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参小妹微信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特产的谚语的问题,以及和有关各地特产的谚语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众所周知,咱们国家是个由农业国逐渐转型升级的社会,广大农民群众是国家不断发展坚定的基石。而农村独特的文化氛围,让咱们的民间老人口中流传着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谚语。这些谚语往往琅琅上口,便于流传,而且咱们也知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道理。谚语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一般,向大家传递一些人生哲理。今天咱们就来看看两则关于出远门的民间谚语吧!
一、七不出,八不归,三六九,往外走在咱们以前的农村,黄历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很多人都要依照黄历的禁忌来决定一天做什么。当然了,现在咱们是科学社会,农村已经很少有人平时还看黄历的了,但每逢婚喜白事,还是要请懂行的人看日子的。那么这句谚语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的概括一下就是说:逢七的日子不宜外出,逢八的日子不宜归家,逢三、六、九的日子最适合外出办事。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七看上去和匕首的“匕”字很像,刀兵之祸非常不吉利。而八则像“人”被劈成了两半的模样,也是同样的遭人忌惮。但三六九在大家眼中都是吉祥的数字,这样的日子出门办事一定能够顺顺利利的。这种说法当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只能算是老百姓们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罢了。
二、男人行千里,切莫吃枸杞这句谚语还是挺有意思的,男人出远门,为何不能吃枸杞呢?这其中有什么联系?其实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枸杞是咱们平常都能见到,多多少少都吃过一点的,很多菜肴里也会加入一些。这枸杞作为一种补药,第一个作用就是补虚益精,可以让人精力充沛。
而男人独自出门在外,可谓是无依无靠,吃多了枸杞火力就旺,遇事非常容易冲动,难免会无故惹出一些事端来。再加上在别人的地盘上没有帮手,吵架动手那是肯定要吃亏的。所以即使在文明社会的今天,咱们出远门也得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与人为善才能和气生财不是?
2、这枸杞的第二个作用就是补肾壮阳。古人都说过“万恶淫为首”,一个男人出远门在外,要是吃多了枸杞,压制不住自己身体里的阳火,而妻子又不在身边,男人就可能做出对不起家庭的事来。轻则心理负担加重,重则夫妻矛盾加深导致家庭破裂。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才有了俗语“男人行千里,切莫吃枸杞”的民间俗语,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啊!读者朋友们有什么更好的理解吗?欢迎在下方讨论哦!
4.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5.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6.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7.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8.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10.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11.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12.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15.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缅甸谚语)
16.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17.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
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
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
春插时,夏插刻,春争日,夏争时
春光一刻值千金,廿四个节气勿等人。
白露前后一场风,乡下人做个空。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冻断麦根,牵断磨绳。〈麦丰收〉
冬至离春四十五,一百零五到清明。
养了三年蚀本猪,田里好来勿得知。
三亩棉花三亩稻,晴挨好,雨挨好。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讲民风民俗:(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满家转)
(生在苏州,穿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2.讲土特产:(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殷殷)
(宁夏红黑白“三宝”黑(发菜),红(枸杞)白(二毛皮))
3.讲自然风光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漓江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怕不辣,湖南人辣不怕
四川的太阳、云南的风,贵州落雨当过冬
1、刚刚过去的正月初七,你吃了“七样羹”变“后生”(年轻)了吗?美食当前,除了刺激味蕾外,也让人们舌尖大动,妙语连珠。自古以来,岭南就有为数众多的关于美食的俗语及谚语。广府文化的粤语方言中,我们常听到“年晚煎堆——人有我有”“鼎湖上素——好斋”而在潮汕方言中,也有“七样羹——食后变后生(年轻)”的说法。
2、这一期的“语出岭南”,本报记者将带您走入俗语与美食之间的故事,好吃好玩又好看,千万别错过啦!
3、昨日,佛山一年一度的千叟欢宴和花灯祈福在南海狮山罗村举行。作为当地传统习俗,1000多名长者齐聚在罗村孝德湖畔共享千叟宴;乐安花灯展吸引了佛山五区甚至是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市民前来。而罗村第八届孝德文化节也于昨日闭幕。
4、正月初七是“人日”,潮汕地区在这一天有食“七样羹”的传统,即将七种蔬菜煮成一锅羹。这种特殊的吃法,还衍生出“七样羹,食后变后生(年轻)”这句俗语。
5、相传,这种习俗源于古时的荆楚文化,在魏晋之时已有相关记载,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晋时,南人以七样菜为羹”。同时,这也可以说是潮汕群众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有关饮食卫生,或者说是食疗方面总结出来的经验。每年从大年三十夜至新春初七,按潮汕地区的习俗,都是新年桌、团圆桌,酒菜筵席、大鱼大肉不断。鱼肉类食物属酸性,所以到了初七以后,就应该多吃一些属碱性的蔬菜,使体内酸碱平衡。此外,蔬菜类食物富含维生素,在大量吃食肉类之后,再多吃蔬菜,能起到消食开胃、清肠通便的作用。
6、一般用来煮七样羹的蔬菜也有讲究:大(芥)菜意喻发大财,厚合是合家平安,芹菜是勤快、勤劳致富,青蒜表示会算数、有钱藏,春菜代表春回大地,韭菜象征长长久久。这些都是取潮汕话的.谐音。
7、现在,这句俗语都是在正月初七当天使用,寄托了潮汕人对于身体健康永葆青春的美好愿望。
8、自古以来,逢年过节,岭南地区无论是广府人家、客家人还是潮汕人,各家各户都流行自己做糖莲子、九层糕、炸角仔等。
9、而在佛山南海,煎堆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样。年三十前,家家户户都要炸煎堆,把糯米粉做成空心“铅球”状,外粘花生、芝麻用油炸,表示“生机盎然、团圆兴旺”;爆谷从里到外,寓意“花开富贵”。
10、在过去,无论生活多么艰难的穷人家,到了除夕夜,怎样都要想办法炸煎堆。正因为如此,“年晚煎堆——人有我有”这句俗语就逐渐形成了。
11、在过去,“年晚煎堆——人有我有”的意思是别人有的,我不能没有,如果没有,想法子也要办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句俗语的含义也逐渐含有消极成分,代表随大流。
12、鼎湖上素是肇庆鼎湖山养生宴(一共9道名菜)上的一道名菜,是肇庆特色斋菜的代表。民间盛传,当年清代慈禧太后品尝“鼎湖上素”后大喜,下旨把“鼎湖上素”归入满汉全席,成为满汉全席108道大菜中的一道名菜。
13、“上素”是高级素菜之意,“鼎湖上素”创于明朝永历年间,选取上好的冬菇、草菇、蘑菇和雪耳,配上笋干等,用鼎湖山的泉水烹制而成,色泽鲜艳,芳香扑鼻,吃起来甘香脆口、爽滑鲜甜。经过多年发展,“鼎湖上素”已从过去的一道斋菜,派生发展出今天拥有160多种的斋菜系列。
14、市面上一些大酒楼中很多烧鸡、烧鹅、烧猪、烧乳鸽、烧鱼、叉烧、鲍鱼海鲜等菜色,在斋宴的餐桌上应有尽有,制作非常精美,味道素而不淡,但所用原料是大豆、粉葛、野生菌、面筋等,且用的都是植物油,低胆固醇、低脂肪。
15、过去用来形容上好的素菜,既然是斋菜、素食,自然就引申出“没有油水”的含义了。
16、如今的含义为单一、单调的事物,或者是没有什么油水可捞的生意、差事等。
17、过去岭南水乡水网密布,渔民们深谙食鱼之道,肇庆形成了“春鳊秋鲤夏三黎”的谚语。春天鳊鱼肥美,正是最适合吃的时节。“鳊”古亦称鲂,共有长春鳊、三角鲂、团头鲂三个品种,广东鲂俗名河鳊、海鳊、花鳊,为珠江水系特有的经济鱼类。“春鳊秋鲤夏三黎”中的“鳊”就是广东鲂,目前基本只出现在德庆和郁南两县交界的绿水社区以及上游的封开地区。
18、夏天,渔民们认为,三黎鱼正当季,最好吃。“三黎鱼”就是鲥鱼,是一种“出水就死”的深水洄游鱼类,长期以来都只有靠捕获野生的供应市场。肇庆目前已经人工养殖三黎鱼并获得成功。秋天鲤鱼最肥最好吃。鲤鱼,肇庆有文庆鲤、麦溪鲤等,都是著名的特产。
19、本意为到了特定的季节,吃特定的鱼。后来引申为干特定的事情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20、自古以来,关于岭南美食的成语及俗语从来不在少数,从生食到熟食,从炊具到餐具,从正餐到小吃,从飞禽到走兽,从五谷杂粮到瓜果梨桃……都在岭南地区的民间语言中留下了深刻印记,层层积淀后流传至今。佛山民俗专家余婉韶表示,民间语言的一大特点正是其丰富性,人们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总结出了一些道理,在民间推而广之成为语言习惯。余婉韶表示,关于美食的成语及俗语中,往往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及盼望,因此包含了一些美好的祝愿。同时,美食的运用,也为成语及俗语的生动形象及趣味性增添了色彩。正因为如此,这些来自民间的语言更受到民间的喜爱。