。这就是所谓的“乱世出英雄,阿胶修治浴水火”。

制胶,对中间的每一个流程,讲究的是起转承合。这近似于是在写一篇千古绝唱,又像是在谱一首传世名曲。因为,百年堂认为,只要一道工序出错,则满盘皆废,最后出品的,肯定不会是好胶。

百年堂在每一道制胶工序上,近似于苛刻。百年堂人坚守“遵古训戒见利忘义必堂堂正正做人,求正品忌粗制滥造必道道地地真胶”之祖训,恪守“心为真心,方为古方,皮为真皮,胶为真胶,价为实价,必为真胶”之堂训,遵循“精圣药炮制之法,明阿胶药性之理;修医家仁德之心,守药者欺妄之戒”之座右铭,恰恰体现了一种科学的工艺精神,百年堂就是秉承了这2500多年的阿胶文化精髓。

据百年堂张传福介绍,阿胶古法修治工艺,主要有泡皮、刮毛、焯皮、化皮、靠汁、打沫、过滤、沉淀、出胶、切胶、晾胶、翻胶、擦胶等49道工艺。按古法制胶,阿胶制作非常讲究:

首先是备料,必须取放牧狮耳山,饮水郎溪河的“药驴”的皮,以为“药驴”“吃的沙参、枸杞、天门冬,喝的全是矿泉水,拉的尽是十全大补丸”,这样的皮做原料是熬好胶的关键。

其次是泡皮。张传福说:“清代康熙时浙江山阴(今绍兴)人金埴在其著作《巾箱说》中说:制阿胶之法:至冬取皮浸河一月,刮毛涤垢,务极洁净。然后运回作坊切割、烹煮。”书上说不科学,可能是道听途说记载的——皮子泡一个月,不泡烂了吗?

东阿道地阿胶的制作泡皮传统方法一般是三天三夜到四天四夜,不超七天七夜,只要泡到皮子发胀,皮子上的毛用手扯,可以扯得下来就可以了。

第三步刮毛。将“泡透”的驴皮,置于木凳上,先将里面的腐肉和脂肪除去,再将表面的毛刮掉;《巾箱说》金老先生说“运回作坊切割、烹煮”也是不对的,运回作坊去刮毛,驴毛刮下来还得冲洗,运回去多麻烦啊,我们以前刮毛都是就地搭个工棚,支个木桩就开始干活了。

百年堂老胶工也常说:“刮毛只要刮到一半或三分之二的毛就可以了”,可不是像杀猪一样把皮子刮得干干净净的,完全没有毛的皮子出胶率上不去,按现在科学的说法是:毛囊里蛋白质含量很丰富,这种蛋白质是可以熬出来的。还有,皮子刮好也不是马上拉回作坊,还有一道工序就是再泡皮,要再放到河里浸漂2—3天才运回胶坊切块。

第四步切皮。也叫铡皮,百年堂老胶工说刮完毛,再泡2-3天皮后,就要把皮子运回作坊去铡皮了,铡皮的要点是将去毛的驴皮切成长宽40cm左右的方块;

第五步洗皮。切碎的皮块还要再清洗一遍,就是把皮块倒入洗皮池内,加入清水,再来回漂洗,重复7-10次多次。

第六步焯皮。(焯Chuo,第二声)将洗净的驴皮投入锅内,加水加热焯洗,至皮块打卷后取出,供煎胶用。

第七步化皮。也就是煎取胶汁。工艺师先将熬胶专用的竹篓置于铜锅内,然后把已处理好的小块驴皮倒在竹篓上,加水淹没过皮面,用文火加热,保持微沸1-2天。

百年堂张传福解释为什么要加竹篓呢?因为是竹篓可以避免锅底温度过高,皮子被烧焦,影响质量。在这个过程最传统的方法是,还没当胶汁浓稠,就把未熬化的皮子捞出来,换一口锅熬,对已经熬出来的胶汁做上标示,是第几锅。

张传福说:“这个工序明朝的刘述金老先生记述道,皮入水已化,则每日递减一口,聚其融化之极者,止得一口,然后搭于架上,任其顺下而不断。凡四昼夜,胶乃成”。

当然,小户作坊熬胶就没那么复杂,他们一般是熬到胶汁浓稠就倾出煎液,加水接着熬,先后共煎3-5次,直至皮子完全化掉,充分煎出胶质为度。

张传福介绍化皮有五个关键:

1、加水量很关键。加入的水以淹没过皮面最好,保持锅内一直是冒泡泡的微沸状态。

2、火力控制很重要。提取时用猛火加热,煮至沸腾,然后控制火力,文火保持煎熬,只要锅内微沸即可。这样胶液内的杂质容易浮到上水面,当杂质由锅边聚集到中央时,就可以打抹。

3、补水很重要。为了把原料中的胶汁尽可能煎出,除保持温度和足够水分外,加热提取过程中应随时补充因蒸发所失去的水分,以免因水分不足而影响胶汁的煎出。

4、煎煮的时间也极为重要。煎煮的时间一般为8—48小时,先后反复煎煮3—5次,至煎出胶液中胶汁甚少为止。

5、每次煎出胶汁,应趁热过滤,否则冷却后因黏度较大而过滤困难。

第八步的工艺是提沫。又称打沫,当胶液达到适当浓度时,便兑入适量凉水,稀释后,用武火煮至沸,再用文火缓缓加热,这样胶液内的杂质便浮上水面。当杂质由锅边聚集到中央时,用打沫瓢或打沫刀将其取出。此操作称为“打沫一个”。一般一小时左右打沫一个。打抹的用水非常有讲究的,必须使用阳谷阿城的古阿井的井水。

百年堂张传福介绍:打沫是熬胶中最重要的工艺,打沫是为了把驴皮中的杂质除去的过程。打沫就要来回加阿井水,因为阿井水比重大,水里面有很多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很容易和驴皮结合,形成络合物飘起来,容易去除阿胶不需要的杂质,但是阿井水极为难得,老东阿和新东阿的胶坊,老东阿离阿城有30多公里,新东阿离阿城有50多公里,取一担水很费劲。

第九步是过滤。也就是每次所煎胶液,先用细筛滤过,然后用丝棉滤过。

第十步是澄清。过滤后的胶汁加入明矾适量,搅拌混匀,静置沉淀,再过滤。

百年堂张传福介绍:由于胶汁黏度较大,其中所含杂质不易沉降,常常用沉降法或沉降、滤过二法合用。一般在胶液中加入适量的明矾(每100千克原料加入明矾60~90克,甚至120克),经搅拌静置数小时,待细小杂质沉降后,分取上层澄清胶液,或用细筛或丝棉滤过后,再置锅中用文火进行浓缩。

第十一是浓缩。胶液过滤并经澄清后,合并进行浓缩。

百年堂张传福介绍:这个工作就是把经过滤处理的胶液浓缩至糖浆状后取出,静置24小时,待沉淀下降后,倾出上清液,将澄清的胶汁置于铜锅中以文火加热浓缩打沫,1小时左右打一个沫,期间要不断搅拌防止焦化;至一定浓度、杂质提净、胶液不透纸时,即可加入冰糖,搅拌至全部溶解后继续浓缩。

百年堂老胶工也说:“浓缩收胶,火力不宜过大,并不断搅拌,如有泡沫产生,应及时除去。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胶液的黏度也越来越大,这时应防止焦化。

第十二步是挂珠。挂珠的作用是可根据胶液的流速,判断其含水量。所谓的挂珠是胶液浓缩至一定程度后,用胶铲挑起,胶液呈连珠状慢速流下。这个时候就要加入豆油。

第十三步是砸油。挂珠加入豆油后,应进行“砸油”,即胶液中加入油类后,用出胶勺将加入油类的胶液舀起,再用力将其砸入锅中与锅中胶液混合,此时应用力将胶液搅拌,使油与胶液充分混合,使油分散均匀,以免胶内出现小油泡。

第十四步是吊猴。胶液浓缩至一定程度时,至出胶水分接近出胶,即开始“吊猴”(用胶铲挑起,胶液则悬吊于胶铲上形如猴状),搅拌加入黄酒。此时火力更要减弱,并强力搅拌,以促使水分蒸发并防止焦化。

第十五步是发锅。胶液浓缩至一定浓度,辅料加完后,用文火加热一段时间,胶液表面鼓起馒头状较大气泡,俗称“发锅”,此时应将胶膏停止加热,使胶液内的气泡自然挥散。

第十六步是醒酒。至“发锅”时就要“醒酒”,胶锅中出现“发泡”现象表示即将要出胶,停止加热,使锅内的热气自然逸出,这样胶液内就不会有油泡、气泡了,这个过程称之为“醒酒”。

第十七步挂旗。又称挂铲。胶液浓缩至—定程度时,用胶铲铲起,胶液粘附于铲上,呈片状,缓缓坠落。挑起“挂铲”时收胶,将胶液倾入凝胶盘内,使之自然冷凝,即得“凝胶”。

至挑起胶液则粘附在棒上呈片状,而不坠落(也叫挂旗),胶液浓缩至无水蒸汽逸出为度。浓缩程度应适当控制,水分过多,成品在干燥过程中常出现四面高、中间低的塌顶现象。

第十八步胶凝,胶液炼成后,趁热倾入凝胶盘内自然冷凝,使胶液凝固成大胶块。此过程称为胶凝。

阿胶熬成后。趁热倾入已涂有植物油的凝胶盘内,使胶液自然凝固成胶坨。凝胶前将凝胶盘洗净,揩干,涂少量麻油或豆油,倾入热胶液后放置于室中(寒露—谷雨季节生产),经12~24小时即可凝成胶坨。胶液凝固后即可切成规定规格的小片状。

第十九步开片。胶凝之后是开片、闷胶。对已浓缩收得的胶液进行冷凝得胶坨,将胶坨用刀切成规定规格的小片即得阿胶片,此过程俗称“开片”。

百年堂老胶工强调:手工操作要求刀口平,一刀切过,以防出现刀痕。

第二十步阴凉室阴晾。胶片切成后,置于晾胶室内,放在晾胶木板床上,开片后的小胶块阴晾数日后,整齐装入木箱内密闭闷之,此过程称为闷胶,又叫“伏胶、瓦箱”。其目的是使胶片内部的水分向外扩散,以缩小胶片内外的水分差,并可起到整形的作用。

将切得的胶片阴晾、闷胶(含瓦箱、立箱、倒箱、闷箱)、晾胶、擦胶、印字、灭菌、包胶(包小块、装盒、贴签、包大皮、装箱、封箱)、检验、入厍即得。

第二十一步干燥室晾胶。3~5天后转移到竹帘子床上,分层置于干燥室内,使其在阴凉的条件下干燥。一般3~5天将胶翻面一次,使两面水分均匀散发,以免成品发生弯曲现象。

第二十二步,闷胶。数日之后,待胶面干燥至一定程度,便装入木箱内,密闭闷之,使胶片水分向外扩散,称之“闷胶”,也有称之为“伏胶”或“瓦胶”的。

第二十三步,倒箱,立箱。在闷胶过程中,还应不断地倒箱、立箱。

第二十四步,擦水2~3天后将胶片取出并用布拭去表面的水分,然后放在竹帘子换温度更高的晾胶室晾之。

第二十五步干燥室晾胶,数日之后,又将胶片置于木箱内密封2~3天。

如此反复操作3~4次,即可达到干燥的目的。

第二十六步,擦胶。胶片充分干燥后,用粗布醮取擦胶水(擦胶水:先将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再冷却至适宜温度)拭其表面,使胶片六面光亮有光泽,有直而明显的粗布纹理。

第二十七步,印字。用银珠印上品名

第二十八步,包装。

第二十九步,检验。贮存于密封容器,置阴凉干燥处,防止受潮、受热、发霉、软化、粘连及变质等;但胶片也不能过分干燥,以免胶片碎裂。

这阿胶的古法修治,是层层转合,一招不慎,则满盘皆输,小小驴皮,做出了圣药文章,着实不易正这可谓:

二、阿胶糕的工艺流程是什么阿胶糕水分检测点有哪些

阿胶糕,是由阿胶加相关原料经融化、浓缩、熬煮、进模、冷冻、切制、分装等生产过程制成。其中浓缩、熬煮和切制为关键生产环节,通过对阿胶糕整体感官品质的分析研究,水分为主要影响因素,水分的高低影响阿胶糕的软硬度、粘性、块型、口感等,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关键环节对水分进行监控意义重大,可保证阿胶糕整个生产流程水分稳定且可追溯分析,进而提高产品品质。

阿胶坨的工艺流程及水分检测点:

1、阿胶原料经过熔化、浓缩,通过管道把胶液输送到锅里进行加料煮制。因此水分测量点必须安装在管道上,此道工序采用在线MOSYE微波水分仪是最为合适的。

2、高温煮制一段时间后,如何判断每一锅煮制的程度,则需要通过移动式MOSYE微波水分仪器进行现场检测。移动式MOSYE微波水分仪为食品级测量仪器,可用于浓缩后温度100℃左右的高温环境中,测量精度可达到0.5%以内,是目前国际市场中较先进的高温水分仪。

3、经过煮制后的阿胶成型后的,是比较粘稠的阿胶胶坨,成型冷却后便要进入一步切胶工序,此时使用非接触式MOSYE微波水分仪,在不接触、不损坏阿胶坨原型的基础上,从而把控好最后一步的水分检测步骤。

三、请问~~除了东阿阿胶外,还有哪些品牌的阿胶还不错呢

“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本草纲目》一语道出了千年阿胶的正宗发源地。自古以来,民间流传一种说法:唯有东阿出产的阿胶为正宗道地“阿胶”,其他产地的产品充其量只能称为驴皮胶。“阿胶”与“驴皮胶”之间到底有何差异?我们还得从阿胶故里--东阿说起。

地下水,正宗阿胶之“魂”

阿胶之所以为“阿胶”,首先在于东阿地下水。东阿的地下水是制作阿胶必不可少的原料,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说:“东阿有井大如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东阿亦济水所经,取井水熬胶,谓之阿胶”。

东阿地下水是太行山、泰山两山脉交汇的地下潜流,水质“性趋下,清而重”,所以熬制过程中,杂质上浮,制作出的成品东阿阿胶质地纯粹。现代科学证明,东阿水相对密度为1.0038,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大量矿物质可助药性发散,疗效迅速。

水是阿胶之魂,正是独特的水质条件决定了阿胶的品质。古往今来,无论是在民间还是中医药界的权威殿堂,都一致公认惟有东阿出产的阿胶才是正宗地道阿胶。

熬胶工艺,道地阿胶之“源”

传统阿胶熬制技艺要求非常严格,制作过程要经历“取料、整皮、熬胶”等50多道纯手工工序,任何一环出现差错,都会对整体质量产生影响,而历史上阿胶工艺讲究师徒传承,一般密不外宣。

如今,东阿人为了保护阿胶传统制作工艺,不但恢复了古方阿胶生产线,还每年举办一次以弘扬中药养生文化的冬至阿胶节。在冬至阿胶节上,恢复百年前的九朝贡胶开炼仪式成为了一大热点,读阿胶赋、采东阿水,取乌驴皮,点燃炼胶的第一把火……庄重典雅的贡胶仪式让现代人再次见证着古代阿胶制作秘技的瑰丽、神奇。

2006年山东福胶集团东阿镇阿胶有限公司被国家列为中华老字号阿胶企业,相隔两年2008年,又被国家将阿胶制作技艺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传统秘制的炼胶工艺,构成了东阿正宗阿胶产地的另一个要素。

驴皮原料,地道阿胶之“本”

“小黑驴,白肚皮,粉鼻粉眼粉脚蹄,城里大桥遛一遛,冬至宰杀取驴皮”--正是这首民谣所传唱的乌头驴,成就了东阿镇阿胶作为正宗阿胶代名词的第三个关键之所在。

东阿镇福牌阿胶制作工艺

信息来源:平阴县政府网|信息作者:|发布日期:2009-12-01

阿胶乃补血圣药,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因始产于今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而得名,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东阿镇是国家命名的"中国阿胶之乡"和阿胶的原产地。据战国时成书的《禹贡》、汉朝《淮南子》对阿胶均有记载,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本草纲目》称之为"圣药"。2002年东阿镇被国家列为阿胶原产地保护地域,东阿镇成为与景德镇、茅台镇形成三大传统民族文化的名镇。

第一部分概述

一、显著特征

东阿镇是阿胶的集中产地。历代医药学专著《禹贡》、《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对阿胶均有记载。至明代,东阿镇阿胶业几乎达到"妇幼皆通煎胶"的鼎盛时期,规模较大的阿胶作坊有"邓氏树德堂"、"涂氏怀德堂"、"于氏天德堂"等几十家。这些店堂有的专制阿胶,有的前店后厂或行医兼制阿胶,诸家各有所长,所产阿胶以"邓氏树德堂"和"涂氏怀德堂"为最佳。清咸丰年间,皇帝的宠妃兰贵人叶赫那拉氏因服用了邓氏树德堂的阿胶后治好了血症,并喜得龙子(即后来的同治皇帝)。咸丰皇帝特赐给邓氏树德堂堂主邓发三件宝物:一是,黄马褂一身(相当于四品官官服);二是,手折子一个(相当于进出宫廷的通行证);三是,赐给邓氏树德堂一个"福"字,福牌阿胶成为皇宫专用。

福牌阿胶制作的显著特点是:地理环境,得天独厚;选料考究,遵古炮制;工序繁多,富含绝技。

二、社会和自然环境

东阿镇地处鲁西南,位于济南、泰安、聊城、荷泽四地市交汇处,地域面积 95平方公里,地势呈东高西低,东部属山区丘陵,西部属沿黄平原。黄河和全县第一大内河--浪溪河穿境而过。耕地面积 4.8万亩,人口 3.9万人。

东阿镇为历代东阿县城,东阿置县始于秦。旧《东阿县志》、《山东通志》均有记载。1948年以黄河为界,黄河以东的东阿县城划归了平阴县,即现在的东阿镇;黄河以西划归东阿县,县城迁铜城(即现治)。

东阿镇东南负山,西北距河,境内的狼溪河由洪范十余处山泉汇集而成,泉水均系地下岩隙层层过滤喷涌而出,水质天然,清冽甘甜,是天然的传统熬胶用水,用之熬胶可减少原料污染,灰份易于控制,胶块冬天不碎裂,夏天不变软。在熬制过程中,水中所含微量元素与阿胶中的蛋白质结合成有机盐,易于人体吸收,从而保证了东阿镇福牌阿胶的独特疗效。

狮耳山位于东阿镇西南1.5千米处,这里草茂林丰,是古时制备皇宫用胶原料毛驴的放养地。由于中草药品种繁多,毛驴吃了这里的草,则体壮膘肥,毛色乌亮,皮质特别适宜熬制阿胶。

三、东阿镇福牌阿胶制作工艺

《中国药学大辞典》记载,按古法:每年春季,选择纯黑无病健驴,饲以东阿镇狮耳山之草,饮以狼溪河之水,至冬宰杀取皮,浸狼溪河内四、五日,刮毛涤垢,再浸漂数日,取浪溪河水,用桑柴火熬炼三昼夜,去渣滤清,用银锅金铲,加参、蓍、归、芎、橘、桂、甘草等药汁,熬制成胶。其色光洁,味甘咸,气清香,此即真阿胶也。

东阿镇福牌阿胶制作工艺分原料炮制、取汁煎胶、浓缩收胶、凝胶切胶、晾胶、擦胶包装等工序。整个过程有49道工序,需要30-60天才能完成。

(一)原料炮制

1、选皮:选取无虫蛀、无霉变、整张驴皮,进行计量投料;

2、泡皮:将驴皮置于水池中浸泡5-7天,每天换水1-2次,待皮质透软后取出;

3、刮毛:将泡透的驴皮,置于木凳上,先将里面的腐肉或脂肪除去,再将表面的毛刮掉;

4、切皮:将去毛的驴皮切成长宽40cm左右的方块;

5、洗皮:将切碎的皮块置于洗皮池内,多次加入清水,用洗皮机漂洗干净。6、焯皮:将洗净的驴皮投入化皮罐内,加水加热焯洗,至皮块打卷后取出,供煎胶用。

原料炮制工序要点:

精选纯正驴皮,沿袭古法炮制;

漂泡每日换水,皮质软透适宜;

刮毛切块焯洗,保证质量前提。

(二)取汁煎胶

1、将驴皮块投入化皮罐内,分次加水加热取汁,提取的胶汁经过沉淀过滤,进入煎胶锅内。

2、把过滤的胶汁在煎胶锅内长时间煎制,在这个过程中,操作工用独到的传统技巧反复使胶沫漂浮打出,以提净胶汁中的杂质。

(三)浓缩收胶

1、将纯净的胶汁再次滤过到煎胶锅内,继续熬制,至一定程度后,先后加入适量冰糖等辅料。

2、在煎制过程中,胶液"挂珠"时加入豆油,要进行"砸油",使油和胶液充分混合,避免成品胶块出现油眼。

3、胶液继续熬制到一定程度时,加入绍酒。这时应减弱火侯,并随时搅拌,锅内不断鼓起较大气泡,如蘑菇状,俗称"发锅"。随之再减弱火候,这个过程俗称"醒酒"。

4、胶液煎制到"挂旗"时,停止加热。即将胶液倾入凝胶箱内。

煎胶工序工艺要点:

沉淀过滤,打沫除杂;

文武火候,久久熬炼;

挂珠砸油,发泡醒酒;

挂旗出胶,香气浓郁。

(四)凝胶与切胶

将浓缩好的胶液进行冷凝,得胶坨。将胶坨先切成大胶条,再切成小胶片,这一过程俗称"开片"。

凝胶、切胶工序要点:

胶坨冷凝,软硬适中;

放条切块,厚薄匀称;

一块一两,继承传统.

(五)晾胶

1、胶片切成后,摆在晾胶床上晾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翻胶,使两面水分均匀散发。

2、在晾制过程中,胶块干燥程度不一,容易形成"翘胶"。依照传统方法,将胶块瓦入木板箱内,闷胶出潮,立箱压平,再出风晾胶。经过三次瓦胶、闷晾、出风,既保持了胶块平整,又达到胶块干燥的目的

晾胶工序要点:

寒露谷雨环境,三瓦三晾工艺;

闷箱立箱倒箱,胶块规矩平整。

(六)擦胶、包装

1、阿胶片干燥到规定程度后,进入擦胶工序。用粗布蘸取专用水擦拭胶块表面,使六面光亮有光泽,并有清晰的粗布纹理。

2、用中药材银朱在胶块表面印上品名或产地。

3、将胶块通过专用通道进行灭菌,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

4、将灭菌后的阿胶块进行包装,即得成品。

擦胶包装工序要点:

粗布擦胶,布纹清晰;

银朱印字,品牌标记;

色如琥珀,黑如翳漆;

一块一包,防潮保质。

第二部分杰出价值

一、历史价值:

在长期的社会进化和人类实践过程中,胶逐渐成为一种药物,至汉代时胶已成为医家常用药物。历代本草均有记载。阿胶历经2000余年的发展,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笔宝贵财富,蕴含着中华医药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药用价值:

阿胶具有明显的补血、止血、增强机体免疫作用,有耐缺氧、耐寒冷、耐疲劳、抗辐射、抗肌痿、抗休克、滋阴补肾、强筋健骨、利尿消肿等功能。福牌阿胶质量稳定、疗效确切、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滋补佳品。

三、工艺价值:

东阿镇福牌阿胶制作工艺历经两千余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技术,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制胶智慧的结晶,制胶过程几乎包容了泡、洗、切、煮、熬、凉、瓦、擦、包等几十道繁琐工序,是我国中药传统生产工艺的典型代表,东阿镇阿胶的生产工艺是产品质量保证所在,具有丰厚的技术内涵。

四、经济价值:

福牌阿胶以其正宗地道、疗效显著享誉海内外。海外华人,唯认福牌,产品远销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福胶集团在五十余年的改革发展中,为经济社会和人类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三部分濒危状况

福牌阿胶历经千百年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传统的制作工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制作工艺的内涵及经典技术已逐渐被遗忘和淡化,加之老制胶工、老技师相继退休,仅靠以师带徒、言传身教而传承的制胶工艺将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阿胶作为"中药瑰宝",蕴含着几千年传统的阿胶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与文明的历史结晶,进行有效保护势在必行。

第四部分保护计划及措施

一、保护计划:

(一)对阿胶制备工艺进行系统挖掘整理,形成系统的文字、图片、专题DVD,并系统整理入档;

(二)对浪溪河进行综合治理,将其建成集生态保护、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狼溪河公园;

(三)建设狮耳山生态养驴基地,延伸传统产业链,使阿胶原料自供率达到50%。

(四)修复建设明清时期东阿镇传统阿胶作坊原貌,兴办阿胶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二、保护措施:

(一)保护传统工艺:1、将东阿镇技艺精湛的阿胶传人,高薪聘请到企业作技术顾问、高级技师;2、对阿胶传人、三十年以上工龄的老技工,评定为企业内部高级技师,每月给予特殊津贴,采取以师带徒的办法,使阿胶传统工艺得以传承。

(二)整理保护历史文献、资料:1、征集东阿镇阿胶有关历史文献资料,并纳入企业档案统一管理; 2、摄制《中药瑰宝》科教片,出版整理《中国阿胶》一书;3、征集民国以前的奖状、牌匾、实物等;

(三)切实保护阿胶传统作坊遗址:1、与当地政府协商,出台了关于浪溪河流域环境治理保护的政策性文件规定,确保了阿胶用水;2、对濒临消失的明清以前的东阿镇阿胶传统作坊遗址立碑铭世。

东阿镇福牌阿胶制作工艺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积淀出来的,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是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福胶集团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肩负起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重任,为振兴民族产业,弘扬中药文化,健康人类做出贡献。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