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阿胶大咖

过冬海参的做法(过冬海参的做法视频)

阿胶大咖 2024-06-22 1
过冬海参的做法(过冬海参的做法视频)摘要: 本文目录冬天必屯的食物冬天可以吃哪些海鲜冬至的小知识有哪些一、冬天必屯的食物羊肉:羊肉性温,能带给人体许多热量,所含钙质、铁质,也远远高于牛肉、猪肉瓜参。中医认为,羊肉能助元阳、补...

本文目录

  1. 冬天必屯的食物
  2. 冬天可以吃哪些海鲜
  3. 冬至的小知识有哪些

一、冬天必屯的食物

羊肉:羊肉性温,能带给人体许多热量,所含钙质、铁质,也远远高于牛肉、猪肉。中医认为,羊肉能助元阳、补精血、治肺虚、除劳损,是一种绝好的滋补强壮食品。

据调查,羊很不容易患肺病,常吃羊肉、喝羊奶,对肺病颇有疗效。至于气管炎咳嗽、伤风咳嗽,只需喝羊肉汤即可减轻和痊愈。另外,羊肉对产后气血两亏及一切虚寒证很有益处。

萝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萝卜味甘辛性凉,有顺气消食,除燥生津、散瘀解毒、利大便等作用。白萝卜煎汤,可治伤风感冒;用萝卜、生姜、蜂蜜、水煎服,可治咳嗽、哮喘;煤气中毒引起的头晕、恶心,可服萝卜汁治愈。

核桃:在我国有“长寿果”之称。

其产热量为粮食和瘦肉的2倍,且含脂肪,营养丰富,有强肾补脑之功。凡冬季体弱者,每在早晚吃一两个核桃仁,可慢慢地强劲身体。冬季便秘者,可用核桃仁、黑芝麻按2:1比例捣烂,每天早晨一匙,用温开水送下,功效显著。

栗子:性甘温无毒,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之效,适于冬季食用。它所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能抗血压高、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症,是中才年人抗衰老、防疾病的滋补佳品。

红薯:味美价廉,营养价值很高。据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它可为人体提供一种独特的黏液蛋白,这种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不仅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皮下脂肪,还能保持关节腔内的润滑,以防扭伤。

但红薯的缺点是,含有一种“气化酸”,食用后会有胃肠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多食会感觉烧心、胃胀,尤其是胃肠道疾病患者慎用。

严冬季节,寒气逼人,人体需要更多的热量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火锅这种餐饮形式正好适应了冬季身体的这一需要。

火锅的主料一般常用羊、牛、猪、鸡、兔等肉类,另有海参、大虾、海米等产品,这些食物都能给人体提供充足的热量和脂肪、营养,而火锅内的各色汤汁,饮后不仅御寒活血,更有滋润肌肤、养颜防燥的妙用。

二、冬天可以吃哪些海鲜

寒冬别错过几种海鲜饮食讲究季节,海鲜的吃法也顺应了时令。以下是冬季必吃的“鲜”味:

1.带鱼冬季,带鱼会洄游至东海越冬。很多海鲜大礼包里面都有带鱼这种海鲜。这时,产卵完毕的带鱼已经恢复体力,并为了越冬急速积累脂肪,大多膘肥体壮,肉质厚实油润,口感最佳。新鲜的东海带鱼比较肥和鲜美,肉质细嫩,最适宜清蒸。相比其他产地的带鱼,东海带鱼眼睛更小,下颚相对更短。

2.螃蟹都说秋天是螃蟹最肥美时节,其实,冬天的螃蟹也毫不逊色。冬天,螃蟹的膏也非常厚,肉肥味甜,也是冬季的绝佳食材。

海参营养丰富,肉质软嫩,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4.海鳗冬季是捕获海鳗的季节。东海的捕捞时间为7月~12月,广东沿海为10月~次年2月。海鳗因其肉厚、质细、味美、含脂量高而闻名,常常被做成黄焖海鳗、夹烧海鳗等海鳗饭,或者烤后捞饭食用。海鳗肉与其他鱼肉掺和制成鱼丸和鱼香肠,味更鲜美而富有弹性。海鳗最好现杀现烹,死海鳗不宜食用

5.对虾对虾个头大,肉质结实、细嫩,口感爽弹,味道鲜甜,有淡淡的海水咸味。煮熟后体色透红鲜艳,逗人喜欢,被人视为长寿的吉兆,是宴席上的必备佳肴

6.鲈鱼鲈鱼分为淡水鲈鱼和海水鲈鱼,而海水鲈鱼,才能称作海鲜。鲈鱼在每年的十一、二月是肥美期,此时的鲈鱼肉质鲜美,不肥不腻,肉多汁嫩,刺还少,特别适合老人、小孩食用。此外,鲈鱼含有丰富的DHA,对小朋友的发育也起到促进的作用。

7.扇贝是冬天海鲜中的“爆款”。扇贝又称海扇,是我国传统的“海八珍”之一,深受民众的喜爱。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扇贝最显著的口感特点,而冬季的扇贝肉质更为肥美,配上蘸料,口感甚是鲜美。

8.生蚝冬天,生蚝无疑是最新鲜的海鲜了。生蚝因为营养丰富,又被誉为“海中牛奶”,无论是老人,小孩都可以食用。寒冷的冬季,挑上几只新鲜肥美的生蚝,煮一锅浓郁鲜美的汤汁,暖暖的,好舒服。

三、冬至的小知识有哪些

冬至小知识200 1.关于冬至的知识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相应的,南半球在冬至日时白昼全年最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

《恪遵宪度抄本》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至’者,极也。”

可见我们的古人对此早有认识。冬至又称为冬节,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节或一气,在一年里又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择日学上所用的节气,择日学上是依农历的节气来选定吉课,而所谓的农历则为阳历与阴历的结合,阳历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把太阳运行的周期分为十二个阶段,再划分二十四个节气,一节一气为一个月),阴历乃为纯粹的月份(按照月亮所行的周期而定),日子都在国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两日。

冬至就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其中一个,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在冬至这一天,对于位于北半球的台湾,这时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使得台湾处于冬季的季节,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台湾也由冬季接近春季,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所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的回升。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

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冬至的知识【篇一:知识竞赛题目】知识竞赛题库1、清明节起始于我国的哪个朝代(b)a、商b、周c、秦d、唐2、下列哪个不是我国清明节的其他称呼(b)a、鬼节b、亡人节c、扫墓节d、冥节3、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是(ab)a、清明b、冬至c、夏至d、谷雨4、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时第几个节气(c)a、第三个b、第四个c、第五个d、第六个5、清明节亦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古代又称(b)a、寒食节b、踏青节c、鬼节d、祭祀节6、清明节有插柳的习俗,柳在人们心中有(d)的功用a、装饰b、挽留c、报春d、辟邪7、清明有(c)年历史a、500多b、1000多c、2000多d、3000多8、清明节不能吃凉食(错)9、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对)10、清明节现在是法定节日(对)11、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清明扫墓(对)12、今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4月5日)清明节属于阴历还是阳历还是阴阳历?(阳历)13、时年八节指的是哪八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节除夕)14、风筝在古代叫什么?(纸鸢)15、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是(寒食节)16、(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属于哪个朝代?(张择端宋代)18、请列举至少三项与清明节有关的我国的风俗体育活动?(踏青,扫墓,荡秋千,插柳,植树,蹴鞠,打马球)19、清明节的食品有哪些?(答对两个即可)

冬至(英语:winter solstice),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

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大连海参排行榜

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在中国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

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过冬海参的做法(过冬海参的做法视频)

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饺最为常见。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冬至(英语:winter solstice),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

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

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比较常见的是,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

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等地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5.冬至是什么意思冬至的常识性知识有哪些

古有“日短”或“日短至”之称。地雷复卦,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陈志岁《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又谓,冬至,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

冬至”是太阳南行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将会逐日增长。南朝梁人崔灵恩撰写的《三礼义宗》记载:(冬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古人认为冬至为“阴阳”相争之日,是预测一年晴雨、冷暖的好时机,甚至可占卜来年的人间祸福。

冬至,又名冬节、大冬、亚岁、小年、履长节。《淮南子》记载:“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的祭祖节日。

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在冬至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示孝敬、不忘本。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灵,供品主要有三牲饭菜、三茶五酒等。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

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又被称为“亚岁”、“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

三阳开泰主料:猪肚 300克鱿鱼(鲜) 100克鸡腿 200克猪腿肉 150克辅料:香菇(鲜) 50克竹荪(干) 50克莴笋 50克油菜 100克调料:蚝油 10克植物油 15克盐 4克白砂糖 5克胡椒粉 3克各适量做法:1.猪肚洗净,先煮熟再切片; 2.鱿鱼切花,氽烫过捞出再用; 3.猪腱肉(猪腿肉)、鸡腿切块,烫除血水备用; 4.香菇,竹荪泡软,去蒂,切小块; 5.莴笋先煮熟切条; 6.油菜氽烫过再冲凉备用; 7.将猪肚、鱿鱼、鸡腿、猪腱肉、鲍鱼放沙锅内,加入所有调味料先煮10分钟,再加香菇、竹荪和笋同煮,以小火煨半小时,使其完全熟软入味; 8.放入油菜,煮熟即移出食用团团圆圆主料:糯米 1,000克辅料:生腊肉200克,鸡蛋 150克调料:花椒粉 5克盐 5克大葱 100克姜 20克各适量做法:1.将糯米用温水浸泡2小时后,上笼中蒸40分钟; 2.把糯米饭摊凉,待温热时,打入鸡蛋; 3.先把腊肉煮熟,然后切成丁状; 4.葱切葱花,生姜去皮、切成末; 5.将所有配料放入糯米饭里,加花椒粉和盐(可按自己口味定)拌均匀(拌均匀后,可以挖一小块,放微波炉里烤30秒,试一下味道,主要是有生鸡蛋,其实也可以吃,不过就要胃肠功能好的)。

6.拌均匀后,把手先用水沾湿,然后取25克左右,捏成圆形。

7.关于冬至常识的问答题,越多越好

什么是冬至?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瓜参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相关目录 1、冬至起源 2、冬至历史渊源 3、冬至地理意义 4、冬至节气地位 5、冬至节气时间 6、冬至传统饮食 7、地方风俗 8、冬至吃水饺/2015-11/23/c_1117233294冬至的历史: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

《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公历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

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

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冬至饮食: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

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冬至进补常识“冬至大如年”。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冬令进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之一。事实证明,冬令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进补时间冬令进补应选在什么时间最好呢?有三种说法:一是在立冬后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后;三是三九天。有关专家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

具体地说,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充分说明在这一天前后进补最为适宜。恪守三种功能一要有保温功能,即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

二要有御寒功能,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其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因此,应注意补充矿物质。淡干海参

中国人一般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只要不偏食,就可以保证人体对钾、铁、钠等矿物质的需求。

特别怕冷的人可多补充一些边根带皮的蔬菜。专家认为,这类蔬生长在土壤里,其根部和皮壳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及营养素。

三要有防燥功能,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十分必要。维生素b2多存于动物的肝、蛋、乳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

养生专家建议,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

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吃饭的时候宜少缓,少量多餐,以保证所需营养又不伤脾胃。

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食宜温热熟饮。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冬至是“冬令进补”的大好时节。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滋补通常可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海参家常菜吃法

补气食品,是指具有益气健脾功效,对气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药、胡萝卜、豆浆、鸡肉等。补血食品,是指对血虚证者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龙眼肉、荔枝肉、桑椹、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海参、鱼类等都有一定的补血作用。

补阳食品,是指具有补阳助火,增强性功能的功效,对阳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狗肉、羊肉、虾类、鹿肉等,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的功效,适用于老年人肾阳不足,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腰膝无力,夜间尿多,性功能减退等。核桃仁、韭菜、枸杞子、鸽蛋、鳝鱼、淡菜等也有补阳作用。

补阴食品,是指具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的功效,对阴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银耳、木耳、梨、牛奶、鸡蛋、葡萄、白菜等。

8.冬至吃什么蔬菜比较好,冬季养生小知识

冬天的日常膳食,可适当增加些“肥甘厚味”的食品,但不宜过多。到了冬季,人体的消化机能比春季、夏季、秋季均为活跃,胃液分泌增多,酸度增强,食量增大,这反映了冬季机体对热能需要的增加。当机体处于寒冷的环境中,要维持体温平衡,就必须增加体内的代谢率,从而增加对食物的需要量,特别对性食物的吸收较好,摄食适量的有较好的抗寒耐冻作用,但不宜过多,以防发生高血脂症和肥胖病。

冬季饮食的营养特点,即增加热量,在三大产热营养素中,蛋白质的摄取量可保持在平常的需要水平,热量增加部分,主要应提高糖类和的摄取量来保证。矿物质应保持平常的需要量或略高一些。增加热量可选用含量较高的食物。维生素的供给,应特别注意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可多食萝卜、胡萝卜、土豆、菠菜等蔬菜及柑橘、苹果、香蕉等水果,同时增加动物肝、瘦肉、鲜鱼、蛋类、豆类等以保证身体对维生素的需要。

调好冬季“饮食钟”----冬季寒冷,人们食欲多有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冬季人体需要更多的热量。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体在冬季所需的能量与其他季节的差距并不大,因为人体的“激素钟”在寒冷气候下,运转有所改变。

冬季是肾主令之时,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故《四时调摄笺》中指出:“冬日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所以,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以保心肾相交,食辛热之品,使肺气直达,固实肾气。冬季虽宜热食,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勿多食葱,以免使内伏的阳气郁而化热。冬季切忌吃较硬和生冷的食物,此类食物多属阴,易伤脾胃之阳,如肾阳虚者,常易造成中气下陷、形寒肢冷、下痢清谷等病症。

饮食调养有三宜:一宜粥糜,古代养生家多提倡深冬晨起喝些热粥。《饮膳正要》中认为冬季宜服羊肉粥,以温补阳气。如若在粳米粥中加点红枣、赤豆可使人感觉周身温暖,精力倍增。民间素有冬至吃赤豆粥,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五吃“八宝粥(饭)”的习惯。冬日宜食养心除烦的麦片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补肺益胃的山粥、养阴固精的核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调中开胃的玉米粥、滋补肝肾的红薯粥等。二宜温热之品,以取阳生阴长之义。如宜吃牛肉、羊肉、狗肉、桂圆肉、枣、蛋、山、猪血、糯米、韭菜等。冬季每日晚餐喝一小杯酒,对中、老年人养阴大有裨益。三宜坚果之品,冬日多吃点核桃、板栗、松子以及花生、葵花子、芝麻、黑豆、黑米等。须注意体肥胖者忌肥甘温热厚味。

冬季,偏于阳虚的食补以羊肉、鸡肉等温热品为宜。偏于气阴不足的食补以鸭肉、鹅肉为好。《随息居饮食谱》中指出: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