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阿胶主编

阿胶药品化义(乌梅在医药上的作用)

阿胶主编 2024-03-15 4
阿胶药品化义(乌梅在医药上的作用)摘要: 本文目录滑石粉的中药药用乌梅在医药上的作用中药的问题一、滑石粉的中药药用滑石单斜晶系。晶体呈六方形或菱形板状,但完好的晶体极少见,通常为粒状和鳞片状的致密块体。淡绿色、白色或灰色。...

本文目录

  1. 滑石粉的中药药用
  2. 乌梅在医药上的作用
  3. 中药的问题

一、滑石粉的中药药用

滑石单斜晶系。晶体呈六方形或菱形板状,但完好的晶体极少见,通常为粒状和鳞片状的致密块体。淡绿色、白色或灰色。条痕白色或淡绿色。光泽脂肪状。解理面显珍珠状。半透明至不透明。

解理沿底面极完全。硬度1,比重2.7~2.8。性柔。有滑腻感。块滑石能被锯成任何形状,薄片能弯曲,但无弹性。多产于变质岩、石灰岩、白云岩、菱镁矿及页岩中。①保护皮肤和粘膜的作用滑石粉由于颗粒小,总面积大,能吸着大量化学刺激物或毒物,因此当撒布于发炎或破损组织的表面时,可有保护的作用;内服时除保护发炎的胃肠粘膜而发挥镇吐、止泻作用外,还能阻止毒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滑石也不是完全无害的,在腹部、直肠、阴道等可引起肉芽肿。

②抗菌作用用平板法使培养基含10%的滑石粉,对伤寒杆菌与副伤寒甲杆菌有抑制作用;用纸片法则仅对脑膜炎球菌有轻度抑菌作用。甘淡,寒。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本草经疏》:味甘淡,气寒,无毒。入胃、膀胱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太阳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胃、膀胱二经。

③《本草经疏》:入足阳明,手少阴、太阳、阳明经。清热,渗湿,利窍。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水泻,热痢,淋病,黄疸,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

①《本经》: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

②《别录》:通九窍六腑津液,去留结,止渴,令人利中。

③《药性论》:能疗五淋,主难产,除烦热心躁,偏主石淋。

④《日华子本草》:治乳痈,利津液。

⑤《本草衍义补遗》:燥湿,分水道,实大肠,化食毒,行积滞,逐凝血,解燥渴,补脾胃,降心火之要药。

⑥《纲目》:疗黄疸,水肿脚气,吐血衄血,金疮出血,诸疮肿毒。

⑦《本草通玄》:利窍除热,清三焦,凉六府,化暑气。

⑧《本草再新》:清火化痰,利湿消暑,通经活血,止泻痢呕吐,消水肿火毒。内服:煎汤(布包),3~4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掺或调敷。脾虚气弱,精滑及热病津伤者忌服。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石韦为之使。恶曾青。

②《本草经疏》:病人因阴精不足、内热以致小水短少赤涩或不利,烦渴身热由于阴虚火炽水涸者,皆禁用。脾胃俱虚者,虽作泄勿服。

③《药品化义》:渴而小便自利者,是内津液少也;小便不利而口不渴者,是热在下焦血分也,均不宜用。且体滑,胎前亦忌之。

④《本经逢原》:元气下陷,小便清利及精滑者勿服。①治身热吐痢泄泻,下痢赤白,癃闭,石淋;生津液,去留结,消蓄水,止渴宽中,除烦热心躁,腹胀痛闷,口疮,牙齿疳蚀,中暑,伤寒,疫疠:滑石六两,甘草一两(炙)。上为末。每服三钱,温水调下,日三服。惟孕妇不宜服,滑胎也。(《伤寒标本》六-散)

②治热淋,小便赤涩热痛:滑石四两。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木通汤调下,不拘时候。(《圣济总录》滑石散)

③治气塑关格不通,小便淋结,脐下妨闷兼痛:滑石八分。研如面。以水五大合和搅,顿服。(《广利方》)

④治产后淋:滑石五两,通草、车前子、葵子各四两。上四味,治下筛。酢浆水服方寸匕,稍加至二匕。(《千金方》滑石散)

⑤治小便不利,茎中疼痛,少腹急痛:滑石、蒲黄等分。上二味,治下筛。酒眼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

⑥治小便不利:滑石二分,乱发二分(烧),白鱼二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半钱匕,日三服。(《金匮要略》滑石白鱼散)

⑦治小便不通:滑石末一升,以车前汁和涂脐四畔,方四寸,热即易之,冬月水和亦得。(《产乳集验方》)

⑧治黄疸,日哺所发热恶寒,少腹急,身体黄,额黑,大便溏黑,足下热,此为女劳,腹满者难治:滑石、石膏各等分。上二味,治下筛。以大麦粥汁饮方寸匕,日三,小便极利则瘥。(《千金方》)⑨治感冒久在太阳,致热蓄膀胱。小便赤涩,或因小便秘而大便滑泻。兼治湿温初得,憎寒壮热,舌苔灰色滑腻者:滑石一两,甘草二钱,连翘三钱,蝉退三钱(去足、土),生杭芍四钱。若滑泻者,甘草须加倍。(《医学衷中参西录》宣解汤)

⑩治伤寒衄血:滑石末不拘多少。饭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微嚼破,新水咽下。只用药末一大钱,饭少许,同嚼下亦得。老幼皆可服。(《本事方》滑石丸)

⑪治暴得吐逆不下食:生滑石细末二钱匕。温水服,仍急以热面半盏,押定。(《本草衍义》)

⑫治热毒怪病,目赤鼻胀,大喘,浑身出斑,毛发如铁,乃因中热,毒气结于下焦:滑石、白矾各-两。为末,作一服,水三碗,煎减半,不住饮之。(《夏子益治奇疾方》)

⑬治妇人脬转,小便数日不通:滑石二两,寒水石二两,葵子一合。上药捣碎。以水三中盏,煎至一盏半,去滓,食前分温二服。(《圣惠方》滑石散)

⑭治天泡湿热等疮:滑石、粉甘草(此当半用为是)、上等分为末,搽敷。或加绿豆末,以治湿热肥疮。(《景岳全书》金黄散)

⑮治小儿体热痱疮:滑石末三两,白矾灰一两,枣叶四两。上药捣罗为末。先以温浆水洗疮,后取药敷之。(《圣惠方》滑石散)

⒃治脚趾缝烂:滑石一两,石膏(煅)半两,枯白矾少许。研掺之,亦治阴下湿汗。(《濒湖集简方》)①《医学启源》:滑石,治前阴窍涩不利,性沉重,能泄气上令下行,故曰滑则利窍,不与诸淡渗药同。白者佳,捣细用。色红者服之令人淋。

②《汤液本草》:滑石,滑能利窍,以通水道,为至燥之剂。猪苓汤用滑石与阿胶同为滑利,以利水道。葱豉生姜同煎,去渣澄清以解利,淡味渗泄为阳,解表利小便也。若小便自利,不宜以此解之。

③《本草蒙筌》:滑石治渴,非实能治渴也,资其利窍,渗去湿热,则脾气中和,而渴自止尔。假如天令湿淫太过,人患小便不利而渴,正宜用此以渗泄之,渴自不生。若或无湿,小便自利而渴者,则知内有燥热,燥宜滋润,苟误服用,是愈亡其津液,而渴反盛矣。

④《纲目》:滑石利窍,不独小便也,上能利毛腠之窍,下能利精溺之窍。盖甘淡之味,先入于胃,渗走经络,游溢津气,上输于肺,下通膀胱,肺主皮毛,为水之上源,膀胱司津液,气化则能出,故滑石上能发表,下利水道,为荡热燥湿之剂,发表是荡上中之热,利水道是荡中下之热,发表是燥上中之湿,利水道是燥中下之湿。热散则三焦宁而表里和,湿去则阑门通而阴阳利。刘河间之用益元散,通治表里上下诸病,盖是此意,但未发出尔。

⑤《本草经疏》:滑石,滑以利诸窍,通壅滞,下垢赋。甘以和胃气,寒以散积热,甘寒滑利,以合共用,是为祛暑散热,利水除湿,消积滞,利下窍之要药。《本经》用以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荡胃中积聚寒热者,解足阳明胃家之热也。利小便癃闭者,通膀胱利阴窍也。《别录》通九窍津液,去留结,止渴,令人利中者,湿热解则胃气和而津液自生,下窍通则诸壅自泄也。丹溪用以燥湿,分水道,实大肠,化食毒,行积滞,逐瘀血,解燥渴,补脾胃,降心火,偏主石淋,皆此意耳。

⑥《药品化义》:滑石体滑主利窍,味淡主渗热,能荡涤六腑而无克伐之弊。主治暑气烦渴,胃中积滞,便浊涩痛,女人乳汁不通,小儿痘疹发渴,皆利窍渗热之力也。如天令湿淫太过,小便癃闭,入益元散佐以朱砂,利小肠最捷。要以口作渴小便不利两症并鬼,为热在上焦肺胃气分,以此利水下行,烦渴自止。

⑦《医学衷中参西录》:因热小便不利者,滑石最为要药。若寒温外感诸证,上焦燥热,下焦滑泻无度,最为危险之侯,可用滑石与生山药各两许,煎汤服之,则上能清热,下能止泻,莫不随手奏效。又:外感大热已退而阴亏脉数不能自复者,可于大滋真阴药中少加滑石,则外感余热不至为滋补之药逗留,仍可从小便泻出,则其病必易愈。若与甘草为末服之,善治受暑及热痢;若与赭石为末服之,善治因热吐血衄血;若其人蕴有湿热,周身漫肿,心腹膨胀,小便不利者,可用滑石与土狗研为散服之,小便通利,肿胀自消;至内伤阴虚作热,宜用六味地黄汤以滋阴者,亦可加滑石以代苓、泽,则退热较速。盖滑石虽为石类,而其质甚软,无论汤剂丸散,皆与脾胃相宜,故可加于六味汤中以代苓、泽。其渗湿之力,原可如苓、泽行熟地之滞泥,而其性凉于苓、泽,故又善佐滋阴之品以退热也。

二、乌梅在医药上的作用

乌梅

别名~梅实、熏梅、桔梅肉、梅、春梅

归肝;脾;肺;肾;胃;大肠经

功效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生津;安蛔

主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

禁忌有实邪者忌服,胃酸过多者慎服。

味酸;性平

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外用:煅研干撒或调敷。

~乌梅丸(《伤寒论》),温脏安蛔,主治蛔厥证,心烦呕吐,时发时止,食入吐蛔,手足厥冷,腹痛,久痢,久泻等证。

~理中安蛔汤(《万病回春》),温中安蛔,治中阳不振,脾胃虚寒,便溏尿清,腹痛肠鸣,四肢不温,舌苔薄白,脉虚缓,蛔虫从口中吐出,或由大便排出。

~一服散(《世医得效方》),敛肺化痰止咳,主治肺虚久咳。

~玉泉丸(《沈氏尊生书》),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主治虚热烦咳,多饮,多尿,烦躁失眠等症。

三、中药的问题

黄芩10g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甘。

【归经】入心、肺、胆、大肠经。

①《品汇精要》:行手太阴、阳明经。

②《纲目》:入手少阴、阳明,手足太阴、少阳六经。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大肠、膀胱、胆四经。

【功用主治-黄芩的功效】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

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①《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

②《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③陶弘景:治奔豚,脐下热痛。

④《药性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疞痛,心腹坚胀。

⑤《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

治乳痈,发背。

⑥《珍珠囊》:除阳有余,凉心去热,通寒格。

⑦李杲:治发热口苦。

⑧《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

⑨《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

⑩《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

⑾《科学的民间药草》:外洗创口,有防腐作用。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撤。

【宜忌】①《药对》:山茱萸、龙骨为之使。

恶葱实。

畏丹砂、牡丹、藜芦。

②《本草经疏》:脾肺虚热者忌之。

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法并禁用。

【选方】①治小儿心热惊啼:黄芩(去黑心)、人参各一分。

捣罗为散。

每服一字匕,竹叶汤调下,不拘时候服。

(《圣济总录》黄芩散)②泻肺火,降膈上热痰:片子黄芩,炒,为末,糊丸,或蒸饼丸梧子大。

服五十丸。

(《丹溪心法》清金丸)③治慢性气管炎:黄芩、葶苈子各等分,共为细末,糖衣为片,每片含生药0.3克,每日三次,每次五片。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④治上呼吸道感染,肠炎:黄芩切碎,加四倍量水浸泡四小时,过滤残渣,再加二倍水浸泡两次,合并滤液,用20%明矾液倒入浸液中,调节pH为3.5(每100公斤黄芩,需明矾6~8公斤),产生黄色沉淀,静置四小时,弃去上层清液,将沉淀物装入布袋中加水过滤,烘干,粉碎,造粒打片。

每次服二至三片。

(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⑤治少阳头痛及太阳头痛,不拘偏正:片黄芩,酒浸透,晒干为末。

每服一钱,茶、酒任下。

(《兰室秘藏》小清空膏)⑥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伤寒论》黄芩汤)⑦治淋,亦主下血:黄芩四两,细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千金翼方》)⑧治吐血衄血,或发或止,皆心脏积热所致:黄芩一两(去心中黑腐),捣细罗为散。

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

不计时候,和滓温服。

(《圣惠方》黄芩散)⑨治崩中下血:黄芩,为细末。

每服一钱,烧秤锤淬酒调下。

(《本事方》)⑩治妇人四十九岁已后,天癸却行,或过多不止:黄芩心枝条者二两(重用米醋,浸七日,炙干,又浸又炙,如此七次)。

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送下,日进二服。

(《瑞竹堂经验方》芩心丸)⑾安胎:白术、黄芩、炒曲。

上为末,粥丸,服。

(《丹溪心法》)⑿治肝热生翳,不拘大Z'bJL:黄芩一两,淡豉三两,为末。

每服三钱,以热猪肝襄吃,温扬送下,日二撮。

忌酒,面。

((卫生家宝方))⒀治眉眶痛,属风热与痰:黄芩(酒漫,炒)、白芷。

上为末,茶清调二钱。

((丹溪心法))⒁治灸疮血出:酒炒黄芩二钱。

为末,酒服。

((怪证奇方》)⒂治火丹:杵黄芩末,水调敷之。

((G阴沸验方))⒃治产后血渴,饮水不止:黄芩(新瓦上焙干)、麦门冬(去心)各半两。

上件,细切。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倘氏家藏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用50%黄芩煎液,1岁以下每天6毫升,1岁以上8~10毫升,5岁以上酌加,皆分3次服。

经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1例,急性支气管炎11例,急性扁桃体炎1例。

治后体温降至正常、症状消失者51例,无效12例。

体温多在3天内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多为4天。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取黄芩1斤,甘草0.5斤,加水煎煮2次,得煎液3斤;另取生石灰1斤,加冷开水10斤,搅拌浸泡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8斤。

将煎液缓缓加入石灰水中,边加边搅拌,至pH呈7~8为止。

每次20~25毫升,日服3次。

治疗35例,临床治愈2例,显效16例。

对单纯型疗效较好。

③治疗急性菌痢取黄芩、诃子等量,以明矾沉淀法提制成粉。

每次2克,日服4次,小儿酌减。

对症治疗:失水者补液,高热者配合解热剂。

治疗100例,平均2.5天症状消失,3.3天大便镜检正常,4.3天大便培养转阴,5.3天临床治愈。

④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取黄芩、银花、连翘等量,分别制成黄芩素及银花、连翘浸膏,混合制成片剂,每片重0.5克,相当于生药3.7克。

每次10~15片,6小时服1次,小儿酌减。

共治65例,其中一个地区收治59例,治愈58例;另一地区收治6例,失败4例,疗效差异甚大,原因有待研究。

有效病例服药后,开始降温时间平均为7.5小时,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1.8天,临床症状和体征大多在2~5天内减轻或消失。

以对中、轻度病人疗效较好,退热较快,对重度晚期病人退热较慢,疗效较差。

服药期间未见严重毒性反应,仅少数病例有轻微恶心、呕吐及腹泻现象,停药后即可消失。

⑤治疗传染性肝炎将黄芩的提取物-黄芩素装胶囊,每粒0.25克。

每次2粒,日服3次,儿童酌减。

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27例,自觉症状和体征均于1月内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其中治疗半月,谷丙转氨酶即降至正常者占74.1%。

亦有用黄芩素针剂,每日肌注2毫升(含黄芩素40毫克),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急性无黄疸型肝炎13例,基本治愈4例,显效1例,有效6例。

另曾配合胎盘组织液每天肌注2毫升,有腹水者配合利尿剂,治疗迁延性肝炎7例,基本治愈4例,显效1例,有效2例;治疗慢性肝炎47例,基本治愈13例,显效6例,有效14例,无效14例。

未见明显副作用。

⑥治疗肾炎、肾盂肾炎用黄芩提取物制成5%黄芩素注射液,每次肌注100~200毫克(儿童减半),每日2次。

共治20例,治疗期间除配合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外,均未兼用其他药物。

结果急性肾炎11例,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尿液两次以上均正常)6例,好转(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尿液仅有少量红、白细胞)5例;肾盂肾炎9例,治愈、好转(标准同上)各4例,1例用药10天无变化。

疗程最长17.5天,最短7天,平均12.5天。

治愈病例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平均为9天,尿检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15.6天。

黄芩治疗肾病所以奏效,可能与其具有抗菌、降血压、利水等作用有关。

⑦治疗高血压病将黄芩制成20%的酊剂,每次5~10毫升,日服3次。

治疗51例,服药前血压均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上,服药1~12月后血压下降20/10毫米汞柱以上者占70%以上。

一般临床症状也随之消失或减轻。

据观察,本药虽经较长时期服用,仍能发挥继续降压作用。

无明显副作用。

此外,以黄芩煎荆预防猩红热,黄芩含片预防白喉,有一定作用。

【名家论述】①《药对》:黄芩,得厚朴、黄连止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蛎令人有子;得黄芪、白蔹、赤小豆疗鼠瘘。

②《本草图经》:张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四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

又太阳病下之利不止,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及主妊娠安胎散,亦多用黄芩。

③《医学启源》:黄芩,治肺中湿热,疗上热目中肿赤,瘀血壅盛,必用之药。

泄肺中火邪上逆于膈上,补膀胱之寒水不足,乃滋其化源。

《主治秘诀》云,其用有九:泻肺经热,一也;夏月须用,二也;上焦及皮肤风热,三也;去诸热,四也;妇人产后,养阴退阳,五也;利胸中气,六也;消膈上痰,七也;除上焦热及脾湿,八也;安胎,九也。

单制、二制、不制,分上中下也。

酒炒上行,主上部积血,非此不能除,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正谓此也。

④张元素:下痢脓血稠粘,腹痛后重,身热久不可者,黄芩与芍药、甘草同用。

肌热及去痰用黄芩,上焦湿热亦用黄芩,泻肺火故也。

阿胶药品化义(乌梅在医药上的作用)

疮痛不可忍者,用苦寒药,如黄芩、黄连,详上下,分梢根,及引经药用之。

⑤李杲:黄芩,味苦而薄,故能泄肺火而解肌热,手太阴剂也。

细实而中不空者,治下部妙。

⑥朱震亨:黄芩降痰,假其降火也。

凡去上焦湿热,须以酒洗过用。

片芩泻肺火,须用桑白皮佐之。

若肺虚者,多用则伤肺,必先以天门冬保定肺气,而后用之。

黄芩、白术乃安胎圣药,俗以黄芩为寒而不敢用,盖不知胎孕宜清热凉血,血不妄行,乃能养胎,黄芩乃上、中二焦药,能降火下行,白术能补脾也。

⑦《纲目》:洁古张氏言黄芩泻肺火,治脾湿;东垣李氏言片芩治肺火,条芩治大肠火;丹溪朱氏言黄芩治上中二焦火;而张仲景治少阳证小柴胡汤,太阳、少阳合病下利黄芩汤,少阳证下后心下满而不痛泻心汤并用之;成无己言黄芩苦而入心,泄痞热,是黄芩能入手少阴、阳明、手足大阴、少阳六经典。

盖黄芩气寒味苦,苦人心,寒胜热,泻心火,治脾之湿热,一则金不受刑,一则胃火不流入肺,即所以救肺也;肺虚不宜者,苦寒伤脾胃,损其母也。

……杨士瀛《直指方》云,柴胡退热,不及黄芩,盖亦不知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

黄芩得酒上行,得猪胆汁除肝胆热,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下痢,得桑白皮泻肺火,得白术安胎。

⑧《本草经疏》: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

诸热者,邪热与湿热也,黄疸、肠澼、泄痢,皆温热胜之病也,折其本,则诸病自瘳矣。

苦寒能除湿热,所以小肠利而水自逐,源清则流洁也。

血闭者,实热在血分,即热入血室,令人经闭不通,湿热解,则荣气清而自行也。

恶疮疽蚀者,血热则留结,而为痈肿溃烂也;火疡者,火气伤血也,凉血除热,则自愈也。

《别录》消痰热者,热在胸中,则生痰火,在少腹则绞痛,小儿内热则腹痛,胃中湿热去,则胃安而消谷也。

淋露下血,是热在阴分也;其治往来寒热者,邪在少阳也;五淋者,湿热胜所致也;苦寒清肃之气胜,则邪气自解,是伐其本也。

黄芩为苦寒清肃之药,功在除热邪,而非补益之品,当与黄连并列,虽能清热利湿消痰,然苦寒能损胃气而伤脾阴,脾肺虚热者忌之。

⑨《本草汇言》:清肌退热,柴胡最佳,然无黄芩不能凉肌达表。

上焦之火,山栀可降,然舍黄芩不能上清头目。

……所以方脉科以之清肌退热,疮疡科以之解毒生肌,光明科以之散热明目,妇女科以之安胎理经,此盖诸科半表半里之首剂也。

⑩《药品化义》:黄芩中枯者名枯芩,条细者名条芩,一品宜分两用。

盖枯芩体轻主浮,专泻肺胃上焦之火,主治胸中逆气,膈上热痰,咳嗽喘急,目赤齿痛,吐衄失血,发斑发黄,痘疹疮毒,以其大能凉膈也。

其条芩体重主降,专泻大肠下焦之火,主治大便闭结,小便淋浊,小腹急胀,肠红痢疾,血热崩中,胎漏下血,挟热腹痛,谵语狂言,以其能清大肠也。

⑾《本经逢原》:昔人以柴胡去热不及黄芩,盖柴胡专主少阳往来寒热,少阳为枢,非柴胡不能宣通中外;黄芩专主阳明蒸热,阳明居中,非黄芩不能开泄蕴著,一主风木客邪,一主湿土蕴著,讵可混论。

芩虽苦寒,毕竟治标之药,惟躯壳热者宜之,若阴虚伏热,虚阳发霉,可轻试乎?其条实者兼行冲脉,治血热妄行,古方有一味子芩丸,治女人血热,经水暴下不止者,最效。

⑿《本经疏证》:仲景用黄芩有三耦焉,气分热结者,与柴胡为耦(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汤);血分热结者,与芍药为耦(桂枝柴胡汤、黄芩汤、大柴胡汤、黄连阿胶汤、鳖甲煎丸、大黄蟅虫丸、奔豚汤、王不留行散、当归散);湿热阻中者,与黄连为耦(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以柴胡能开气分之结,不能泄气分之热,芍药能开血分之结,不能清迫血之热,黄连能治湿生之热,不能治热生之湿。

譬之解斗,但去其斗者,未平其致斗之怒,斗终未巳也。

故黄芩协柴胡,能清气分之热,协芍药,能泄迫血之热,协黄连,能解热生之湿也。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