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阿胶大咖

阿胶蛤蚧人参(人参蛤蚧散简介)

阿胶大咖 2024-03-15 4
阿胶蛤蚧人参(人参蛤蚧散简介)摘要: 本文目录人参蛤蚧散简介蛤蚧丸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人参的功效与作用一、人参蛤蚧散简介目录 1拼音 2概述 3《杨氏家藏方》卷十方之人参蛤蚧散 3.1处方 3.2人参蛤蚧散的用法用...

本文目录

  1. 人参蛤蚧散简介
  2. 蛤蚧丸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3.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

一、人参蛤蚧散简介

目录 1拼音 2概述 3《杨氏家藏方》卷十方之人参蛤蚧散 3.1处方 3.2人参蛤蚧散的用法用量 3.3功能主治 3.4方解 3.5运用 3.6现代适应证 3.6.1慢性支气管炎 3.6.2支气管扩张 3.7人参蛤蚧散的药理作用 3.7.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7.2抗炎、抗氧化作用及对细胞代谢的影响 3.7.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3.7.4镇静、镇痛及镇咳、平喘、化痰作用 3.7.5对心脏、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3.8附注 3.9摘录 4《卫生宝鉴》卷十二方之人参蛤蚧散 4.1处方 4.2制法 4.3人参蛤蚧散的用法用量 4.4功能主治 5参考资料附: 1古籍中的人参蛤蚧散 1拼音

rén shēn gé jiè sǎn

2概述

人参蛤蚧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

3《杨氏家藏方》卷十方之人参蛤蚧散

该方剂强大的免疫增强和调节作用,以及抗炎、抗氧化、促进细胞代谢作用正好切中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的发病机理,因而应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镇咳、平喘作用可起到对症治疗的作用,其对心血管的作用,可以有利地预防肺心病的发生和治疗。但该方剂在抗病原微生物方面的力度不大,如果合并严重感染时应配合使用有效抗生素。[1]

3.1处方

蛤蚧1对(蜜炙),人参(去芦头)半两,百部半两,款冬花(去梗)半两,贝母(去心)半两,紫菀茸半两,阿胶(蛤粉炒)1分,柴胡(去苗)1分,肉桂(去粗皮)1分,黄耆(蜜炙)1分,甘草(炙)1分,鳖甲(醋炙)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1分,半夏(生姜汁制)1分。

蛤蚧(全者,以河水浸五宿,逐日换水,浸洗净,去腥气,酥炙香熟)1对、甘草(炒紫)56g、杏仁(炒,去皮尖)56g、人参62g、茯苓62g、贝母62g、桑白皮62g、知母各62g。[2]

3.2人参蛤蚧散的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净瓷盒子内盛,每日6~9g如茶点服,一料永除。[2]

3.3功能主治

具有补肺益肾,止咳定喘之功效。主治肺肾气虚喘息、咳嗽。痰稠色黄,或咳吐脓血,胸中烦热,身体羸瘦,或遍身浮肿,脉浮虚。[2]

3.4方解

[2]

本方治证为肺肾虚衰,痰热内蕴,气逆不降所致。久病不已,肺虚不降,肾虚不纳,故喘咳俱甚;痰热阻肺,故咳痰色黄且稠,胸中烦热,甚则损伤血络,以致咳吐脓血。治宜补肺益肾,以固其本;清热化痰,止咳定喘,以治其标。方中蛤蚧咸平,归肺肾二经,功能补肺益肾,定喘止嗽;人参大补元气,而益脾肺,共为君药。茯苓渗湿健脾,以杜绝生痰之源,为臣药。佐以杏仁、桑白皮肃降肺气,以定喘咳;知母、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补益肺肾,止咳定喘,标本兼顾。

3.5运用

[2]

1.本方适用于喘咳时久,肺肾虚衰,兼有痰热之证。以喘息,咳嗽,痰稠色黄,脉浮虚为证治要点。若新感有外邪者,则非本方所宜。

2.若无热者,去桑白皮、知母;阴虚者,加麦冬以养阴润肺;咳吐脓血或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地榆炭、侧柏炭以清热凉血止血。

3.6现代适应证

[3]

适应证:本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属虚喘而兼痰热者。

3.6.1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患者连续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或每年咳嗽2个月以上,连续超过两年并除外心肺和其他疾病者为慢性支气管炎。其病因主要是机体和呼吸道局部抵抗力降低,外因常常是细菌等微生物感染、有害气体、尘埃吸入、过冷过热、空气干燥等,常见感染微生物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常见细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等,也有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者。同时吸入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花粉、粉尘或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有毒气体,或蛋白酶-抗胰蛋白酶失衡等细菌蛋白质的过敏以及体内的因素等也是常见的病因。病原微生物在呼吸道生长繁殖及其代谢产物、毒素等作用对支气管黏膜破坏,从而引起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渗出和单核细胞浸润等,慢性期主要是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主要以慢性咳嗽、咳痰,两肺支气管内可闻及干湿哕音为主要表现。

3.6.2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是指直径大于2mm的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由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张。其主要病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所致炎症,由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释放的弹性酶、胶原酶和细胞因子IL8和白三烯B4等介导,致使支气管壁层组织,特别是平滑肌和弹性纤维破坏消弱了对管壁的支撑;同时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阻塞以及肿瘤、异物、感染引起的管腔阻塞导致支气管狭窄或肺不张;由于失去肺泡弹性组织的缓冲,胸腔负压直接牵拉支气管壁也可导致支气管扩张;先天性软骨缺失症、结缔组织异常、管壁薄弱等先天和遗传因素也可导致支气管扩张;某些全身免疫性疾病可伴有支气管扩张,提示该病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主要病理改变是支气管呈囊状或柱状扩张,弹性组织、软骨、平滑肌有不同程度破坏;早期肺功能正常,晚期出现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肺循环阻力增加,出现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发展出现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反复咯血。

3.7人参蛤蚧散的药理作用

[4]

3.7.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君药人参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广泛的影响。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是调节免疫功能的活性成分,人参不仅对正常动物,而且对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也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中人参花皂苷能增加特异性抗体的浓度,使IgM、IgG、IgA水平升高;对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有促进作用,可促进T、B细胞对分裂原***的淋转反应;人参皂苷能增加脾T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促进IL2的产生和提高NK细胞的活性;人参多糖可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可诱生肿瘤坏死因子和抗补体活性。蛤蚧同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蛤蚧乙醇提取物能增强诱生INF的作用,加强WBC运动能力,增强肺、支气管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血清溶菌酶活性,提高抗体效价。臣药茯苓能增强细胞免疫,又能增强体液免疫,其中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对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吞噬率明显提高,同时能拮抗免疫抑制剂对巨噬细胞功能的抑制,使功能低下的巨噬细胞恢复正常,在参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对处理抗原活化补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该药还能使胸腺、脾脏和淋巴结重量明显增加;茯苓多糖和羟乙基茯苓均能增强细胞免疫反应,使淋巴细胞毒性增加20~28倍,能增加特异性玫瑰花结形成细胞数,且与剂量呈正向关系;茯苓还能显著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率,使免疫球蛋白IgG含量明显上升;茯苓素能促进巨噬细胞功能,但对淋巴细胞转化和抗体产生有抑制作用。佐药杏仁对肝枯否细胞、非巨噬细胞、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均有明显促进作用;苦杏仁苷能明显促进有丝分裂原对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促进脑PHA***的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促进NK细胞的活性。知母能减轻糖皮质激素的毒副作用。甘草不仅能诱生γ干扰素,而且还可增强NK细胞的活性。甘草多糖作为淋巴细胞的一种新的分裂原,有激活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并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和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甘草Lx可抑制巨噬细胞的免疫反应,能降低抗原量而具免疫抑制作用,可防治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甘草酸促进胸腺和脾脏的重量增加,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活性;甘草次酸能升高T淋巴细胞比率;甘草酸二胺可提高血清INFα水平;β甘草次酸是人体补体经典途径的抑制剂;甘草甜素还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HA释放,从而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而具抗过敏作用;同时能增加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分泌IL2的能力。

3.7.2抗炎、抗氧化作用及对细胞代谢的影响

君药人参所含皂苷R0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能抑制单核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IL1、IL6,降低炎性组织中羟脯氨酸浓度;人参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可对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及物质代谢等生理功能进行调节,人参麦芽醇、水杨酸、香草酸均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麦芽醇还能捕捉自由基,降低膜蛋白分子硫氢基团外露,从而稳定膜蛋白结构;人参聚乙炔对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抑制作用;人参根、茎叶皂苷均能增强SOD和CAT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人参皂苷能抑制自由基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对抗超氧阴离子对心肌的损伤;人参二醇皂苷可使SOD活性增高,对脑缺血和缺血后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有抑制作用;人参具有抗应激作用,对缺氧、低温、高温均能增加耐受能力,对热应激、噪声应激、光应激均有积极影响;人参根、果、茎叶皂苷可促进高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可使衰老的细胞群中“不分裂”细胞转化为“分裂”细胞,并使细胞分裂周期缩短;人参皂苷还可促进RNA、DNA及蛋白质的合成,对骨髓造血功能具有保护和***作用,使外周血细胞数增加,促进骨髓DNA、RNA、蛋白质及脂肪的合成,促进骨髓细胞有丝分裂,***骨髓造血功能;人参能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促进ACTH及皮质激素分泌;能兴奋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促进性器官发育及性激素释放;还能促进甲状腺机能,***胰岛释放胰岛素,从而发挥抗炎、退热、促进三大物质代谢,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协调其他内分泌激素发挥作用,进一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蛤蚧能显著提高自由基代谢酶的活性及GSHPx的含量,能显著降低LPO含量并具有人参一样的抗衰老作用,且与用药时间呈正向关系;同时蛤蚧还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更重要的是蛤蚧有雌激素样作用及雄激素样作用,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促进肌肉的增长,促进骨髓造血功能,这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时平滑肌和弹性纤维破坏和修复尤为重要;蛤蚧同样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作用,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从而抗炎、解热、促进物质代谢,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蛤蚧也有抗应激作用,增强动物耐高温、耐缺氧、抗疲劳作用,还有降血糖作用。臣药茯苓具有醛固酮拮抗剂相似作用,茯苓有强大的利尿作用,影响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茯苓所含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同时能改善炎症的全身症状。佐药桑白皮有消肿作用。知母有明显的降低胰岛素抵抗作用,可显著降低血糖;知母总多糖可增强肾上腺功能,减少ACTH分泌和释放,并能抑制PGE的合成和释放;知母所含芒果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炎症的水肿、渗出和肉芽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川贝母能明显提高动物耐缺氧能力,并可降低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水肿。桑白皮具有利尿和降血糖作用。使药杏仁所含宁球蛋白具有抗炎作用。甘草具有保泰松或氢化可的松样的抗炎作用,其所含甘草酸和甘草次酸通过抑制PGE2作用及减少内源性PGE2的产生,对炎症的Ⅰ、Ⅱ、Ⅲ期及多种形式的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同时对免疫性炎症如Arthus现象和Schwarzman反应均有抑制作用,其主要通过抑制纤溶酶系统活化,减低血清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促进作用和抑制细胞膜通透性亢进而对免疫炎症发挥抗炎作用;甘草黄酮能抑制敏感细胞释放化学介质,甘草Lx能降低抗原量,甘草甜素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拮抗组胺,具有抗过敏作用,因而甘草对多种形式的炎症均能发挥抗炎作用;甘草也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H2O2所致溶血,具有抗氧化作用。

更重要的是该方剂中人参、蛤蚧、甘草均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与此同时知母可抑制皮质醇中C4,5双链的打开,抑制A环内C3酮基的还原,保护C17,21二羟C20酮基的变化,从而减缓了皮质激素在肝中的破坏失活,使血浆皮质激素含量增高;同时知母可减轻或部分逆转长期给予皮质激素所致垂体、肾上腺的变化,从而发挥巨大的抗炎、解热作用,皮质激素的“允许”作用可进一步协调全身其他激素发挥作用,使机体机能恢复平衡。

该方剂的抗炎,抗氧化作用以及促进细胞分裂、代谢,抗衰老的作用可能是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的关键所在。

3.7.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君药人参、蛤蚧均无直接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但分析其强大的免疫促进和调节功能对病原微生物一定会产生间接抑杀作用。臣药茯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并可杀死钩端螺旋体。佐药桑白皮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须发癣菌也有抑制作用。川贝母水浸液能抑制星形奴卡菌,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知母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结核杆菌、某些皮肤真菌及白色念球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单纯疱疹病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杏仁油对蛔虫、钩虫及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甘草醇提取物及甘草酸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幽门螺旋杆菌、大肠杆菌、阿米巴原虫及滴虫均有抑制作用,同时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特别是对艾滋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疗效确切;其中甘草多糖可抑制水疱口炎病毒、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牛痘病毒;甘草酸抑制腺病毒、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能力强;甘草酸单胺能灭活HIV;甘草甜素除对上述病毒有抑制作用外,还能抑制肝炎病毒。

3.7.4镇静、镇痛及镇咳、平喘、化痰作用

君药人参对神经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有调节作用,人参通过对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使兴奋和抑制过程得到平衡,使紧张紊乱的神经活动得以恢复正常。蛤蚧具有解痉平喘作用;蛤蚧乙醇提取物可直接松弛磷酸组胺和氯化乙酰胆堿所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对抗致喘作用。臣药茯苓煎剂有镇静作用,其所含羧甲基茯苓多糖能增强硫喷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佐药贝母所含总生物堿及非生物堿部分均有镇咳、祛痰作用,贝母堿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扩张作用,贝母总生物堿对Ach及HA诱发的哮喘有显著平喘效果。桑白皮有镇静、镇痛作用,而且有镇静呼吸中枢、镇咳祛痰作用;桑白皮煎剂及所含东莨菪内酯既能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又能抑制Ach及过敏源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杏仁所含的苦杏仁苷经肠道分解产生微量氢氰酸,对呼吸中枢呈抑制作用,同时杏仁有显著的镇咳、平喘作用;更重要的是杏仁可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并使病变得到改善。知母所含芒果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从而有明显的镇咳和祛痰作用;同时具有镇痛作用。甘草不仅有罂粟堿样作用,而且可通过抑制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甘草还促进咽喉及支气管分泌,使痰液容易咳出,呈镇咳祛痰作用;甘草合剂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缓和炎症的***,也可发挥镇咳作用;甘草次酸可以拮抗HA及Ach引起的气管收缩,具有平喘作用;甘草FM100具有镇静、镇痛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该方剂中人参、甘草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兴奋作用以及茯苓减少皮质激素的破坏,使血浆皮质激素水平升高,皮质激素可发挥强大的解痉平喘和止咳祛痰作用。

3.7.5对心脏、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君药人参能促进儿茶酚胺释放,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促进Na+Ca2+交换,使Ca2+内流增加,具有强心苷样作用,因而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大心输出量,使冠状血流量增加,心率减慢,且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人参有抗缺氧和保护心肌的作用,拮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加速心肌缺血性损伤的恢复,主要与人参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和增加冠脉血流有关,而降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向组织释放更多的氧,是人参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的又一原因;人参皂苷可使心肌梗死范围缩小,对心肌缺血性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同时抑制血浆中肌酸磷酸激酶活性,使PGI2/TXA2比值降低;人参皂苷对凝血酶诱导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人参二醇皂苷可使全血黏度显著下降,同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人参皂苷通过阻滞PG的代谢和Ca2+拮抗作用对ADP、凝血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人参皂苷Rg3及Rg1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成分,所以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人参对血压有双相调节作用,小剂量升压,大剂量降压,既能使高血压病人血压下降,又能使低血压及休克病人血压回升,从而稳定血压在正常范围。臣药茯苓所含茯苓素能拮抗醛固酮的活性,对Na+K+ATP酶和细胞中的ATP酶有显著的激活作用,因而可利尿和促进机体的水盐代谢,减轻心脏前负荷,茯苓的多种提取物均有强心和增加心率作用。贝母中的川贝堿和西贝堿均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桑白皮煎剂有利尿和降压作用。知母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有强心作用,其醇提取物对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杏仁中含丰富的微量元素达20余种,其中铬能加强肝脏调节胆固醇的作用,从而防止胆固醇沉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甘草所含的甘草黄酮对多种形式的心律失常均有拮抗作用;甘草次酸能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并且有血管紧张素ⅡA1受体的激动剂样作用;甘草酸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并抑制磷酸二酯酶A2的活性,从而稳定溶酶体膜而保护自身溶酶体酶的释放酶,修复溶酶体的机能障碍,防止脂质沉积于血管壁,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血小板聚集。

3.8附注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蛤蚧散”。

3.9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

4《卫生宝鉴》卷十二方之人参蛤蚧散 4.1处方

蛤蚧(河水浸五夜,逐日换水,洗去腥,酥炙黄色)一对,杏仁(去皮尖炒)、炙甘草各五两,知母、桑白皮、人参、茯苓(去皮)、贝母各二两[5]。

4.2制法

为末[5]

4.3人参蛤蚧散的用法用量

茶水冲服[5]。

4.4功能主治

二、蛤蚧丸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蛤蚧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处方】蛤蚧1对(去口、足,温水浸,去膜,刮了血脉,用好醋炙),诃子(煨,去核)、阿胶(炒)、熟地黄、麦门冬(去心)、细辛(去苗)、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研末,蜜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治积劳,久咳,失音。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含化,不拘时候服。

【备注】方中蛤蚧补肺润肺为君;熟地、麦门冬、阿胶滋阴养血,助蛤蚧以润肺,诃子养肺敛肺,共为臣;细辛辛以散肺,使收中有散,并防熟地辈滋腻太过,甘草调和诸药而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润肺止咳之功。按:本方原名「蛤蚧散」,与剂型不符,现据《普济方》卷二三一改作「蛤蚧丸」。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蛤蚧丸--《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蛤蚧(酥炙)1对,葶苈子(纸上炒,别研)2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两,款冬花1两,贝母(去心)1两,诃黎勒皮1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除葶苈、杏仁外,为末,别研2味再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煎桑白皮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蛤蚧丸--《圣惠》卷三十一

【处方】蛤蚧1枚(涂酥,炙微黄),人参半两(去芦头),白前1两半,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猪牙皂半两(去黑皮,涂酥,炙微焦,去子),汉防己1两半,紫菀1两(洗去苗土),甘草3分(炙微赤,锉),羚羊角屑3分,槟榔2两,贝母1两(煨,微黄),甜葶苈2两(隔纸炒令紫色),郁李仁2两(汤浸,去皮尖,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骨蒸劳,咳嗽,涎唾稠粘。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桃仁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蛤蚧丸--《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处方】蛤蚧(去鳞,酥炙)1对,桂(去粗皮)1两,木香1两,五灵脂1两,乌梅(去核)20枚,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虚劳气,肢体无力,吃食减少,心胸不利,咳嗽涎唾;兼妇人血气风劳,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盐汤送下,妇人醋汤送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蛤蚧丸--《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蛤蚧1对(头尾全者,涂酥,炙令微黄),汉防己半两,贝母半两(煨令微黄),甜葶苈半两(隔纸炒令紫色),桑根白皮1两(锉),蝉蜕半两,猪苓半两(去黑皮),赤芍药半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3分(去芦头),甘草1分(炙微赤,锉),五味子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肺气咳嗽,涕唾稠粘,上气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以温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蛤蚧丸--《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处方】蛤蚧(全者,酥炙)1对,琥珀(研)半两,珍珠末1分,海藻(洗去咸,焙)1分,肉豆蔻(去壳)1枚,大黄(锉碎,醋炒)1分,昆布(洗去咸,焙)半两。

【制法】上为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瘿气肿塞。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木通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蛤蚧丸--《圣惠》卷七十

【处方】蛤蚧1对(涂酥,炙令黄),紫菀1两(洗去苗土),款冬1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襴),贝母1两,皂荚子仁1两(微炒),杏仁1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咳嗽不止,渐成劳气。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

蛤蚧丸--《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蛤蚧1对(雌雄头尾全者,酥炙),人参半两,半夏(汤洗7遍,切,焙)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蜜拌炒黄,研)1两,栝楼(大者)2枚(去皮子,取肉蒸熟,研),阿胶(炙燥)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干枣(煮熟,去皮核,研)2两。

【制法】上药除研者外,为细末,合研匀,入生蜜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临卧以糯米饮或熟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蛤蚧丸--《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处方】蛤蚧2对(涂酥,炙),人参1两半,芸苔子1两半,桔梗(炒)1两半,知母(焙)1两半,紫苏茎叶1两半,猪牙皂荚(酥炙)1两半,鳖甲(去裙襴,醋炙)1两半,槟榔(锉)1两半,白前1两半,柴胡(去苗)2两,防己1两半,杏仁(汤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羚羊角(镑)1两半,郁李仁(炒,去皮)1两半,紫菀(去苗土)1两半,猪苓(去黑皮)1两半,甜葶苈(隔纸炒)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咳嗽唾脓血,及肺痿羸瘦,涎涕稠粘。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食后煎人参汤送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首蛤蚧丸--《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处方】蛤蚧(炙)1对,天门冬(去心,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生干地黄(焙)1两,贝母(去心,焙)4两,款冬花(焙)2两,紫菀(取须,焙)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300枚(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劳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食后煎淡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蛤蚧丸--《济生》卷四

【处方】蛤蛤1枚(酥炙),皂角(不蛀者,酥炙,去皮子)2锭,款冬花1两,木香(不见火)1两,杏仁(去皮尖,童便浸1昼夜,控干,蜜炒)1两,天麻1两,半夏(汤泡7次)1两,熟地(酒蒸,焙)1两,五味子1两,丁香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劳咳嗽,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济生》卷四

蛤蚧丸--《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蛤蚧1对(头尾全者,涂酥,炙令黄),贝母1两(煨微黄),紫菀1两(去苗土),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襴),皂荚仁1两(炒令焦黄),桑根白皮1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咳嗽,及肺壅上气。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大枣汤送下,1日2-3次。

【注意】忌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蛤蚧丸--《三因》卷十

【处方】蛤蚧1对(去口足,温水浸,去膜,刮了血脉,用好醋炙),诃子(煨,去核)半两,阿胶(炒)半两,熟地黄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细辛(去苗)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积劳,久咳失音。肺间邪气,胸中积血作痛。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蛤蚧散」,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摘录】《三因》卷十

蛤蚧丸--《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处方】蛤蚧(酥炙)1对,胡黄连半两,知母(切,焙)半两,鳖甲(去裙襴,酥炙)半两,紫菀半两,桑根白皮(锉)半两,天门冬(去心,焙)半两,人参半两,黄耆(锉)半两,甘草(炙)半两,柴胡(去苗)半两,地骨皮半两,生干地黄(焙)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分,细辛(去苗叶)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劳烦躁,面赤口乾,骨节酸痛,夜多盗汗,咳嗽痰壅,力乏气促。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卧时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三、人参的功效与作用

人参的功效

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

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治营卫气虚

四君子汤: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吐逆:人参(去芦)、白术、茯苓(去皮)、甘草(炙)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10克,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常服温和脾胃,进益饮食,辟寒邪瘴雾气。(《局方》四君子汤)[3]

定志丸:心气不定,五脏不足,恍惚振悸,差错谬忘,梦寐惊魇,恐怖不宁,喜怒无时,朝差暮剧,暮差朝剧,或发狂眩:远志(去苗及心)、菖蒲各100克,人参、白茯苓(去皮)各150克。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七丸,加至二十丸,温米饮下,食后临卧日三服。(《局方》定志丸)[3]

治阳虚气喘,自汗盗汗,气短头运

人参25克,熟附子50克。分为四帖,每帖以生姜十片,流水二盏,煎一盏,食远温服。(《济生方》)[3]

止血后此药补之

独参汤:大人参(去芦)100克,枣五枚。每服水二盏,煎一盏。细呷之,服后熟睡一觉,诸病除根。(《十药神书》独参汤)[3]

治下痢噤口

人参、莲肉各15克。以井华水二盏,煎一盏,细细呷之,或加姜汁炒黄连15克。(《经验良方》)[3]

治霍乱心烦躁

桂心1克(末),人参25克(去芦头)。上以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分温二服。(《圣惠方》)[3]

治虚疟发热

人参11克(二钱二分),雄黄25克(五钱)。为末,用粽尖捣丸,梧子大。发日侵晨,井华水吞下七丸,发前再服。忌诸般热物。(《丹溪纂要》)[3]

治元气虚脱症

人参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为拯危救脱要药。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气短神疲,脉微欲绝的重危症候。单用有效,如独参汤(《景岳全书》)。

若气虚欲脱兼见汗出,四肢逆冷者,应与回阳救逆之附子同用,以补气固脱与回阳救逆,如参附汤(《正体类要》)。

若气虚欲脱兼见汗出身暖,渴喜冷饮,舌红干燥者,人参兼能生津,常与麦冬、五味子配伍,以补气养阴。

治肺脾心肾气虚症

人参为补肺要药,可改善短气喘促,懒言声微等肺气虚衰症状。治肺气咳喘、痰多者,常与五味子、苏子、杏仁等药同用,如补肺汤(《千金方》)。[8]

治胃虚冷,中脘气满,不能传化,善饥不能食

温胃煮散:人参末10克,生附子末2.5克,生姜0.5克(切碎)。上三味和匀,用水七合,煎至二合,以鸡子一枚取清,打转,空心顿服。(《圣济总录》温胃煮散)[3]

治肺虚久咳

人参末二两,鹿角胶(炙,研)50克。每服15克,用薄荷、豉汤一盏,葱少许,入铫子煎一、二沸,倾入盏内,遇咳时,温呷三、五口。(《食疗本草》)[3]

治三、二年间肺气上喘咳嗽,咯唾脓血,满面生疮,遍身黄肿

人参蛤蚧散:蛤蚧一对(全者,河水浸五宿,逐日换水,洗去腥,酥炙黄色),杏仁(去皮尖、炒),甘草(炙)各250克,知母、桑白皮、人参、茯苓(去皮),贝母各100克。上八味为末,净磁合子内盛。每日用如茶点服。(《卫生宝鉴》人参蛤蚧散)[3]

糖尿病气阴两伤,体倦乏力者

人参浸膏,每次5毫升,每日2次。

脾虚食少,倦怠无力,腹泻的人

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8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对重病、久病后体力恢复卓有成效。

治心气虚损,怔忡而自汗者

猪腰子一只,用水两碗,煮至一盏半,将腰子细切,入人参25克,当归(上去芦、下去细者,取中段)25克。并切,同煎至八分,吃腰子,以汁送下。有吃不尽腰子,同上二味药滓,焙干,为细末,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百一选方》)[3]

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

人参汤: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150克。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人参汤)[3]

治消渴引饮无度

玉壶丸:人参、瓜蒌根各等分。生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麦冬汤送下。(《仁斋直指方》玉壶丸)[3]

阿胶蛤蚧人参(人参蛤蚧散简介)

治消渴引饮

人参为末,鸡孑清调服。每次5克,一日三、四服。(《纲目》)

治吐血下血,因七情所感,酒色内伤,气血妄行,口鼻俱出,心肺脉散,血如涌泉

人参(焙)、侧柏叶(蒸焙)、荆芥穗(烧存性)各25克。为末,用10克,入飞罗面10克,以新汲水调如稀糊服,少顷再啜。(《中藏经》)[3]

治小儿惊后瞳人不正者

人参、阿胶(糯米炒成珠)各5克。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日再服,愈乃止。(《仁斋直指方》)[3]

治妊娠酸心吐清水,腹痛不能饮食

小地黄丸:人参(去芦)、干姜(炮)各等分。上为末,用生地黄汁,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下,食前服。(《局方》小地黄丸)[3]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